◎文/李德亮
郭凯:农机舵手的“破浪”之旅
◎文/李德亮
盘山县太平凯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犹如盘锦浩瀚稻海里的一艘巨大的航母。而太平镇张家村党支部书记、太平凯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凯,就是这艘航母的“舵手”。九年的风雨兼程,由郭凯带队的盘山县太平凯地农机合作社一路迎风破浪,为盘锦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今年46岁的郭凯生在农村,但与农业结缘却是在2006年。那一年,他被任命为太平农场八间分场党总支副书记、分场副场长。郭凯发现,传统的耕作模式不仅效率差、产量低,还极大束缚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借着国家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的春风,2007年8月,郭凯牵头成立了盘山县太平凯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购置了插秧机、拖拉机、收割机,为30多户社员提供耕、种、收“一条龙”服务。
2009年,在农机服务领域已经小有名气的郭凯被镇党委任命为张家村党支部书记。征得村“两委”班子同意后,他开始在张家村推行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起初,大多数村民不认可,总觉得用机器没有手工把握,再说一亩地成本得多花200多元。面对村民的疑问,郭凯亲自下田示范,用合作社的农机无偿帮大伙插秧、收割,还雇用节省下来的劳动力到合作社打零工。村民张宝有算了一笔账:“自己育秧,雇人插秧、收割、拉地、脱谷一亩水田须花费近300元,通过合作社提供从种子、育秧、机插到后期指导的一系列服务,一亩地的费用是200元。此外还可以到合作社打零工挣钱,还是用农机合算!”郭凯用倾情服务赢得了广大村民的认可。
从任村党支部书记那天起,郭凯就认准一个理:“只有带领农民致富增收,才能对得起村支书这个称呼,也只有农民腰包鼓起来,村支书说话才能硬气起来。”随着经济发展,郭凯发现光靠节约生产成本得到的收入不能满足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需要,而且农民外出务工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如何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呢?郭凯想到了一招:开展土地流转,实现水稻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30亩、100亩、800亩……从2009年开始,郭凯渐进式地开展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他带领合作社先后投资800多万元,建成了1万平方米的高科技连体温室工厂化水稻、蔬菜秧苗中心,又成功流转土地1万多亩,直接解放劳动力5000人转移到二、三产业和新县城建设,同时还安排50名农村劳动力长年就业,累计增加工资性收入2100多万元。他还瞄准了立体生态有机农业,带领村民发展埝埂种豆、田里插秧、水中养蟹等致富项目。截至目前,全村社会总产值实现45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17200元,村民生活更加富裕。
作为村书记,郭凯心里时时刻刻都装着老百姓。得知部分村民饮水难、水质差,他积极联系相关部门,为全村维修自来水管线1000余延长米;了解到贫困户郑宝珠、张春喜没钱维修屋顶,他不但慷慨解囊,还帮着联系购买材料;得知村民刘金付生活困难,孩子上学没有学费,他带领村班子成员将5000元现金送到刘金付家里;了解到村民王清华丈夫病故,没有地方居住时,他带领班子成员为她跑来资金和房基地,帮助她修建起一座60平方米的住房……只要在张家村提到郭凯,无人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不仅是老百姓致富的“领路人”,更是解决百姓难题的“贴心人”。
在郭凯的带领下,张家村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文明和谐,环境整洁优美,村民安居幸福,郭凯本人也先后获得“盘锦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先进个人”“盘锦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他的带领下,张家村正阔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