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可歆,李昱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老年病科;2.胃肠外科,沈阳 110001)
载药胶束改善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的治疗效果
Drug⁃loaded Micelles Improve the Effect of Gemcitabine in Pancreatic Cancer Treatment
康可歆1,李昱骥2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老年病科;2.胃肠外科,沈阳 110001)
通过合成载吉西他滨普朗尼克⁃α⁃生育酚琥珀酸酯聚合物胶束,证明其可改善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的治疗效果。
载吉西他滨胶束;胰腺癌;治疗效果
胰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有逐渐增高的趋势[1],能早期诊断并接受手术的患者不足20%,故药物治疗的作用越来越被临床医生重视。目前胰腺癌的一线化疗方案是以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为主体的多药联合治疗,但总体生存期(over rall survival,OS)仅为6.8个月[2]。为了提高药物的治疗作用,改善患者的生存时间,寻找新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有研究[3]表明,载药胶束可以增加药物在肿瘤细胞中的浓度和存留时间,更好的发挥其细胞毒作用。本研究设计了新的载GEM胶束,探讨其对胰腺癌的影响。
1.1 材料
普朗尼克P123,生育酚琥珀酸酯(tocopherol succinate,TOS)和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1⁃(3⁃Dimethylaminopropyl)⁃3⁃ethylcarbodi⁃imide hydrochloride,EDC]购自西格玛公司(中国)。GEM购自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购自中国科学院培养收集细胞库(上海,中国)。PANC⁃1细胞用10%胎牛血清1640培养液培养(HyClone公司,美国),细胞的培养环境为37℃,5%CO2/95%空气。实验小鼠购自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
1.2 方法
1.2.1 载GEM胶束的制备:将500 mg P123、76 mg TOS、和108 mg EDC溶解在5 mL的DMSO中。将混合物在氮气环境中连续搅拌40 h。产生的化学聚合物用截留分子量3 000的透析袋透析1周,中途频繁更换蒸馏水,产品进行冷冻干燥。将5 mg碱化的GEM和50 mg P123⁃TOS交联物(P/TOS)溶解于乙腈中且搅拌1 h。然后将以上有机混合物装于透析袋中,用蒸馏水透析12~24 h。将最终收集到的载⁃GEM P/TOS(P/TOS⁃GEM)冷冻干燥。
1.2.2 P/TOS⁃GEM胶束的检测:P/TOS⁃GEM的大小和电荷用马尔文分析仪(英国)用来测量。载药能力(drug loading capacity,DLC)通过光谱学进行评估。简单来说,先将P/TOS⁃GEM(冻干后)溶于蒸馏水中,添加1∶50的甲醇。然后离心、留上清,在紫外可见光谱268 nm波长下测量GEM的数量。DLC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DLC(%)=(截留的GEM量/纳米颗粒总量)×100。
1.2.3 胶束体外药物释放实验:透析法研究药物释放。首先将冷冻干燥的P/TOS⁃GEM溶解于蒸馏水,浓度为1 mg/mL。取1 mL的胶束分散物加到透析膜(分子量3 500)上,透析膜两端是密封的。将装有分散物的透析膜浸入到装有25 mL释放液的离心管中。磷酸盐缓冲溶液(PBS,pH7.4)和醋酸盐缓冲溶液(ABS,pH5.0)分别作为释放液。在特殊的时间点,需要对释放液进行等体积的更换。释放到释放液中的药物量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在268 nm进行测量。
1.2.4 细胞毒性分析:对游离GEM和P/TOS⁃GEM在HepG2癌细胞中的抗癌效力通过MTT实验进行测定。细胞培养后接种到96孔板上,接种密度为1× 104/孔。细胞贴壁培养20 h后使用不同浓度的药物处理24 h。然后将培养基去除,将细胞用PBS洗涤2次。随后加入溶解于PBS的MTT溶液(20 μL,50 mg/mL),并孵育4 h。去除上清液,使用DMSO(100 μL)提取甲瓒。使用酶标仪测定490 nm波长下的吸光度值。细胞存活率与未经过处理的对照组进行比较。
1.2.5 载瘤小鼠模型的建立:取5周龄小鼠,行右侧齿状面注射PANC⁃1细胞悬液(1×106),当肿瘤体积增大到100 mm3时开始实验。肿瘤体积使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肿瘤大小用公式V=a×b2/2计算(a和b分别代表肿瘤的最大和最小直径)。
1.2.6 体内抗肿瘤研究:将小鼠肿瘤模型分成3组,每组8只。其中2组每隔3 d经尾静脉分别注射同等剂量(150 mg/kg)的GEM和P/TOS⁃GEM,共注射3次。第3组为对照组。按时监测小鼠的肿瘤体积和体质量变化。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用x±s表示,2组数据的检验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胶束的大小及载药能力
制备P/TOS⁃GEM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为27 μg/mL,胶束的平均直径约100 nm。DLC为27.43%±3.22%。
2.2 胶束在酸性的环境下更易释放药物
3组实验分别在不同的pH环境中进行。结果显示,在不同的环境中,GEM的释放速度有着显著区别。见图1。24 h后在pH7.4,pH6.5,pH5.0的环境中,胶束的药物释放率分别为33.7%,48.6%和69.4%。在48 h后,pH7.4的环境下,药物释放率接近不足40%,而在pH5.0的环境下,药物释放率几乎达到100%。结果提示胶束的药物释放率受pH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在pH5.0的环境下,胶束有较高的药物释放率。
图1 P/TOS⁃GEM体外释放实验
2.3 P/TOS⁃GEM的细胞毒性较游离GEM更强
采用MTT实验分别检测游离GEM和P/TOS⁃GEM对PANC⁃1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无论是游离的GEM还是P/TOS⁃GEM对PANC⁃1细胞的细胞毒作用都呈现出浓度依赖性,见图2。游离GEM的IC50为2.12 μg/mL,而P/TOS⁃GEM的IC50为0.5 μg/mL,提示P/TOS⁃GEM对PANC⁃1细胞有着更强的细胞毒性作用。
图2 游离GEM和P/TOS⁃GEM对PANC⁃1细胞的细胞毒性效应
2.4 P/TOS⁃GEM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游离GEM
对照组肿瘤体积逐渐上升,18 d时达到1 600 mm3,游离GEM和P/TOS⁃GEM均可抑制肿瘤体积增长,其中P/TOS⁃GEM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18 d时体积仅为700 mm3左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3。
图3 游离GEM和P/TOS⁃GEM的体内抗肿瘤作用
胰腺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多数患者起病隐匿,诊断时多为中晚期,难以接受根治性手术[4⁃5],目前5年生存率不足5%[6]。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更多科研者的目光逐渐投向药物治疗。目前,治疗胰腺癌的临床一线用药是以GEM为主体构建的,但治疗效果不尽理想。随着纳米技术的进展,有学者[7]主张开发新的纳米系统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采用普郎尼克嵌段共聚物作为GEM的载体。共聚物由作为亲水段的普郎尼克和疏水段的TOS构成,合成的胶束直径在100 nm左右,呈近球形结构。据文献[8]报道,只有直径在200 nm以内的胶束才能凭借其高穿透性和滞留效应到达靶细胞。通过多次实验证实,只有将普郎尼克和TOS聚合后构成的胶束才有较高的药物携带能力,达到了27.43%。而单纯用普郎尼克生成的胶束,其携药能力不足10%,分析原因,可能与交联后TOS作为疏水段,可以增加胶束的稳定性,获得更高的药物携带能力有关[9]。
本研究探讨了P/TOS⁃GEM在不同的pH环境下的药物释放情况,发现其具有pH依赖性药物释放的特点。在模拟血液的环境下(pH7.4),药物的释放速度减缓,提示其可以延长药物在血液系统内存留的时间,这一特点可能与普郎尼克的亲水段具有防污特性有关。而在肿瘤内环境(pH5.0)下,药物会得到充分的释放,可以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尤其是在实验的开始阶段,在任何条件下,药物的释放率都很低,说明胶束系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药物被安全的包埋在胶束中。
就GEM而言,因为具有低分子量和高通透性的特点,可以更容易地进入肿瘤细胞。但是,随着周围环境中药物浓度的下降,GEM也很容易被泵出肿瘤细胞外,难以持久地发挥作用。而采用胶束作为药物载体之后,胶束在肿瘤细胞内的酸性环境下可以逐渐释放GEM,能够将细胞内药物的浓度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减少药物的流失,更能充分发挥药物的抗肿瘤作用。
总之,本研究中合成的载GEM胶束可以增强对胰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抑制胰腺癌的增长,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1]REBECCA L,SIEGEL M,KIMBERLY D,et al.Cancer statistics 2015[J].CA Cancer J Clin,2015,65(1):5-29.DOI:10.3322/ caac.21254.
[2]CONROY T,DESSEIGNE F,YCHOU M,et al.FOLFIRINOX ver⁃sus gemcitabine for metastasic pancreatic cancer[J].N Engl J Med,2011,364(19):1817-1825.DOI:10.1056/NEJMoa1011923.
[3]LI YJ,DONG M,KONG FM,et al.Folate⁃decorated anticancer drug and magnetic nanoparticles encapsulated poly,eric carrier for liver cancer therapeutics[J].Int J Pharm,2015,15(489):83-90.DOI:10.1016/j.ijpharm.2015.04.028.
[4]WITKOWSKI ER,SMITH JK,TSENG JF.Outcomes following re⁃section of pancreatic cancer[J].J Surg Oncol,2013,107(1):97-103.DOI:10.1002/jso.23267.
[5]杨尹默,田孝东.胰腺癌基础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1,5(1):13-21.
[6]WADDELL N,PAJIC M,PATCH AM,et al.Whole genomes rede⁃fine the mutational landscape of pancreatic cancer[J].Nature,2015,518(7540):495-501.DOI:10.1038/nature14169.
[7]NISARAPORN S,TAO L,KAI L,et al.M13 bacteriophage⁃polymer nanoassembiles as drug delively vehicle[J].Nano Res,2011,4(5):483-493.DOI:10.1007/s12274⁃011⁃0104⁃2.
[8]VLADIMIR T.Multifunctional and stumuli⁃sensitive pharmaceuti⁃cal nanocarriers[J].Eur J Pharm Biopharm,2009,71(3):431-444.DOI:10.1016/j.ejpb.2008.09.026.
[9]WON YW,YOON SM,SONN CH,et al.Nano self⁃assembly of re⁃combinant human gelatin conjugated with α⁃tocopheryl succinate for Hsp90 inhibitor,17⁃AAG,delivery[J].ACS Nano,2011,5(5):3839-3848.DOI:10.1021/nn200173u.
(编辑 于 溪)
R453.9
B
0258-4646(2017)03-0281-03
10.12007/j.issn.0258⁃4646.2017.03.023
康可歆(1978-),女,讲师,本科.
李昱骥,E-mail:liyuji74@163.com
2016-07-11
网络出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