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推出《微信“谣言”分析报告》显示,排名靠前的“谣言”主题是:健康养生、疾病、金钱、人身安全、政治等,其中以“养生食品安全”等死亡焦虑为主题的谣言占55%。
报告指出,健康养生、疾病主题的“谣言”,在引起读者恐慌情绪和死亡焦虑上有着不容小觑的能力。巧用病从口入的传统观念,将近三分之一(32.2%)的疾病、健康类谣言都涉及食品安全。
在这些谣言里,生病是因为吃了不健康的食物,例如含有激素、致癌的牛奶;含有重金属和寄生虫的小龙虾;长了三四只翅膀的变异鸡……而这些病从口入的谣言,看准了“吃货”们的心理,在这民以食为天的国度,偏偏要让人吃得不安心。
同时,谣言也用防癌当诱饵,趁机卖起净水器和保险。谣言常常用身边常见的食品用品当陷阱,例如鸡蛋、牛奶、西瓜、蒸锅、肥皂等等。这些你平时食用、使用时未加思考的东西,突然变成了致命毒药。
更为糟糕的是,“宁可信其有”式的恐慌之后的谣言转发,会把这种恐慌情绪传递给更多的人。因此,我们在不遗余力地阻击“谣言”、阻止恐慌情绪传播的同时,更要不断加快辟谣的步伐,让真相传播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