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左右 飞哥啦
每当考试结束,教室外的走廊上,总能听见这样的声音——
“哎呀,这次没考好,有道大题把不准,估计有点悬……”
“我也没考好,看来这次比较难呢!”(心里窃喜:有人陪我一起不及格,不慌,哈哈!)
几天后,卷子发下来,分数一个比一个高,学霸谦虚地表示:“哎呀,我也没想到,这次很意外啊”,学渣只好默默地哭晕在厕所……
满是“套路”的生存进化
通常,对于前面描述的这种行为,我们将其定义为作秀。作秀之心,自古有之且人皆有之。这个“古”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的祖先猿猴。荷兰动物学家弗朗西斯·德瓦尔通过多年观察,在《黑猩猩的政治》一书中详细刻画了黑猩猩首领如何通过“装”来维持它的权力地位。在这位猩猩做“老大”期间,它会将身上的毛竖起来,“装”出身体魁梧的假象,缓慢而沉重的步伐也相当夸张,以此来显示自己作为首领的形象。直到它“卸任”,研究者才发现,这个将毛发耷拉下来的“魁梧”首领,真实的体格大小其实与其他雄性猩猩无异。由此可见,在人类进化的历史上,出于生存法则的考虑,适当的虚张声势或者“装”,可以使自己在同类中显得更有竞争优势。
同样,当这一切逐渐演化成现代人类的社交行为之后也会给我们带来许多需求上的满足。在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里,不同的需求导致了不同的行为。
不过,这种普遍的行为在难度系数和潇洒指数上有不同的呈现,我们从综合的段位考量划分出了初、中、高三个级别。
“易碎的假象”
难度系数★★★
潇洒指数★
综合评定:强扭的瓜不甜,强作的秀不帅
这一段位的作秀算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类,也称为“一眼就拆穿却死不承认”系列。在社交圈中疯狂晒照,一般涉及衣食住行,为彰显格调配上几段矫睛但无实际价值的文字。如:今天心情不太好……(此处配上修了N次的自拍,自拍里手边是“无意”入镜的名牌包。)
这种行为的背后与心理学里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l)有着紧密联系。自我概念一般是指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包括通过个人经验、反省和他人评价,逐渐加深对自身的了解。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又将其分为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真实自我是个人对自己本身的一种体验和评价,而理想自我则指自己希望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每个人的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都是有差距的。正常情况下,人们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或降低理想自我的标准向理想自我无限靠近。当然,作秀无疑可以将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做一个很好的连结。
处于这个段位的“童鞋”,其理想自我也许是希望拥有优越的社会地位和优质的物质条件,过着无任何经济负担和工作约束的生活,但真实自我却难以实现。偶尔一次的真实体验,通过一些作秀技能(如晒照),能获得真实自我接近理想自我的满足感。当然这种满足感也只是暂时的。
“拼凑的品味”
难度系数★★★★
潇洒指数★★
综合评定:故作轻松的背后是拼凑的欣赏品味
这个段位在作秀界也占很大比重,属于“糊弄人的同时被人看透”系列。这个群体的特质是喜欢以文艺青年自居,一言不合就往朋友圈来一段名著的节选或诗歌,先不说有没有理解意思,配上五彩斑斓的美图坐等收
赞再说。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核心理论认为人都有天生的内驱力,力图做一个没有缺陷、完善的人。因此羡慕别人、胜过别人、征服别人都是追求优越的人格体现。个体追求优越的欲望来自人的自卑,而自卑感则表现在对缺陷的补偿。当人们无法找到稳定的自我认同时,便尝试从能够找到的任何思想倾向当中创造出一种自我认同。于是,趣味、欣赏品味以及情感的问题都可以作为建构自我认同的材料。
处于这个段位的人往往具有一定的基础类常识,面对常人的目光有一定效果,但面对犀利人群,则有很大风险被拆穿。当然,追求优越的结果可能激励人追求更大的成就,但也可能因此而忽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变得缺乏社会兴趣,妄自尊大起来。
“飘忽的精神高度”
难度系数★★★★★
潇洒指数★★★★
综合评定:这是要上天的节奏吗?
这个段位的作秀不再拘泥于物质和品味的束缚,能做到这一境界的都是所在领域的个中高手。比如谢灵运“天下才子才其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老谢占一斗,自古至今共用一斗”;后来,深谙此道的辜鸿铭也学会了:“现在中国只有两个好人,一位是蔡元培先生,一位是在下”;李敖说他自己仅次于上帝;王尔德说:“我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所以,这个段位也称为“别人认为你在作秀,你有胆量有底气承认我很有资格作这个秀”系列。
他人的态度和评论是成就感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长期坚持某件事成为这方面的专家,越来越多人向你咨询这方面的知识,产生长期、稳定、正能量更强的正面效益。当需求达到自我实现的层次时,他的行为目的便不再是别人的认可,而是获得自我认可的满足。
在这个段位的人会让人有种预揍之的感觉。这类人一般对自己某方面自信心爆棚。作这个段位的秀需要实施者自身具有一定实力作为资本。实力越强,效果越好,最后甚至会被认为是真情流露而流芳百世。
多点真诚,少点套路
说起作秀,不得不提到二次元的大魔王坂本同学,他的套路和技能也是多次让威斯敏斯特教堂下牛顿的棺材板躁动不已。漫画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差距,坂本对于各个学科知识的熟练掌握,是人们对智慧大脑的遐想和追求。漫画角色符合人们的理想自我,于是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出现了短暂虚幻的重合,获得无法言喻的满足。而夸张的艺术表现则是对这种满足感的无限放大。
人类是群居的物种,群体的反馈对个体的生活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周围的评价来确定自己的价值,或者纠正某些行为。但刻意夸大能力也好,品味也好,都源于真实生活的不自信。
其实,大家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真实的生活变得精彩,不再只是看起来精彩。当然只要不对作秀上瘾,或者强行作秀,有时适当作这个小秀也可“怡情”,最重要的是“你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