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概述选读《追风筝的人》这本小说的缘由,其次总结小说的故事梗概,然后对相关文献进行扩展性讨论,并给予个人评价,认为目前为止研究者们多侧重于分析主人公阿米尔的背叛、救赎原因,而忽视了哈桑的行为动机。本文探讨了哈桑的性格与品格,指出了哈桑对待阿米尔一家忠心耿耿的理由。
关键词:文献综述 哈桑 主仆关系
一、引言
发现《追风筝的人》并非偶然。自2003年6月在美国出版以后,小说迅速占领了各大报纸的头条,收获了来自《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众多评论报纸的赞赏,同时它更是以超高的人气在美国两大权威畅销书排行榜上持续八十余周。小说的成功推动了电影的改编,电影《追风筝的人》很快于2007年在美国上映,并且于次年获得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配乐的提名。2006年中译本的发行加之电影的宣传,使得小说一时间风靡国内的各种书店,橘红色的包装亦是颇为吸人眼球。周边的老师、朋友、同学纷纷推荐此书,因此在环境的感染下,我也情不自禁地拿起一本来读。
此书是作者卡勒德·胡塞尼的处女作,是第一部由美籍阿富汗裔作家用英文写就的讲述阿富汗故事的小说。在书的扉页里,作者写道:“谨以此书献给哈里斯和法拉,他们是我的眼睛之光。献给所有阿富汗的孩子。”在书的前言里,作者也指出了写这部小说的缘由,即希望消解美国人自“9·11事件”后“对阿富汗人的误解和偏见”,继而“让他们看到阿富汗人的另一面”,那种“人性化”而非“妖魔化”的一面。作者的写作初心没有被辜负,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信给胡塞尼,表达他们对阿富汗善良人民的同情,表示“想捐钱给阿富汗人”“想收养阿富汗的孤儿”。
小说中浓郁的民族文化以及真挚的感情深深地触动了无数读者,其简洁的表达,流畅的英语,带着淡淡悲伤而又不失温情的风格,亦让读者们为之着迷。小说到底讲了什么故事?何以感动如此多的读者?接下来的部分将会一一作答。
二、内容概述
《追风筝的人》主要讲述的是发生在阿米尔与哈桑之间的成长故事。主人公阿米尔出生在阿富汗一个富裕的家庭里,爸爸和好朋友拉辛汗“创办了一家日进斗金的地毯出口公司,两家药房,还有一家餐厅”,他是“喀布尔屈指可数的巨贾”。阿米尔的妈妈拥有皇族血统,“受过良好教育……在大学教授古典法尔西语文学”,只不过她在阿米尔出生时就离世了。阿米尔的爷爷是德高望重的律师,因一个案件收养了一名孤儿,名叫阿里,是家里的仆人。“阿里和爸爸一起长大”,感情很好,可是“爸爸从来没有提到过阿里是他的朋友”。阿米尔也有一个这样的玩伴,那就是哈桑,阿里的儿子。他们都信仰穆斯林,诵读《可兰经》,但爸爸和阿米尔是占统治地位的普什图人,属于逊尼派,而以阿里和哈桑为代表的哈扎拉人则笃信什叶派。
阿米尔是个“喜欢埋首诗书多过打猎”的人,他没有遗传父亲的任何运动天分,被人欺负时也不反击,与“赤手空拳,和一只黑熊搏斗”的爸爸的性格格格不入,因此构成了让爸爸烦恼、对他冷漠的原因。相比之下,哈桑每每在阿米尔遇到危险时,总是挺身而出,即使非常害怕,也有勇气“用弹弓对着阿塞夫的脸”。偷听了父亲与拉辛汗对话之后的阿米尔非常嫉妒哈桑,他渴望父亲爱护他,只疼爱他一人。
让阿米尔看到赢回父亲的希望的是一年一度的风筝比赛,他下决心要赢得比赛,要将最后一只风筝带回家,让爸爸看看他的儿子终究是非同凡响。阿米尔最终如愿以偿,但在这过程中,哈桑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受到了阿塞夫残忍的凌辱。阿米尔目睹了一切,却选择了默默离开,后来甚至逼走了哈桑一家,为此他备受良心的煎熬。战争爆发后,阿米尔跟随父亲逃到了美国,在这里父亲变成了一位普通人,阿米尔则读书,结婚,为父亲养老送终。平静的生活终于被拉辛汗打来的电话打破,从拉辛汗口中,阿米尔得知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他的侄子索拉博正等着他去解救,从此阿米尔踏上了“再次成为好人的路”,直面对抗塔利班恐怖分子阿塞夫,用行动洗刷心灵的污垢。
三、扩展性讨论
《追风筝的人》是一本引人入胜、撼动人心的小说,总能让读者在阅读后产生意犹未尽、流连忘返的感觉。这种小说往往值得我们结合文学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挖掘出小说的多重主题与多元价值。国内关于《追风筝的人》的研究主要围绕着人物形象、写作方法、理论分析以及主题探析展开。
在人物形象方面,研究者主要关注主人公阿米尔、阿米尔的爸爸以及哈桑的形象分析,个别研究者还注意到人物之间的关系,如马海艳利用角色理论对阿米尔父子关系的分析,以及曾万泉从人物关系中窥探阿富汗民族关系的创新。
在写作方法上,评论者则将重心放在小说的叙事技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以及风筝意象的解读上,其中对风筝意象解读发出先声的当属北京交通大学的王建荣老师,她“从民族精神与道德传承、社会文化变迁与伦理关怀等角度”探索小说的风筝意象,认为这一意象具有重要的叙事功能,“是一个承载多元隐喻的载体”。
在理论分析上,小说的研究则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解读,有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角度,利用人格结构理论分析主人公成长的,如福州大学郑素华老师一文;也有利用荣格原型理论解读阿米尔心理的,如林芊芊一文;还有研究者从创伤理论、拉康镜像理论、认知诗学理论、社会学认同理论等探讨小说的各项内容。
最后,在探析小说的主题方面,许多研究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小说背叛与救赎,以及成长这两个方面,这其中的代表有辽宁大学的靳君和湖南科技大学的卢巧苹。此外,也有研究者关注小说的中译本和电影改编的问题,比如林爱华的《诗学对翻译的影响——以〈追风筝的人〉两译本为例》,王莹对电影改编得与失的剖析。
四、文献评价
由上可知,国内对《追风筝的人》的研究面覆盖较广,但是研究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归为以下三点。
第一,研究者的分析存在令人迷惑的地方,分析中的漏洞显而易见。就拿郭飞所写的《崇拜与反抗——〈追风筝的人〉主人公对男性权威的态度流变》一文来说,郭飞在总结阿米尔对哈桑的背叛起因时,写到这一切“皆因他对以父亲为代表的男权崇拜而起”,而笔者认为这背后的起因与主人公缺失母性关爱也有密切关系。起因是多重作用的结果,郭文这样的表达暴露了分析逻辑上的不严谨。又如黄莹对小说中的意象呼应及其文化隐喻一文,文章在回忆风筝“再次在天空飞翔”时,写到“阿米尔‘为你,千千万万地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为他去追那最后一只被割断线的风筝,而自闭的索拉博终于‘嘴角的一边微微翘起”。在这里,文中的表述明显与原文不符,因为事实是,阿米尔看到索拉博因为观看斗风筝时嘴角上扬,然后才对他说出“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随后奔跑在孩子中间追那只风筝。在笔者看来,研究者在分析中务必要忠实原文,不能为了研究所需而随意更改原文。
第二,分析中的理论与文本结合得不够好,如邓远亮《存在主义视域下〈追风筝的人〉主题探析》一文。文章只在第一部分略微涉及了存在主义的相关问题,在剩余的主题解读部分则丝毫不见了踪影,并且主题解读也变成了风筝意象解读。由此可见,这样的文章实属败笔。当然,在运用理论分析文本的研究者中,也有做得比较出色的,比如王俊生用创伤理论对《追风筝的人》的研究,他从个体创伤和创伤治愈两方面揭示了小说的救赎主题。又比如,易秀清的《从会话分析解读〈追风筝的人〉的成长主题》一文,文章独特的观点,不同寻常的会话分析,为研究增添了有趣的一面。
第三,目前国内对小说的研究多集中在阿米尔“为何背叛,又缘何救赎”的问题上,很少有人会从哈桑的角度看问题,即使是李静对哈桑的形象分析一文,也只是关注哈桑替罪羊这一形象,而没有设身处地考虑哈桑所作所为的背后原因。笔者在阅读了小说之后,一直很纳闷哈桑无比善良的原因,而且这种困惑在阅读了不少文献之后也没有解开,因此,在接下来的部分,我想重点谈谈哈桑为何忠心耿耿、如此至死不渝的问题。
五、善良的哈桑
读完《追风筝的人》之后,哈桑的人物形象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地位低下的哈扎拉人,是备受歧视的什叶派穆斯林,是小主人阿米尔的贴身仆人,同时也是一个见不得光的私生子。哈桑的长相同样也受到了排斥,他丑陋的兔唇,加之卑微的民族身份,使得人们管他叫“吃老鼠的人”“塌鼻子”和“载货蠢驴”。可是面对如此不幸的出身地位,哈桑从来没有流露出气馁或是悲观的神态,即使嘴唇裂了口,他还是能够放声大笑。
哈桑不仅乐观开朗,而且善良宽容。为了帮小主人阿米尔取得风筝大赛的胜利,哈桑不惜牺牲自己,也要守住那只最后断线的蓝风筝。当他被小主人诬陷偷钱时,他也没有拆穿小主人,而是表示愿意遵从阿米尔的心愿,离开主人家。甚至当哈桑长大成人后,重新回到阿米尔父亲的老宅,为其看守,为其付出生命时,他也没有怨言。
是什么让哈桑如此坚守善良?是什么让哈桑如此忠心?最初这两个问题我一直疑惑不解。因为在笔者看来,这种忠贞的感情,这种“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心情只有在类似父母与孩子这样的关系中才可能存在。但是,当笔者与导师、朋友讨论之后,笔者发现哈桑善良与衷心的背后隐含着深刻的主仆关系。这种无法逾越的主仆关系说明哈桑只有对主人忠心耿耿,取得主人的信任,他才能够获得生存资源。只有当仆人对主人忠诚,主人才会对仆人放心,才会优待仆人,让他们丰衣足食。这种情况在在古代的中国,也层出不穷。例如,古代的皇宫侍女在得到主人对保护其家人的承诺之后,也愿意做主人的替罪羊。因为对于仆人而言,主人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六、结语
哈桑的命运就像是被人牵在手里的风筝,无法由自己掌控,又仿佛是断了线的风筝,随风飘扬,一落而下。但是哈桑的善良却让我们记忆犹新,他对于阿米尔具有唤醒真心的重要作用。通过阅读这部小说,读者的灵魂可以得到一次洗礼,不仅是因为主人公阿米尔的忏悔和救赎,也因为哈桑的善良、勇敢和宽恕。在这次读书报告的写作过程中,我也从众多文献中学习到了许多文学理论,开拓了文学视野,收获颇多。
参考文献:
[1] [美]卡勒德·胡塞尼.李继宏译.追风筝的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 马海艳.《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及其父亲的角色行为分析[J].大众文艺,2015(13):31-32.
[3] 曾万泉.《追风筝的人》人物关系隐含的阿富汗民族关系[J].社科纵横,2013(3):259-269.
[4] 王建荣.《追风筝的人》风筝意象解读[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2):91-97.
[5] 郑素华.《追风筝的人》主人公阿米尔的人格成长——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角度解读阿米尔的三重人格[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5(1):73-77.
[6] 林芊芊.《追风筝的人》主人公阿米尔心理解读——从荣格原型理论的角度来分析[J].大众文艺,2009(20):72-73.
[7] 王小燕.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主体的成长——解读《追风筝的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3):92-96.
[8] 靳君.《追风筝的人》多重主题分析[D].辽宁大学,2012.
[9] 卢巧苹.解读《追风筝的人》中风筝意象对成长主题的突显[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1(5):123-125.
[10] 林爱华.诗学对翻译的影响——以《追风筝的人》两译本为例[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53-55.
[11] 王莹.论电影《追风筝的人》改编的得与失[J].新乡学院学报,2014(9):42-43.
[12] 郭飞.崇拜与反抗——〈追风筝的人〉主人公对男性权威的态度流变[J].宜宾学院学报,2014(4):29-51.
[13] 黄莹.《追风筝的人》中的意象呼应及其文化隐喻[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1(4):70-74.
[14] 邓远亮.《存在主义视域下〈追风筝的人〉主题探析》[J].语文建设,2014(32):54.
[15] 王俊生.创伤视角下的《追风筝的人》——国殇家恨与灵魂救赎[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1):55-62.
[16] 易秀清.心灵的救赎 个人的成长——从会话分析解读《追风筝的人》的成长主题[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2(4):105-108.
[17] 李静.《追风筝的人》中哈桑形象解读[J].文学教育,2009(3):82-84.
[18] 尚必武.卡勒德胡塞尼访谈录[J].外国文学动态,2007(5):9-11.
作 者:李畔媛,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