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学人》网站2月7日文章,原题:中国的12345热线是什么? 如果中国人向政府抱怨将会发生什么?有些人或许会猜测他们将被强行带走并从此下落不明。确有此事。中国拥有一套从历朝历代继承下来的(上访)体系,允许对政府有意见的民众到“信访局”投诉。可在实践中,许多此类上访者曾被关进“黑监狱”。但实际上,中国政府鼓励民众通过“市长信箱”和“12345热线”等机制向当地政府表达其诉求。
如今,在中国所有300余个(地级市及以上级别)市政府的官网中只要点击市长照片旁的“给我写信”图标,民众就能直接向市长信箱发送电子邮件。12345热线与之类似。在中国任何地方拨打该号码都能接通当地政府的总机,话务员会倾听拨打者的诉求和问题,然后反映或转接到能回答相关问题的人员处。
首条此类热线在1983年开通。上世纪90年代,地方政府又新增五花八门的热线。近来,各地市政府开始致力于理顺这种混乱现象,将“12345”用作“一站式”投诉热线。上海和广州早前都相继开通12345投诉热线。中央政府称,从今年7月起,所有地方政府的该热线都必须达到最低标准,包括在15秒内接听电话且24小时都有人值守等。
中国政府为何鼓励这些民意反馈体系?部分答案在于中国领导人认为热线将改善地方政府治理。有数据显示,山东省会济南市的12345热线确已改善当地政府治理状况。
中央政府认可此类热线和市长信箱的另一个原因,是这能为官员提供他们在其他途径无法获知的信息。此外,一些忙于党内事务的官员对其治下的民众需求和想法知之甚少,因此他们可以透过此类热线电话和市长信箱反映的诉求洞悉民情。当然,更高的政府透明度和可问责性将有助于中央和地方政府获得更佳信息。在此之前,12345热线已经成为官员获知民意的主要窗口。▲
(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