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世界的胡适研究

2017-02-09 00:17
安徽史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胡适研究者英语

郑 澈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英语学院,北京 100024)

·胡适研究·

英语世界的胡适研究

郑 澈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英语学院,北京 100024)

本文广泛收集和整理了英语世界的胡适研究成果,仔细阅读、推敲其中有代表性的著作,细致总结和概括出英语世界胡适研究成果的基本情况,划分和厘定了英语世界胡适研究史的不同发展阶段,以求在一个宏大的框架下更好地把握英语世界胡适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走向。笔者发现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英语世界就出现了零星的胡适传记和研究著作。五六十年代以来,与胡适相关的研究开始大量涌现:英语世界的研究者或在有关中国文学、哲学、史学、教育、外交、宗教等方面的著作中列专章,或者以专著、学术论文的形式对胡适进行研究,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以胡适为专题的20多部博、硕士论文和专著。

胡适;英语世界;胡适研究

引 言

国内外的研究者都对胡适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予以高度评价:“胡适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最有名的知识分子,是清朝灭亡之后结束海外学习的‘归国留学生’一代中最耀眼的明星。”*Charles Patrick FitzGerald,“Book Review”,Pacific Affairs,Vol.44,No.3 (1971),p.432.“从1917年到1962年,胡适无论在文化史、思想史、学术史或政治史上都一直居于中心的位置,他一生触角所及比同时代任何人的范围都更广阔。”*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96页。“胡适的一生中、英文著述甚巨。2003年9月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胡适全集》(44卷),将其一生各类著作合成出版,共约二千万字。胡适的文化成就赢得了中外学术界的推重,美、英等国给其颁发了35个荣誉博士学位,是20世纪中国最具国际声誉的文化巨匠。”*欧阳哲生:《欧阳哲生讲胡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但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者还没有对英语世界*本文所使用的“英语世界”,主要指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及文化。胡适从考取“庚款”留学,1910年到美国康奈尔大学读书起,先后9次出国,在国外度过的时间长达26年左右。虽然在出国期间,除了美国和英国之外,胡适还到过日本、俄国、德国、法国和瑞士,但他的主要活动都是在英美国家,在国外所使用的语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英语。本文所提及的“英语世界”的研究者,除了以英语为母语的研究者之外,也包括了一些印度、日本和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研究者(及其英语发表的成果),还包括浸淫在西方学术环境中的华裔研究者(及其英语发表的成果)。的胡适研究成果进行过系统的梳理,因此本文主要考察哪些英语世界的研究者对胡适——“最耀眼的明星‘归国留学生’”、“1917年至1962年间居于中国文化中心位置”及“20世纪中国最具国际声誉的文化巨匠”——进行了哪些研究。

一、英语世界胡适研究简史

英语世界关涉胡适是从1910年胡适到美国读书开始,至今大约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笔者认为英语世界胡适研究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时期:萌芽期(1910—1919年)、发轫期(1920—1950年)、展开期(1951—1962年)、繁荣期(1963—1989年)及拓展和深化期(1990—2015年)。这5个时期的厘定主要依据研究成果的产出,包括成果的数量和研究者提出问题以及回答问题所使用的方法。在这5个时期中,英语研究者运用了不同的方法,在运用学科交叉、比较以及历史等研究角度方面表现出了不同的侧重。

胡适在赴美留学期间(1910—1917年),通过优秀的学业成绩,积极参加校园社团活动,发表了众多英文演讲和文章,逐渐引起了美国师友对他的关注。我们从胡适日记、信件和一些新闻报道中,可以找到一些对胡适的简要评价,但多为印象式,并不系统。

1920年至1950年是英语世界胡适研究的发轫期。这一时期英语世界的胡适研究首先出现在一些对中国文学、哲学、历史、教育和宗教等方面的介绍性文章中,还出现了围绕胡适的两本英文学术著作——TheDevelopmentoftheLogicalMethodinAncientChina(《先秦名学史》,1922年)和TheChineseRenaissance(《中国的文艺复兴》,1934年)的书评,开始出现专章主题性的研究及传记性质的文章。

英语世界的研究者注意到胡适的美国留学经历以及胡适将中国与西方对照的切入视角。他们对胡适评价很高,在介绍中国近代哲学时,将胡适排在梁启超、冯友兰、梁漱溟和吴稚晖等近代哲学家之前。在文学方面,国外研究者不仅讨论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和贡献,还格外关注胡适在新诗、传记等新的文学领域以及“整理国故”等新的研究领域所起到的填补空白的作用。但同时也有研究者指出胡适的诗学主张很普通,新诗艺术造诣不高。

这段时间英语世界对胡适感兴趣的研究者多为来华人士,或者与中国国内保持密切联系的学者。总体来看,这一时期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和学术成就逐渐引起英语世界的关注,出现了一些对胡适及其著作的介绍性研究,但研究并不深入和全面。

英语世界的胡适研究在1951年至1962年期间多以期刊学术文章、硕士论文和综合性专著(关于中国社会、历史和思想)中章节的形式进行。研究者介绍了胡适的生平,包括美国留学经历、五四期间的活动交往及角色作用、驻美大使和其他一些职务,涉及胡适在文学,尤其是诗学思想、新诗写作,对中国古典文学、白话文学、文学史及传记文学等研究方面的成就,称赞了胡适在沟通中西文化中的作用及在文学革命中对现代中国的贡献。此外,唐德刚(Tong Te-kong)受雇于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项目,对胡适进行了采访,并完成了英文口述自传的记录和整理。

胡适生前英语世界就出现了对胡适思想的系统研究,或列专章详细加以介绍,或简略提及胡适,翻译、介绍并借鉴了胡适的观点,提及了胡适在国内所受到的批判,对胡适持同情的态度。胡适去世后,英语媒体进行了广泛的报道,留美华裔学人出版了悼念胡适的专刊,胡适在美国的母校康奈尔大学设立了胡适奖学金以示纪念,胡适工作过的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组织胡适的著作展览以示追悼。报刊杂志上出现了一系列纪念文章,对胡适的生平和思想进行了全面的评述。

1963年至1989年是英语世界胡适研究的繁荣期。1963年是英语世界胡适研究史上很重要的年份,因为这一年贾祖麟(Jerome Bailey Grieder,有的译本译为格里德)完成了博士论文《胡适与自由主义:中国学术革命中的一章(1917—1930)》(“HuShihandLiberalism:AChapterintheIntellectualModernizationofChina,1917—1930”)。这是英语世界对胡适自由主义思想最早的系统研究:介绍了胡适的生平活动,概括了五四期间胡适对于中国文化“复兴”的贡献,分析了胡适的自由主义政治观点。后来贾祖麟对博士论文进行了修改,参照了新的材料(如李敖1964年出版的《胡适评传》等),于1970年完成了专著《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HuShihandtheChineseRenaissance:LiberalismintheChineseRevolution,1917—1937),该书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后来又在1999年和2001年再版。

贾祖麟的这本专著是英语世界胡适研究方面的第一部力作,很多学者都高度评价了该书:“这本书是同类学术传记中的典范,是在单薄的现代中国缔造者研究领域内的一项重要贡献”*David T.Roy,“Book Review”,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30,No.2 (1971),pp.440—442.,“这是另外一部关于复杂的现代中国的思想传记,一本可以和本杰明·史华茨(Benjamin Schwartz)1964年关于严复的传记和夏洛特·弗思(Charlotte Furth)1970年的关于丁文江的传记(Ting Wen-chiang)相媲美的著作”*Philip A.Kuhn,“Book Review”,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l.93,No.1 (1973),pp.88—89.,“本书适用于中国研究界圈内和圈外的读者”*Philip A.Kuhn,“Book Review”,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l.93,No.1 (1973),pp.88—89.,“该书是所有研究中国现代思想的学者们主要参考书”*Patricia Uberoi,“Book Review”,China Report,No.7 (1971),p.26.。这本书被后来的中外胡适研究者引用得非常频繁。

有研究者注意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海外汉学发生了向中国学的转向*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海外汉学发生了向中国学的转向——从研究古代,到研究近现代甚至当代:在研究的侧重点方面,前者以传统中国的历史、语言、文化思想为研究重点,后者则转为以近现代中国研究为主;在研究方法方面,前者多采用考古学、语言学、考据学等实证方法,后者则注意采用政治学、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之理论方法;在研究观念方面,前者多持有西方中心论之观念,以西方的社会进程反观中国社会,后者虽仍带有西方中心论的影子,但已开始将研究观察点立于中国,以中国为中心考察中国的历史发展。参见吴原元:《隔绝对峙时期的美国中国学(1949—1972)》,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这一趋势在中国思想史研究领域主要体现在知识分子思想传记研究模式的兴起和繁荣:描绘思想展开的观念史,探索行动中的思想者。研究者们关注单个知识分子,出版了一系列相关的思想传记作品。胡适是这一时期最受关注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1963年起就出现了多部博士论文来对胡适的思想进行研究。这些研究者首先介绍胡适的生平,再分类列出胡适的各种思想及对各种问题的看法,注重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去理解胡适的文本。

20世纪90年代英语世界现代中国研究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转变:由关注西方对中国的影响,转变为关注中国对西方的阐释。具体到胡适研究领域,研究者将立足点从胡适所受到的西方的影响,转换为胡适对实用主义、自由、民主等西方哲学和文化概念的中国式阐释,研究者探讨了胡适在西方影响下创立的“新历史”范式,分析了胡适在中国现代文学发生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描绘了胡适在中国现代身份建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前一时期相比较,这一时期英语世界对胡适的研究范围很广,涉及了胡适在史学、哲学、文学、教育、禅宗等各个领域的成就和贡献。该时期英语世界的胡适研究成果呈现出以下3个特点:

1.不同于上一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史研究模式,这一时期的研究采用了阐释学、传记学、比较文学、心理学以及文化研究等大量新的研究方法。

2.这一时期专门以胡适为主题的博士论文和专著数量大幅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将胡适置于文化政治的框架中进行考察。

3.这一时期关于胡适在中国现代文学转型中所起到作用的探讨明显比上一时期增多,研究热点包括:胡适诗学在新诗经典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胡适对易卜生的译介和阐释——“易卜生主义”的反传统,《终身大事》的女性性别缺失;胡适新文体术语对白话散文边缘地位的扭转;胡适短篇小说理论的政治性。

二、英语世界胡适研究成果举要

经过对英语资料的收集、翻译和梳理,笔者发现英语世界对于胡适的研究有些是以胡适为中心论题,有些只是略有提及。在将胡适作为中心论题的研究中,既有综合传记性质的研究(包括考察胡适一生的全传式和关注胡适某一阶段的片段式),也有具体不同角度的研究。

英语有关近代中国的百科全书、人物传记中都有对胡适生平及著作的简要描述,在对近代中国进行的综合研究以及历史、文学、哲学等宏观研究中,英语世界的研究者对胡适的观点和主张多有提及。这类介绍性文献的特点是:目标读者是英语读者,因此会添加很多说明式的注释,包括汉语拼音所标注的专有名词与英语读者更熟悉的韦氏拼音之间的转换,将汉语参考资料翻译为英文等,还会大致地介绍胡适所处的时代背景,附上所提及的主要汉语著作(包括胡适本人著作的汉语名称和出版信息)和研究者的汉字,方便其他研究者查找和参考。

胡适成为很多博、硕士论文的选题,根据本人的统计,到目前为止,大约有40部左右博、硕士论文涉及胡适,其中直接跟胡适相关的博、硕士论文有20部左右。有很多优秀博士论文,经过进一步修改,作为专著发表。很多研究者以不同的形式发布自己研究成果,在博士论文或者专著完成出版的同时,或是参加研讨会、或是以学术文章的形式进一步扩大学术成果的传播范围。还有的研究者,以华裔居多,如贾祖麟、周明之、周策纵和林毓生等,或者自己翻译,或者由他人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翻译为中文,在汉语学术圈中产生影响。

本文拟按综合性研究及专题研究两类分别列举英语世界的胡适研究成果。

(一)综合性研究

关于中国现代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的综合性英语著作中都会提及胡适,如1948年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的《美国与中国》*(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1951年厄尔·普里查德(Earl H.Prichard)的《中国的政治动荡,1911—1951》*Earl H.Prichard,“Political Ferment in China,1911—1951”,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No.277 (1951),p.1.,1954年邓嗣禹(Teng Ssu-yu)和费正清的《中国对西方的反应:文献考察1839—1923》*Teng Ssu-yu,John K.Fairbank,China’s Response to the West,A Documentary Survey,1839—1923,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4.,1965年汪一驹(Wang Yi-Chu)的《中国知识分子和西方1872—1949》*Wang Yi-chu,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West,1872—1949,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66.,1980年彼得·巴克(Peter Buck)的《美国科学和现代中国,1876—1936》*Peter Buck,American Science and Modern China,1876—1936,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1983年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 1912—1949》*(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剑桥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1985年唐纳德·H.毕晓普*华盛顿州立大学。编辑的《中国思想》*Donald H.Bishop,Chinese Thought:An Introduction,New Delhi: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Private Limited,1995.这本书1985年就出版了,并于1995年和2001年两次重印。,1986年迟文舜(Chi Wen-shun)的《现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冲突:民主与独裁》*Chi Wen-shun,Ideological Conflicts in Modern China:Democracy and Autoritarianism,New Brunswick:Transaction Books,1986.,2000年冯兆基(Fung Edmund S.K.)的《找寻中国民主: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民间反抗,1929—1949》*Fung Edmund S.K.,In Search of Chinese Democracy:Civil Opposition in Nationalist China,1929—1949,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2002年默尔·戈德曼(Merle Goldman)和李欧梵(Lee Leo O.)编著的《中国现代学术史》*Merle Goldman,Leo Ou-fan Lee,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odern Chin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2008年伊莉莎白·卡斯克(Elisabeth Kaske)的《中国教育中语言政治,1895—1919》*Elisabeth Kaske,The Politics of Language in Chinese Education,1895—1919.Brill,2008.等等。此外,与胡适同时期的其他历史人物,如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陈衡哲、巴金以及郭沫若等等的相关研究中,也会提及胡适以及胡适与不同研究主题之间的互动和影响。

(二)专题研究

作为早期的知识分子,胡适生活在东西方文化碰撞和中国文化传统的转型时期,他在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探索成为英语学术界中国近代学术史和思想史等相关研究关注的重点,成果丰富。通过广泛搜集资料,笔者发现英语世界对胡适的生平活动、人际交往、著作和思想观点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呈现出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等特点。以胡适为专题的博、硕士论文和专著、学术文章,或是围绕胡适在文学、哲学、史学、宗教和外交等方面的成就,或是针对胡适生平活动和思想发展的传记式研究,或是关注胡适与其他同时代历史人物的异同,或是侧重国内外对胡适的批评和批判。

1.胡适与中国新文学及诗学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英语中国诗歌选集翻译收录了胡适的诗歌,如罗旭和(Robert Kotewall)和史美(Norman L.Smith)的《企鹅丛书·中国诗歌卷》*A.R.Davis ed.,The Penguin Book of Chinese Verse,Trans.R.Kotewall and N.Smith,Middlesex:Penguin Books,1962.,许芥昱编选的《20 世纪中国诗歌选集》*Kai-yu Hsu,Twentieth Century Chinese Poetry:An Anthology,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0.该书1963年由Garden City,N.Y.:Doubleday and Co.,Ltd.首次出版。,朱丽娅·林(Julia C.Lin)撰写的《现代中国诗歌介绍》*Julia Lin,Modern Chinese Poetry:An Introduction,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72.。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英语世界的研究者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了中国新诗的发生,出现了一些中国现代诗歌选集和研究性的著作,包括了胡适诗歌的英译,如路易·艾黎(Rewi Alley)的《大路上的光和影——中国现代诗选》 一书*Rewi Alley,Trans.Light & Shadow Along A Great Road,Beijing:New World Press,1984.,庞秉钧(Pang Bingjun)、闵福德(John Minford)和高尔登(Sedn Golden)的《中国现代诗一百首(汉英对照)》*庞秉钧、闵福德、高尔登编译:《中国现代诗一百首 (汉英对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8页。,奚密(Michelle Yeh)编译的《中国现代诗歌选集》。此外,胡适诗歌的英文翻译还出现在许多研究性的著作中。

在对胡适诗学理论的讨论中,胡适的诗学是否主要受到外来影响,受到哪些外来影响成为很多研究者争论的议题。方志彤(Achilles Fang)的《从意象主义到惠特曼主义的中国新诗:新诗实验的失败》*Achilles Fang,“From Imagism to Whitmanism in Recent Chinese Poetry:A Search for Poetics that Failed.”Indiana University Conference on Oriental-Western Literary Relations ed.Horst Franz and G.L.Anderson,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55,pp.177—189.最早提出胡适《文学改良刍议》的八项主张是在英美“意象派”诗学主张影响下才产生的。同方志彤一样,诺尔迪(John Nolde)在《胡适与庞德的文学革命》*John Nolde,“The Literary Revolutions of Hu Shih and Ezra Pound”,Paideuma:A Journal Devoted to Ezra Pound Scholarship,No.9(1980),pp.235—248.一文中,也认为胡适受到了庞德“意象派”主张的影响。该文发表在一本专门研究庞德的杂志上,因此诺尔迪的主旨是拓展庞德研究的视角,行文中不时地提示庞德研究者值得关注的领域。在研究庞德及其意象派主张对于胡适的影响时,作者将其置于20世纪庞德与中国文化这一中美文学交流史的框架中。Ku Tim-hung在《中国文学传统和外国影响之间的斡旋》*Tim-hung Ku,“Mediation between Chinese Literary Heritage and Foreign Contacts”,Tamkang Review:A Quarterly of Comparative Studie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s (TkR),Vol.23,No.1—4(1992),pp.627—637.一文中应用美国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Charles Sanders Peirce)符号学理论分析胡适(尤其是胡适的《尝试集》)和他的“八不主义”。通过分析艾米·洛威尔(Amy Lowell)诗学理论,作者认为胡适的“八不主义”和意象派诗学主张尽管有相似之处,但并无太大关系。而胡适的新诗主张更有可能是受到威廉姆·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诗学思想的影响。陈茂(Chen Mao)的《传统与变化之间:五四文学的阐释学》*Chen Mao,Between Tradition and Change:The Hermeneutics of May Fourth Literature,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7.一书认为胡适富有建设性和乐观的态度与他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的互动密切相关。作者不同意将胡适在诗歌和戏剧上的成就解读为是对美国的庞德和挪威的易卜生的模仿的提法,认为胡适所表达的文学观点实际上是自己的,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和现代戏剧理论的基础。约书亚·莫斯托等主编的《哥伦比亚东亚文学指南》第65章《形式和改革:新诗与新月派》一章由约翰·克雷斯皮(John A.Crespi)撰写,克雷斯皮介绍了新诗的兴起以及胡适在新诗理论及实践方面的开创之功。他认为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语言改革者和公认的新诗之父。尽管胡适本人不太承认,克氏还是认为胡适的“八不”等新诗理论体现出美国诗坛革命对他的影响*Mostow,Joshua,Denton,Kirk A.,and Fulton,Bruce,eds.Columbia Companion to Modern East Asian Literature.New York,NY,USA: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3.p.365.。傅云博(Daniel Fried)在《北京秘密的维多利亚人:传统主义对胡适诗歌实践的影响》*Daniel Fried,“Beijing’s Crypto—Victorian:Traditionalist Influences on Hu Shi’s Poetic Practice”,Comparative Critical Studies,Vol.3,No.3 (2006) pp.371—389.一文中首先追溯了学术界围绕胡适的诗学主张与意象派的诗学主张相似性的争论,指出这一争论关注了这些诗学主张是胡适本人的原创思想,还是受到外来影响,如英美意象派等,却忽略了胡适的诗学主张是否真正属于现代主义。作者接着考察、概括了胡适的新诗实践,分析、比较了胡适阅读、翻译、创作的英语诗歌,发现与英美现代派诗歌截然不同,胡适新诗措词和韵律的特点更为接近维多利亚诗歌传统。

很多研究者关注胡适在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中起到的作用。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魏素伦*译名参考周原元:《试析美国的五四运动研究——以博士论文为考察中心》,《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0卷第3期,第36页。(Wei Shulun)的博士论文《胡适的关于中国文学革命的修辞话语研究:1915—1920》*Wei Shulun,“A Study of Hu Shih’s Rhetorical Discourses on the Chinese Literary Revolution:1915—20.”Diss,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1979.是针对胡适在1915年至1920年回国前后这一期间对中国文学革命的文章及其看法,主要讨论胡适在中国文学革命中所起的作用。奚密在《中国现代诗歌:1917年以来的理论和实践》*Michelle Yeh,Modern Chinese Poetry:Theory and Practice Since 1917,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1.一书的第一章“新方向”中将胡适定位为中国现代诗歌之父,介绍了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这一新文学的宣言中的主张。贺麦晓(Michel Hockx)在专著《雪朝:现代性路上的八位诗人》*Michel Hockx,A Snowy Morning:Eight Chinese Poets on the Road to Modernity,Leiden,the Netherlands:Research School Center of Non-Western Studies,Leiden University,1994.的第一章“文学革命” 中分析了胡适提出新文学主张的过程,包括原因和所采用的方法,介绍了胡适的诗学主张。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张英进(Zhang Yingjin)在《现代中国文学史的制度化》*Zhang Yingjin,“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Modern Literary History in China,1922—1980”,Modern China,Vol.20,No.3(1994),pp.347—377.一文的第一部分“现代文学史的形成,1922—1939”分析了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认为胡适采用的历史观点是文学进化论,胡适的文学史范式主导了中国学者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学史研究。美国密歇根大学李点(Li Dian)在博士论文《在危机中写作:中国现代诗的翻译,体裁和身份》*Li Dian,“Writing in Crisis:Translation,Genre,and Identity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Diss,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7.中对黄遵宪、胡适、朱湘和北岛等主要的现代诗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目的是突显现代诗歌是一种翻译和改写的文本,是一种在危机中的写作。这篇论文是将胡适置于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历史当中,是对胡适现代诗歌的创造实践进行的研究。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温迪· 琼· 埃伯利· 西纳特拉(Wendy Joan Eberle-Sinatra)的博士论文《东西对话:五四和现代主义运动中的诗学创新》*Eberle-Sinatra,Wendy Joan,“East and West in Dialogue:Poetic Language Innovation in the May Fourth and Modernist Movements.”Diss,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2000.通过与中国五四运动相比较,考察了西方现代主义运动的理论和实践中诗学语言创新的重要性。该文关注了庞德的意象主义宣言和胡适的白话文学宣言,分析宣言在美国诗歌现代运动和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各自的作用。纽约大学的蒋晖(Jiang Hui)在博士论文《从鲁迅到赵树理:中国文学现代性中的政治:故事的谱系》*Jiang Hui,“From Lu Xun to Zhao Shuli.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in Chinese Literary Modernity:A Genealogy of Storytelling.”Diss,New York University,2007.中梳理了从鲁迅到赵树理等中国作家对西方小说这一新的文学体裁所进行的理论探讨。论文关注了胡适的短篇小说理论,将其置于20世纪早期中国现代文学中所体现出来的政治性这一研究角度之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海斯·格林伍德·穆尔(Hayes Greenwood Moore)在博士论文《刺破形式:现代中国文学史中的中国诗歌和诗学文化》*Hayes Greenwood Moore,“Transfixing Forms:The Culture of Chinese Poetry and Poetics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Diss,Columbia University,2009.中全面地、批判式地考察了在中国遭遇现代性时期,诗歌这一文化机制的转型。作者分析了在现代中国提出一种新的诗学理论所涉及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力量。因为需要尽力摆脱中外的诗歌遗产,胡适、闻一多、卞之琳和穆旦等都寻求通过诗歌转换情感和感知的基础。

胡适的英语独幕剧《终生大事》早在1925年就收入了朱克的《中国戏剧》*A.E.Zucker,The Chinese Theater,Boston:Little,Brown &Co,1925,pp.119—128.,耿德华(Edward M.Gunn)*译名参照刘江凯:《西洋镜下看戏——中国当代戏剧的英译》,《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18页。的《二十世纪中国戏剧选》*Edward M.Gunn,Jr.ed.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Drama:An Anthology,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3.,陈小眉(Chen Xiaomei)主编的《哥伦比亚现代中国戏剧选》*Chen Xiaomei ed.,The Columbia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Drama,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0.,又根据该剧汉语版*洪深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良友出版社1935年版,第1—8页。对其进行了翻译和介绍。作者认为胡适首次将易卜生作为描写个人主义和自由爱情的准西方模板,来摆脱传统的儒家内容和旧戏曲的形式。

胡适的《易卜生主义》一文也引起了英语研究者的广泛兴趣。1984年谭国根(Tam Kwok-kan)的博士论文《易卜生在中国:接受和影响》*Tam Kwok-kan,“Ibsen in China:Reception and Influence.”Diss,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1984.介绍了胡适在易卜生为中国所了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1987年伊莉莎白·艾德(Elizabeth Eide)出版了《中国的易卜生:从易卜生到易卜生主义》*Elizabeth Eide,China’s Ibsen:From Ibsen to Ibsenism.London:Curzon Press,1987.一书。在对易卜生进入中国的描述中,作者解释了中国接受易卜生的背景,以及以胡适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易卜生思想的理解。1999年陈莹莹(Chien Ying-Ying)在一篇名为《女性主义和中国的新“娜拉”:易卜生,胡适及鲁迅》*Chien Ying-Ying,“Feminism and China’s New ‘Nora’:Ibsen,Hu Shi,and Lu Xun”,The Comparatist,Vol.19,(May 1995),pp.97—113.一文中运用了比较(comparatist)和女性修正主义(feminist revisionist)的方法研究胡适及鲁迅对易卜生的介绍和阐释以及他们在易卜生译介和传播中所产生的变异之处。2004年张学美(Shuei-may Chang) 《摆脱家庭的束缚: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易卜生的娜拉形象 1918—1942》*Chang Shuei-may,Casting off the Shackles of family:Ibsen’s Nora Figure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1918—1942,New York:Peter Lang,2004.,指出易卜生是由胡适1918年系统介绍进中国,并关注了胡适对易卜生主义的阐释。2010年杨联芬(Yang Lianfen)的《女性解放五四叙事中的性别缺失:以胡适的〈终生大事〉为例》*Yang Lianfen,“The Absence of Gender in May Fourth Narratives of Women’s Emancipation:A Case Study on Hu Shi’s The Greatest Event in Life”,New Zealand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12,No.1(2010),pp.6—13.一文认为胡适的《终身大事》通过对《娜拉》的模仿,成为五四新文学“出走”母题的始作俑者,是五四文学女性解放叙事中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不同于易卜生,胡适揭示了传统宗法制家庭父权对个人的压抑,以及传统文化中的愚昧和迷信与新时代新文化的冲突。

耿德华出版的《重写中文:二十世纪中国散文的文体和创新》*Edward M.Gunn,Jr.,Rewriting Chinese:Style and Innovatio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Prose,Stanford,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一书关注了胡适在散文写作方面的成就。在该书第一章“传统文体形式”中,作者介绍了胡适在扭转白话散文的边缘地位方面所起的作用。理查德·霍华德(Richard C.Howard)在《现代中国传记写作》*Richard C.Howard,“Modern Chinese Biographical Writing”,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1962,Vol.21,No.4(1962),pp.465—475.一文中对梁启超和胡适关于传记文学的实践和主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李秀波(Thomas Hsueh-po Lee)的《胡适———自传作者:西方影响研究》*Thomas Hsueh-po Lee,“Hu Shih,the Autobiographer:A Study of Western Influence.”MA thesis,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1972.p.162.一文介绍了胡适的生平,胡适对东西方传记的比较,以及胡适在西方影响下进行的自己的传记创作。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温迪·安·拉松( Wendy Ann Larson)的《20世纪早期的中国作家的自传研究》*Wendy Ann Larson,“Autobiographies of Chinese Writer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Dis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1984.一文试图反映出在中国作家的自传写作当中一种主体性的矛盾性。该文关注了20世纪早期的几位作家,包括郭沫若、鲁迅、沈从文和胡适。

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余宁平(Yu Ningping)在《制造的形象:四个中国旅行者和他们关于美国女性的写作》*Yu Ningping,“Manufactured Images:Four Chinese Travelers and Their Writing about American Women.”Diss,The University of Iowa,1999.一文讨论了李贵、胡适、杨刚和王晓英关于美国女性的描写,表明文化这只无形的手在个人、社会和国家等不同层面所起的作用。胡适代表了对女性主义持同情观点的男性支持者,胡适对在思想和行为方面有助于中国人的美国女性的力量和美德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埃米·杜林(Amy D.Dooling)在《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学女性主义》*Amy D Dooling,Women’s Literary Feminism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New York,N.Y.:Palgrave Macmillan,2005.提及胡适作为《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之一,和当时语言和文学革命的倡导人之一将“妇女地位”作为他所倡导的文学改革的有待现代作家挖掘的丰富主题之一。许多杂志和报纸很快追随这一新的潮流,增加了有关妇女议题的专刊和专栏,包括小说、文章和外国作品的翻译等不同文学形式。

2.胡适与中国哲学的重建及西方哲学的阐释

英语世界早期对胡适哲学成就的研究多是一些书评和介绍性的文章,如罗素(Bertrand Russell)为胡适的英文博士论文《先秦名学史》所撰写的书评*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1923—1927)》,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7—98页。,莱曼·卡迪(Lyman V.Cady)的《中国哲学简介》*Lyman V.Cady,“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Philosophy”,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No.152 (1930),p.30.等。布里埃(O.Briere,S.J)的《近五十年中国哲学1898—1950》*O.S.J.Briere,Fifty Years of Chinese Philosophy 1898—1950.Trans.Laurence G.Thompson,London:G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1956.是对胡适的哲学贡献系统的讨论。陈荣捷(Chan Wing-Tsit)的《胡适和中国哲学》*Chan Wing-Tsit,“Hu Shih and Chinese Philosophy”,Philosophy East and West,Vol.6,No.1 (Apri.,1956),pp.3—12.认为胡适在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哲学的三大运动——西方哲学的引入、儒学的衰落和中国传统哲学的重建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柯雄文(Antonio S.Cua)在《中国哲学史的出现》一文中专论胡适的部分(第447—450页)以胡适的《先秦名学史》(TheDevelopmentoftheLogicalMethodinAncientChina)为例,探讨了胡适借鉴西方哲学研究模式,对于中国哲学史研究发展所做的贡献*A.S.Cua,“Emergence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International Philosophical Quarterly,Vol.XL,No.160(December 2000) ,pp.441—464.。

一些研究者追溯了一些西方文化中的概念——“人”、“科学”及“自由”等在中国的翻译、介绍和接受,谈及了胡适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如多马德·J.·蒙罗(Domald J.Munro)出版的《“人”的概念在早期中国》*Domald J.Munro,The Concept of Man in Early China,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9,p.256.一书,托马斯·诺迪斯(Thomas Radice)的《返回战国:胡适和现代中国的思想自由》*Thomas Radice,“A Return to the Warring States:Hu Shih and Intellectual Freedom in Modern China”,American Asian Review,Vol.xvii,No.3 (Fall 2000),p.97.一文,陈素芬(Tan Sor—hoon)*新加坡National University。的《胡适的自由主义反传统吗?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寻找中的“传统”》*Tan Sor-hoon,“Is Hu Shih’s Liberalism Iconoclastic? ‘Chuantong’ in China’s twentieth—century Political Quest”,paper delivered to 2005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September 1—September 4,2005.一文,冯兆基的《重访现代

中国的“自由”概念:多重含义和双重职责》*Fung Edmund S.K.,“The Idea of Freedom in Modern China Revisited:Plural Conceptions and Dual Responsibilities”,Modern China,No.32 (2006),pp.453—482.一文。

关于胡适的哲学观点,研究者讨论较为集中的是胡适的实验主义思想及其与杜威哲学的关系。这类成果包括:美国福特汉姆大学奥耶·芝艾克(Oei,Lee Tjiek)的博士论文《杜威工具论影响下的胡适关于人的哲学》*Oei Lee TJIek,“Hu Shih’s Philosophy of Man as Influenced by John Dewey’s Instrumentalism.”Diss,Fordham University,1974.,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杨成德(Yang Chen-te)的博士论文《胡适、实用主义和中国传统》*Yang Chen-te,“Hu Shih,Pragmatism,and the Chinese Tradition.”Diss,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1993.,2000年Han-Liang Chang的文章《胡适与杜威:五四时代的“科学方法”——中国的1919及之后》*Chang Han-liang,“Hu Shih and John Dewey:‘scientific method’ in the May Fourth Era——China 1919 and after”,Comparative Criticism,No.22(2000),pp.91—103.,2004年陈素芬的文章《中国的实验主义者在民主方面的实验:胡适的实验主义和杜威在中国哲学界的影响》*Tan Sor-hoon,“China’s Pragmatist Experiment in Democracy:Hu Shih’s Pragmatism and Dewey’s Influence in China”,Metaphilosophy,Vol.35,No.1 (2004),pp.1—2.,2012年陈素芬的文章《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儒学的实用主义方法》*Tan Sor-hoon,“The Pragmatic Confucian Approach to Tradition in Modernizing China”,History and Theory,Theme Issue 51 (December 2012),pp.23—44.,2012年施友忠(Vincent Shih)的文章《寻找现代性——中华民国哲学百年发展》*Vincent Shih,“In Search of Modernity and Beyond——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Last Hundred Years”,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Vol.19,No.2 (2012),pp.153—187.等。

3.胡适与中国现代历史学

赖德烈(Kenneth Scott Latourette)在《过去九年的中国史研究》*赖德烈:《过去九年的中国史研究》,《美国历史评论(American History Review)》1930年第7期。转引自朱政惠编:《美国学者论美国中国学》,第18—34页。中首先提及胡适在史学研究中的著作,评价了胡适在研究方法上的开拓作用和影响。1960年邹瑟夫·R.·列文森(Joseph R.Levenson) 在《不幸的井田制:论争对儒学立场的蚕食》*Joseph R.Levenson,“Ill Wind in the Well-Field:The Erosion of the Confucian Groud of Controversy”,Arthur F.Wright ed.,The Confucian Persuasion,Redwood City,Cal.: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0,pp.268—287.一文关注了中国五四运动之后社会史问题的讨论,介绍了胡适在有关井田制辩论中的观点。美国波士顿大学李莫颖(Li Moying)的博士论文《胡适和他对中国历史的杜威式重构》*Li Moying,“Hu Shi and His Deweyan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History.”Diss,Boston University,1990.认为胡适综合了中国传统历史研究和杜威的哲学观点而创造出一种新的历史研究范式。美国雪城大学的王晴佳(Wang Edward Qingjia)在《中国历史学家和西方:中国现代历史学的起源》*Wang Qingjia Edward,“Chinese Historians and the West:The Origins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iography.”Diss,Syracuse University,1992 .一文中指出:20世纪初,响应梁启超关于“新历史”的号召,胡适提出了史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在他的影响下,中国的历史学家,如傅斯年、罗家伦和陈寅恪等开始运用他们西方历史学的知识来改革中国历史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的邵东方(Shao Dongfang)在《崔述(1740—1816):生平,研究和再发现》*Shao Dongfang,“Cui Shu (1740—1816):His Life,Scholarship,and Rediscovery.”Diss,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1994.一文认为胡适等中国现代批评家们,出于具体的意识形态,忽视了关键的崔述思想的儒学维度,泛化了他的思想。因此,该论文通过重置一个更大的历史框架,来重新思考和补充胡适和顾颉刚关于崔述的开创性研究。

4.胡适与中国禅宗研究

在宗教方面,英语研究者主要关注胡适在禅宗史研究中的贡献,这类研究成果包括:1992年克里斯托夫·奥洛夫松(Christopher E.Olofson)的《胡适和宗教》*Christopher E Olofson,“Hu Shih and Religion.”MA thesis,Princeton University,1992.,1993年伯纳德·佛雷(Bernard Faure)的《禅的洞见与溢见:禅宗传统的认识论批判》*Bernard Faure,Insights and Oversights:An Episemological Critique of the Chan Tradition,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2001年约翰·麦克雷(John McRae)的《中国史学的宗教革命:胡适对神会的研究》*John McRae,“Religion as Revolution in Chinese Historiography:Hu Shih on Shen-Hui (684—758).”Cahiers d’Extrême-Asie,2001,(12),pp.59—102.,2005年约翰·J.·乔根森(John J.Jorgensen)的《发明慧能,六祖:早期禅宗的圣徒传和传记》John J.Jorgensen,Inventing Hui-neng,the Sixth Patriarch:Hagiography and biography in Early Ch’an,Boston:Koninklijke Brill,2005.,2005年海因里希·迪穆兰(Heinrich Dumoulin)、詹姆士·W·海西希·(James W.Heisig)和保罗·F.·克尼特(Paul F.Knitter)的《禅宗:历史——印度和中国》Heinrich Dumoulin,James W.Heisig,Paul F.Knitter.Zen Buddhism:A History:India and China,Bloomington Indiana:World Wisdom,Inc.2005.。

5.胡适与中国外交

理查德·迪恩斯·伯恩斯(Richard Dean Burns)和爱德华·穆尔·本内特(Edward MooreBennett)在《危机中的外交官:美国——中国——日本关系,1919—1941》Richard Dean Burns,Edward Moore Bennett,Diplomats in Crisis:United States-Chinese-Japanese Relations,1919—1941 ,Santa Barbara:ABC-Clio,1974.一书中介绍和分析了胡适在任中国驻美国大使期间的情况。其中,美国学者海耶而(Paul Hyer)的《胡适:温和外交》Paul Hyer,“Hu Shih:The Diplomacy of Gentle Persuasion”,in Richard D.Burns and Edward M.Bennett eds.,Diplomats in Crisis:United States-Chinese-Japanese Relations,1919—1941 ,Santa Barbara:ABC-Clio,1974.153—170.一文认为胡适驻美大使任内表现的是“温言婉劝的外交”(The Diplomacy of Gentle Persuasion),所代表的是中国在现代国际外交中不断的进步。

6.胡适思想的研究

英语世界胡适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关注胡适的思想观点,包括其来源和形成,这类研究成果如下:斯坦福大学康拉德·斯基罗考尔(Conrad Schirokauer)的硕士论文《胡适:思想传记初探》Conrad Schirokauer,“Hu Shih:A Preliminary Intellectual Biography.”MA thesis,Stanford University.1951.,哥伦比亚大学罗伯特·缪尔(Robert F.Muir)的硕士论文《胡适:生平梗概1891—1917,以思想发展为主》Robert F.Muir,“Hu Shih:A Biographical Sketch 1891—1917 with Emphasis on His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MA thesis,Columbia University,1957.,贾祖麟(Jerome Bailey Grieder,后来的译本译为格里德)的博士论文《胡适与自由主义:中国学术革命中的一章(1917—1930)》Jerome Bailey Grieder,“Hu Shih and Liberalism:A Chapter in the Intellectual Modernization of China,1917—1930.”Diss,Harvard University,1963.以及作者对该文修改后1970年出版的专著Jerome Bailey Grieder,Hu Shih and Chinese Renaissance:Liberalism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1917—1937,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范况环(Fan Kuang-Huan)的博士论文《胡适思想研究》Fan Kuang-Huan,“A Study of Hu Shih’s Thought.”Diss,New York University,1963.,哈丽雅特·莎弗瑞兹·格拉斯(Harriet Shafritz Glass)的硕士论文《两个世界的挑战:胡适早期思想》Harriet Shafritz Glass,“Challenge of Two Worlds:the Early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of Hu Shih.”MA thesis,University of Nebraska (Lincoln campus),1965.,艾琳·埃贝尔(Irene Eber)的博士论文《胡适(1891—1962):生平和他在现代中国的学术和政治对话中的作用》⑫Irene Eber,“Hu Shih(1891—1962):A Sketch of His Life and His Role in the Intellectual and Political Dialogue of Modern China.”Diss,The 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1965.。

有的研究关注了胡适在中国现代思想转型中所起的作用,如解威廉(William James Hail)的《教育:历史和现状》⑫William James Hail,“Education,Past and Present”,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No.152(1930),p.47.,哈丽雅特·钱明端木(Harriet Chien-ming Twanmoh)的《胡适和中国女性解放》⑬Harriet Chien-ming,Twanmoh,“Hu Shih and Female Emancipation in China.”MA thesis,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1966.,郭颖颐(D.W.Y.Kwok)的博士论文和专著《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⑭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林毓生的博士论文⑮Lin Yusheng,“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Iconoclasm in the May Fourth Era.”Dis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70.和专著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美国密歇根大学周明之的博士论文《科学和价值在中国五四:以胡适为个案》⑰Maynard,“Science and Value in May Fourth China:The Case of Hu Shih.”Diss,University of Michigan,1974.和专著《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Chou Min-Chih,Maynard.Hu Shih and Intellectual Choice in Modern China,Michigan: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84.,万书平(Wan Shuping)的《胡适和五四时期的大众教育》*Wan Shuping,“Hu Shih and Popular Education in the May Fourth Period.”MA thesis,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1990.,特里·德怀特·博登豪尔(Terry Dwight Bodenhorn)的博士论文《笔战:1935年前后的政治宣传者关于“现代中国”的不断建构》*Terry Dwight Bodenhorn,“Scribes at War:Propagandists and the Contentious Construction of A‘Modern China’,Circa 1935.”Diss,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7.等等。

7.胡适传记的写作

英语世界关于胡适传记材料出现在早期的介绍性文章和研究中,都很简短,也很分散。1931年胡适用英语写过一个自传,收入1931年纽约西蒙·舒斯特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名人哲理》*Henry Goddard Leach,Living Philosophers,Albert Einstein,John Dewey,Sir James Jeans ...[and others]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1931,p.334.一书中。该书由亨利·戈达德·利奇编著,有334 页。1939年这本书又加以修订后出版,由克利夫顿·法迪曼编辑,题为《我相信:我们时代的著名人物的哲学》*Clifton Fadiman ed.,I Believe:the Personal Philosophies of Certain Eminent Men and Women of Our Time,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39 ,p.429.,提供了《当代名人哲理》撰稿人简述和生平介绍,与胡适相关的内容是在第375页。收入该书的文章传递的很多信息同样呈现于胡适本人的中文自传《四十自述》中。胡适在文中介绍了其父胡传和母亲冯顺娣的生平,回顾了他青少年时期在故乡绩溪、上海和美国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以及返回中国任教后的思想变化。胡适对其求学经历的梳理,有助于读者掌握其学术兴趣和思想理念衍变的背景和脉络*周质平编:《胡适英文文存一·中国文学与社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版,第117页。。此外,相似信息还包括在题为《我的信仰》( “My Credo and Its Evolution”)的文章中,刊载于1934年2月16日《人民论坛》增刊第6卷第4期*Hu Shih,“My Credo and Its Evolution”,The People’s Tribune,Vol.6,No.4(1934 Feb.16),pp.219—237.Similar information to that presented in Autobiography at Forty and the contribution to Living Philosophers.参见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37卷,《英文著述(三)》,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63页。。

1938年胡适在美国的友人雷格曼的女儿安·厄尔曼(Ann Unman)写了一本《胡适小传》。胡适在1943年威尔斯学院欢迎他的酒会中说,安·厄尔曼是他的“第一个美国籍的传记作者”*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661页。。

除了以上这些英语传记,胡适的生平信息还出现在一些新闻报道中:如1940年马奎斯·查尔德在《大西洋月刊》( Atlantic Monthly)10月号上的文章*胡适在 1940年8月28日日记中提及。,欧内斯特·豪泽在1941年12月15日美国《生活》杂志的专栏长文——《中国大使:胡适》*Ernest O.Hauser,“Chinese Ambassador:Hu Shih”,Life,Vol.11,No.24(1941),p.122.等等。

胡适的生平活动信息还出现在一些访谈当中,如1962年施友忠的《胡适访谈》*Vincent Shih Y.C.,“A Talk with Hu Shih”,The China Quarterly,No.10,(1962),pp.149—165.(施友忠:《中国研究季刊》1962年第10期,第149—165页。),英语世界胡适研究的重要学者贾祖麟曾经采访过胡适,并将采访的结果写入自己的博士论文和后来出版的专著。

胡适去世后,《纽约时报》及《泰晤士报》等都发布讣告,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纪念文章:南加州波摩那大学陈受颐的《胡适》*Chen Shou-yi,“Hu Shih(1891—1962)”,Yearbook of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1962,pp.135—143.,香港大学荣誉教授兰斯·福斯特的《胡适博士》*Lancelot Forster,“Dr.Hu Shih”,Contemporary Review,Vol.202,No.1162(Nov.1962),pp.266—270.,贾祖麟的《胡适:评定》*Jerome Bailey Grieder,“Hu Shih:An Appreciation”,The China Quarterly,No.12( Oct.—Dec.1962) ,pp.92—101.等等,都包含了大量胡适的生平信息。此外,一些辞书中,如1967年,哈沃德·布尔曼编辑出版了《中华民国时期人名辞典》*Howard L.Boorman,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Republican China,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7.,也有和胡适相关的部分。很多胡适研究的专著和博、硕士论文通常也包含胡适的生平活动等内容。

还有一些研究者从心理学角度对胡适进行了研究,如乔恩·L.·萨里(Jon L.Saari)的《童年的遗产:危机时成长的中国人1890—1920》*Jon L.Saari,Legacies of Childhood:Growing up Chinese in A Time of Crisis,1890—1920,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1990.,江勇振(Chiang Yung-Chen)的《男性与自我的扮相:胡适的爱情、躯体与隐私观》*Chiang Yung-Chen,“Performing Masculinity and the Self:Love,Body,and Privacy in Hu Shi”,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No.63(2004),pp.305—332.等。

8.胡适与其他人物的比较研究

1933年出版的肯尼斯·萨德(Kenneth Sanders)的《枯萎的亚洲:甘地、胡适和贺川丰彦》*Kenneth Sanders,Wither Asia:A Study of Three Leaders,New York:Macmillan Company,1933.一书提及了胡适的生平和思想,将胡适与其他两位亚洲的优秀人物,印度的甘地和日本的贺川丰彦(Toyohiko Kagawa)进行了对比。作者认为胡适作为一个理性主义者,无视西方文明的缺陷之处,热切地接受了西方以自然主义为代表的文明。同时作者指出胡适过分强调了早期中国思想者的逻辑思想。作者萨德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当时的西方刚刚经历了一战的洗礼、20年代的短暂繁荣后又陷入了30年代的经济萧条。因此,很多西方学者动摇了对西方源自希腊的理性精神的信心,开始反思西方文明的危机,向东方寻求解救之道。在这一背景下萨德格外警惕胡适对西方理性的赞美和膜拜,对胡适的很多观点进行了批评。

此外,兰斯·福斯特(Lancelot Forster)*Lancelot Forster,“Dr.Hu Shih”,Contemporary Review,Vol.202,No.1162(1962:Nov.) ,pp.266—270.、范况环*Fan Kuang-Huan,“A Study of Hu Shih’s Thought.”Diss,New York University,1963.p.77.、李景雄(Peter King Hung Lee)*Peter King Hung Lee,“Key Intellectual Issues Arising from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 China: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Hu Shih,Li Ta-Chao,and Liang Sou-Ming.”Diss,Boston University,School of Theology,1974.、周明之*Chou Min-Chih Maynard,“Science and Value in May Fourth China:The Case of Hu Shih.”Diss,University of Michigan,1974.Chou Min-Chih Maynard,Hu Shih and Intellectual Choice in Modern China,Michigan: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84.(美)周明之著、雷颐译: 《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舒衡哲(Vera Schwarcz)*Vera Schwarcz,“From Renaissance to Revolution:An Internal History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nd the Birth of the Chinese Intelligentsia.”Diss,Stanford University,1978.和蒋晖*Jiang Hui,“From Lu Xun to Zhao Shuli.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in Chinese Literary Modernity:A Genealogy of Storytelling.”Diss,New York University,2007.等研究者都将胡适与其他历史人物进行过比较。

9.胡适批判的研究

英语世界的研究者还关注了大陆对胡适批判:西奥多(Theodore His-en Chen)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Theodore His-en Chen,“The Thought Reform of Intellectuals”,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No.321(1959) ,p.82.一文提及了中国共产党对胡适“反动意识形态”的批判。美国芝加哥大学连战(Lien Chan)的《社会主义中国对胡适思想的批评》*Lien Chan,“The Criticism of Hu-Shih’s Thought in Communist China.”Dis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65.,先将胡适思想还原到他阐述这些思想的历史语境中,然后详细地介绍当时各种思潮的主张及其互动,再加上对胡适思想本身的评价,来评论、分析20世纪50年代国内对胡适的批判。1987年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Roderick MacFarquhar)和费正清(John K.Fairbank)的《人民的共和:一个革命的中国的出现,1949—1965》*Roderick MacFarquhar,John K.Fairbank,The People’s Republic:The Emergence of Revolutionary China,1949—1965,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一书提及了中共在20世纪50年代对胡适的批判。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许莹(Xu Ying)的硕士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意识形态的改变: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胡适批判的研究》*Xu Ying,“Ideological Chang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nalysis on the Criticism of Hu Shi,1950’s—1980’s.”MA thesis,University of Victoria (Canada),1990.是以中国大陆对胡适的批判为中心,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特点。

结 语

通过对英语世界胡适研究资料的梳理,本文发现英语世界胡适研究大部分是在美国进行,少量出现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新加坡等。研究切入点广泛,令英语世界的研究者感兴趣的领域包括胡适在文化交流、政治经济、时事外交等领域的贡献和成就。英语世界的胡适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研究成果关注空间广阔(既包括胡适在国内,也包括在国外的活动),覆盖时间完整(从胡适出生到胡适去世),涉及内容完整(既包括生平也包括观点和思想),角度多样,方法丰富,形式繁多(学术文章和专著,博士、硕士论文,书评、报纸、杂志上的介绍性文章等)。

英语世界胡适的研究者既包括早期的来华传教士及汉学家,也包括各个英语国家的东亚、中国研究专家,既包括以英语为母语的学者,也包括华裔知识分子及年轻的研究生。英语世界胡适研究的主体,尽管有些是华裔,但是因为浸淫在西方学术环境中,其对胡适的研究呈现出与国内研究者不同的取向和侧重。这些学者所采取的研究范式与西方思潮亦步亦趋,研究方法与西方理论紧密联系,因此他们评价胡适时采取了不同于国内的立场。

本文关注英语世界针对胡适的文学创作、思想观点以及学术成就等方面的相关研究,重点考察了以英语专著、学术文章以及学位论文等形式对胡适进行的研究,对英语世界胡适研究的主题和观点进行了总结概括,有助于国内的胡适研究者了解英语世界胡适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发展和变化以及侧重和趋势。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英语世界的胡适”(15YJC751065)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汪谦干

Studies on Hu Shih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ZHENG Che

(School of English Language,Literature and Culture,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Beijing 100024,China)

The basis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lies in the collection and gross of related materials with scrutiny on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nes in order to form the general picture of English studies on Hu Shih,on the basis of which the line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studies on Hu Shih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is drawn with accurate division of different phases in the long process till now,thus arriving a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towards the history,the present state and the future of studies on Hu Shih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There appeared English biographies and research on Hu Shih since the 1920s and the 1930s.The 1950s and the 1960s witnessed the emergence of a great number of works focusing on him.Research conducted on him is in the studies about literature,philosophy,history,education,diplomacy and religion.With Hu Shih as the center of study,twenty dissertations,theses and monographs are of special importance and deserve our attention.

Hu Shih;English-speaking world;studies on Hu Shih

K825.1

A

1005-605X(2017)01-0130-13

郑 澈(1976- ),女,辽宁锦州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猜你喜欢
胡适研究者英语
胡适的美国恋情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胡适清红先负王琳娜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读英语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胡适、张君劢眼中的斯宾诺莎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