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豪:日渐干涸的当代艺术实在不想指认,当代艺术现如今正在渐渐干涸,但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让人难以启齿又难以回避的事实。
展会与作品
看看如今各大艺术博览会上的作品吧,不妨自问:它究竟还能调动你身上多少艺术细胞?有时想想,真不知道是艺术发展得太快,还是作为欣赏者的大众过于驽钝。一如农产品博览会的艺术现场,满场攒动的人头,各种艺术门类——绘画、新媒体、装置、录像、行为——的作品遍布现场;形形色色的时尚人群在其间徘徊浏览,不时掏出手机来张合影自拍,甚至无暇查看作品下方的说明文字;展区的出入口处站着精致妆容的接待人员,一些简餐和咖啡也貌似贴心地放在预定的取用处……
坦白讲,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总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它像是卖场,但毕竟是艺术,让人难以从内心与商品画上等号。那些参观艺术博览会的人也似乎与印象里对欣赏者的定义变得迥异,众生喧闹取代了仪式性的凝视,张杨刻露的个我(ego)展现也随着奇装异服与躁动的社交到达一个近乎荒诞的境地……艺术仿佛已不再是以前那个沁人心神的东西了,或许,我们应该用一种全新的甚至是世俗的目光去重新打量它,也许只有这样,作为观者的你我才能体会到艺术的全貌,而不只是停留在对艺术“不接地气”的想象。
作品是艺术的主角,它凝聚了创作者的运思,也提示了艺术的风向。现今的当代艺术早已逾出了架上绘画、雕塑的范围,随着越来越多交叉学科如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研究(culture study)等被纳入到当代艺术,以及实验影像、新媒体、VR、项目式艺术作品的展开,当代艺术已然成为了一种兼带历史、政治、社会问题意识的复合实践。
然而,这样一个复杂的体系是否孕育出优良的艺术创作了呢?此种盘整式的知识体系究竟有多少能够和艺术碰撞出有意义的火花?
看看如今的艺术创作,有时真的令人感到错乱。从作品形态到内容、思想、表达,存在的问题实在太多,甚至连艺术(Fine Art)原本的精致都已遭到侵蚀。粗制滥造的材料、无病呻吟的思想、空泛玄乎的艺术语言在今天的展览现场俯拾皆是。此外,在艺术市场的刺激下,越来越多艺术家开始变得“务实”,一些人甚至不亲自从事创作,而格外积极筹备着参加著名博览会,雇佣助手再自己署名…
尽管艺术作品不尽相同、但各种怪诞的背后却是极端的空乏和趋同。况且,对一个艺术生态而言,展会和艺术作品的缺失还不止唯一。
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爱好艺术的普通大众而言,艺术批评是接引艺术爱好者欣赏艺术的“门径”;往深处讲,优质的艺术评论能对艺术创作、作品、市场乃至艺术生态形成一定的参考价值甚至是积极的刺激作用,也因此,批评家担负着对于艺术的责任。
然而,反观当下的艺术批评文章,晦涩费解、语焉不详者比比皆是。有时实在让人心生郁结:这究竟是因为专业壁垒所致,还是艺术批评——这一圈子本就收容了太多高中语文水平就没过关的“批评家”?
对比九十年代的艺术评论文章:从前的艺术评论清晰、干净,语言流畅、优美,虽然在理论观点上存在偏保守或偏激进的不同意见,但你来我往争论之间依然彰显的是比较和谐的学术气氛。加之一些评论家本就出身文史,并于文化艺术类刊物任职,所以那时候的批评文章绝不至于不堪卒读的境地。
或许有人会辩称,在那个年代,中国的艺术评论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批评,在其后的十余年间,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才由西方经典“引进一吸收”阶段完成了它自身的语言学等转向,而且,随着哲学、社会学、精神分析、文化研究等的介入,艺术批评本身也已不同以往,从而转变成一个新的复杂的话语系统。
然而,我想说的是,类似的辩解往往使人泄气,这倒不是说艺术不当学理化,而是因为它时常意味着又一轮“学术黑话”的循环即将启动。比起前辈,年轻一代的批评家们具备更好的成长环境一大学艺术史专业教育以及经由前辈们之手译介过来的理论经典。他们善于旁征博引众多哲人论据,尤爱把那些原本用“馒头”、“酸奶”、“油条”就能打比喻的问题意识,非要用“中国式面包”、“优格”(yogurt)、“类法棍式小食”书写出来,好像若不如此,便不显学术之分量,识见之新颖。当然也有好的。那便是用成套成流派的学术话语对一件在大众看来有点晦涩的作品进行阐释。这类艺术批评有的确见功力,但这“功力”是否是针对艺术作品本身而言就另当别论了。一篇艺术批评的学术含量是否就是多多益善?是否一定要包含学术流派、学术名词、学术名家的学术名句?还是说,大量溢出作品意涵的学术话语仿佛在宣告着一位艺术家正在遭受宣判和处刑——一种批评话语的施暴,它非但影响了艺术作品的品位,也击穿了大众对于艺术的认知和常识。一种仰仗“知识”(生产)的艺术鉴赏方式究竟好吗?可以确定的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止由批评家们说了算。
网络与艺术
网络对艺术的影响,一方面,使得艺术的面貌更加鲜活、便利地呈现在诸众面前,利于艺术流向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它也将整个艺术生态置于众目之下,使之听凭大众的审度。这就从客观上对艺术创作及其相关行业生态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对批评家而言,过去这个由专业人士组成的行业界限正在日渐模糊。随着互联网、自媒体的普及,一个新型的艺术批评群体正在形成。在这个新型艺术批评群体中,批评家与艺术爱好者、游客(并不执着于艺术的观者)等不同身份间的区隔被进一步抹消,借用新闻学的概念,即为一种“话语平权”。在“平权”的作用下,原本掌握精英主义话语的批评家们会受到更多来自“大众”方面的挑战。这种“挑战”不单是指批评家的“话语权”——等外在方面,更有来自大众的语言、思想、习惯等隐眭特质的渗透。打个比方,艺术批评本身应该是怎么样,其自身是否有严整的范式,品评一件艺术作品又是否有其规范可依,若逾过这个“规范”或“标准”,是否又有明晰有力的评判机制。如若这个“标准”本身就不是由明朗显见的指标构成,那么它的“下限”便会朝着更通俗、更易接受、更流行的方向滑动,直至置换原本对于“艺术批评”的认知。就像那些在朋友圈里火爆的评论文章多半带有“戏谑化”的成分,诸如“恶搞”、“网络语言”、“吐槽”甚或为夺眼球、题文无关的“标题党”。久而久之,人们乐于观看带有爆料和笑料的评述,而那些严肃的艺术批评则被自动束之高阁,少有人再去耐心观看。对艺术而言,网络是利器,但如何操持恐怕还得多做思考,更要有所担待。
还是那句老话,当代艺术所面临的问题有其多方面原因,但这样的痛点若不加以正视,恐怕最后的结局不仅是干涸而已。眼下,艺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势头正好,它最终是走向艺术资本泡沫的破灭,还是以另一种新的姿态重新焕发生机,
这终究还是取决于每一艺术环节的运转以及各个艺术群体的担当和选择。
作者简介:
吕豪,青年批评家,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