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朋 程子龙 陈 萌 刘思当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00)
三个不同规模肉牛繁育场养殖状况调查分析
刘 朋 程子龙 陈 萌 刘思当*(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00)
目前山东地区肉牛养殖主要以中小规模的肉牛育肥养殖场/户为主,肉牛自繁育肥场相对来说比较少,为了解山东地区现在的肉牛繁育育肥场的养殖状况,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山东农业大学疫病防控岗位专家团队成员于2016年7月24~29日,对菏泽曹县一大型肉牛繁育场、平度市一中等规模肉牛繁育场和泰安市一小规模肉牛繁育场进行了实地调查,重点考察其养殖模式、养殖规模、肉牛品种、饲草饲料、疫病防控和养殖效益。
与肉牛育肥场相比,肉牛繁育场有几大优势。(1)有利于肉牛的育种、杂交改良和专业化生产,快速提高肉牛生产水平;(2)有利于市场的不同需求,快速调整生产以满足消费者需求;(3)有利于疾病防制,尤其是使长途运输引起的牛运输热、牛巴氏杆菌病、牛支原体肺炎发病率大大降低[1];(4)有利于肉牛的饲养管理,本次调查目的是为养殖户探索一种适度规模肉牛繁育场的饲养模式,提高肉牛生产的经济效益[2]。
1.1 养殖场基本情况 该肉牛场的养殖模式是自繁自养;肉牛品种主要是西门塔尔牛,也有少量夏洛莱肉牛;现有基础母牛2200头、犊牛600头、公牛200头,预计明年基础母牛将达到6000头,最终基础母牛数维持在10000头左右,基础母牛从吉林、辽宁、内蒙古购买;该场还配有屠宰场,今年11月份开始投入运营,计划刚开始1d屠宰50头肉牛,随着销量增加,最后达到每天200头。主要生产高档牛肉,销往江苏、浙江、湖南和湖北。1.2 养殖效益 (1)收入:按2200头基础母牛计算,一年能产1800头犊牛。公牛长到750kg出栏,出栏天数540d,平均日增重1.4kg,按目前牛肉市场价格24元/kg,一头公牛的收入为18000元;小母牛留下作为后备母牛,18月龄开始配种,配种率在70%,产犊后3个月开始配种,胎间距365d(9个月怀孕期+3个月空怀期)。(2)支出:①购买基础母牛费用:一头基础母牛的平均费用为12000元,购牛时平均体重450kg,一头母牛产6~7胎,每头犊牛平摊费用1900元。②饲料成本:饲料配方主要以精料、青贮、黄贮和小麦秸秆为主。小公犊长到750kg出栏,饲料需要花费6000元,小母犊从出生到配种,需要花费3500元,基础母牛一年花费2500元。③其他费用。(3)利润:出栏一头公牛的收入为18000元,扣除饲料成本6000元、基础母牛怀孕期饲料花费2500元、平摊基础母牛费用1900元和其他费用516元,每头牛的利润为7000元,该场年盈利700多万元。
附表 每头肉牛每年非饲料成本
1.3 疾病防控 2016年该场比较稳定,未出现大的疫情,主要以乳房炎、子宫内膜炎、感冒、慢性肠炎、犊牛腹泻等普通病为主。其中,犊牛腹泻经常发生,发病率在10%左右,死亡率2%。春天、秋天犊牛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很高,但死亡率低。牛场只免疫(O型—亚I型)口蹄疫疫苗,疫苗由政府发放,一年免3次。在不发生重大疫病的情况下,很少用药,所以,食品安全有良好保障。
1.4 牛场存在问题 (1)缺乏兽医和配种人员:该场目前只有2名兽医(兼管配种),随着基础母牛数量的增加,还会需要大量的兽医及其相关技术人员,因此,该场场长一直想和相关的科研院所建立联系,寻求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2)配套设施不完善:该场没有安装降温设备,夏天肉牛容易中暑。(3)由于没有采取栓系式饲养,肉牛很难保定,加大了疫病检测时的采血难度,导致疫病监管不到位。
该场是一家存栏繁殖母牛200头左右的中等规模的肉牛繁育场,该牛场主要繁殖西门塔尔肉牛,也有少量夏洛莱肉牛、利木赞肉牛,繁殖的公牛养到5月龄出售,体重250kg左右,32元/kg,毛利5000元左右,小母牛留下作为后备母牛,该场犊牛成活率几乎达100%,该场母牛可繁殖5~6胎,有的母牛繁殖了9胎。该场每年盈利60多万元,并能做到健康可持续发展。牛场只免疫口蹄疫,很少用药。
该场现有基础母牛16头,品种主要为西门塔尔牛,母牛一年能产一个犊牛,产后一个月配种。卖小牛和怀孕母牛是其收入的来源,小牛养到7月龄出售,体重300kg左右,30元/kg,此时犊牛价值为8000元,母牛和犊牛一共所需要费用为4000元左右,毛利4000元左右,一年卖10头小牛,收入为40000元;一年卖6头怀孕母牛,利润在8000元左右,收入为48000元,该场一年盈利8.8万元。由于该场犊牛成活率较高,几乎没有死亡率,保证其每年都能盈利。牛场没有免疫任何疫苗,若所有牛场治疗费用平摊到出栏牛身上,一头牛药费为20元。
(1)规模化肉牛自繁自养场的饲养管理、牛舍建设、疾病防控、饲粮搭配等相对于中小规模的架子牛育肥场更趋于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饲养模式便于统一化饲养、管理,有效化解了运输应激热、传染性疫病的发生风险和粪尿的环境污染,自繁自养是未来本省肉牛养殖的发展方向,应大量引导及推动发展[3]。(2)所调查的某大型肉牛场还有自己的屠宰加工厂,育肥牛本厂进行屠宰加工,有利于食品安全控制和品牌打造,拥有价格优势,可以提高养殖场的收入[4]。但是大型肉牛自繁自养殖场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人工成本、饲料成本等较高,前期资本投入较大,还需要大量的周转资金,故家庭牧场发展中小规模的自繁自养场为宜[5]。
[1] 昝林森, 田成山, 王洪宝. 中国肉牛种业现状, 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J]. 家畜生态学报, 2012. 33(2): 4-7.
[2] 余文莉. 澳大利亚肉牛养殖模式[J]. 中国畜牧业, 2011(16): 52-55.
[3] 陈宏, 张春雷. 中国肉牛分子育种研究进展[J]. 中国牛业科学, 2008. 34(4): 1-7.
[4] 许尚忠, 李俊雅. 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肉牛养殖业—我国肉牛遗传改良现状及发展策略[J]. 农村养殖技术, 2010. 15(18): 6-7.
[5] 刘思当, 程子龙等. 山东省肉牛养殖现状调查分析[J]. 山东畜牧兽医, 2014(12): 53-56.
S823.9+2
C
1007-1733(2017)01-0051-02
2016–09–22)
山东省牛产业技术体系资助(SDAIT-09-04)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