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波
高职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建设
谢文波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是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因此,辅导员应当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本文笔者就站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视觉下,结合我校辅导员师资力量和结构来探讨关于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问题。
高职院校 职业化 专业化 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部于2014年3月25日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标准》),提出构建高校、高职辅导员队伍能力标准体系,推动高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虽然在辅导员队伍建设这条路上也展现的小有成就,但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以及教育发展的需要,接下来笔者就简单分析高职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职业发展空间较小、职业认同感不高,队伍不够稳定。辅导员工作压力大、负荷重,有关数据显示,46.12%的辅导员认为辅导员工作使其感到前途渺茫,仅有15.65%的辅导员认为前景广阔。部分辅导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辅导员岗位作用的认同感不强,在一些高职中,多数辅导员工作2-4年就转岗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较差。
1.2 管理机制不健全、职称评定困难,福利待遇偏低。据笔者了解,当前有关辅导员的管理机制并不完善,辅导员的职称评定、考核晋升制度落后于这支队伍的现实发展需求。而职称评定、职务晋升与工资、津贴以及各种福利待遇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客观上降低了辅导员的待遇水平。
1.3 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不够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高职辅导员队伍学历结构复杂、学科结构不合理,思想教育类背景的辅导员人数较少。随着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辅导员队伍人员缺失,整天忙于琐碎的事务,时间及精力有限,难以深入的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导致辅导员队伍中难以形成良好的学术意识和学术氛围。
《标准》对于构建高职辅导员队伍能力标准体系、推动高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有着纲领性、指导性、示范性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各高职院校当及时调整和完善辅导员培养培训方案、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考评考核指标等,努力将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到新水平。
2.1 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打造综合化的培训平台。当下,盛行的是多元化发展,辅导员队伍也应当跟随时代进步的节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机制,以职业化、专业化为目标, 搭建辅导员队伍的工作平台,推行专业化、个性化的培训制度;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培训体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坚持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校内培训与校外交流相结合、专家讲座与学员讨论相结合、网络培训与走访实践相结合,组织辅导员学习时事政策、教育学、心理学、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学校将辅导员纳入师资培训计划,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坚定辅导员职业发展信心、提升职业认同感。
2.2 完善辅导员队伍职称评定、考核晋升制度,推进职业化发展步伐。学校立足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目标,改进和完善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体系。在学校专职辅导员评聘中,充分考虑辅导员工作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坚持任职条件的前提下,注重考核申报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政策水平及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绩和能力等综合素质。在专职辅导员中设置非领导职务,凡在专职辅导员岗位工作满3年,经考核合格的可确定为副科级辅导员;工作满4年,经考核合格的可确定为正科级辅导员。学校在二级学院设立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一职(科级正职),满足特定要求即可申报。学校鼓励和支持一批专职辅导员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2.3 加快建设力度,提升队伍综合素质。学校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大本营,当支持辅导员紧密联系实际工作开展相关研究,每年拔专款资助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研究项目,培育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辅导员可以承担形势政策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教学工作。这样的规定不仅为辅导员以后评定职称提供便利,也给辅导员提供继续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等理论知识创造条件,对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培养,提升了队伍的整体素质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需要通过辅导员自我能力的提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辅导员队伍建设体系的建立和制度的健全,来保障辅导员队伍健康、稳定、长期地发展;是一个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结合内外部环境,共同努力、共同完善的一个系统化、动态化建设工程。
[1]张效英:《高职辅导员学术研究的现状和对策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10.10.
[2]李朵.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作者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