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玉田
假期里你social practice了吗?
文/常玉田1
不管你是高职生、大学生,还是研究生、博士生,大都需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果你是个在读的学生,假期里你极有可能参加了某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如果你快要毕业了,有时还须提交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可咱这标题也是认真的,意思是,汉语可以说“假期你社会实践了吗?”或“假期里你参加社会实践了吗?”,那么英语是不是可以直译为“Did you social practice during the holidays?”或“Did you take part in social practice during the vacation?”。也就是说,本文的主题便是英文简历中或其他场合怎么表达这同一个意思。
依笔者有限的教学经历,多年来每届情况差不多:全班40个人,在其英文简历或作文中写成social practice或social practices的多在20个以上。没有写成这两个英语词的学生,大多采用了现成的模板,套用了work experience等其他表达,难以确定是不是已经解决了“社会实践”英语怎么说这个问题。
国内学生在简历的其他地方、英语作文、英文版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等写作中,还大量出现这样的表述:Summer Practice、Summer Social Practice、Practice Experiences、Summer Social Practice Project、Practice &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Practiced in XX Company、Outstanding Social Practice Team Member、Excellent Student of Social Practice of XX University、Excellent Team Title in Beijing Collegiate Social Practice(首都高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以及“I did some social practices.”“I took part in social practice in summer.”“I participated a social practice research on …”之类的句子(其中的词法问题暂且不论)。这些表达的主要特征多为拿social与“社会”、拿practice与“实践”对应而来,未及考虑两个词在“意思”上的异同。
笔者在批改作业或期末考试时,对以social practice或social practices表示“社会实践”的标记为错误,红色的(用于简历的小标题时,有的学生大写了首字母,有的没有,但大小写不是主要问题)。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如此回答的,当即告知“不太好”。每次提问之际,总能看到一些别样的表情,无外乎觉得提问这样的常见词是在班门“问”斧。每逢听说“错了”,大多数学生都是瞪大了眼睛。没瞪眼睛的,估计一直都没怎么听。
这也难怪学生——包括研究生。典型的反应是:社会是social,实践是practice,怎么可能不对?是请学长/学姐帮我写的,怎么可能不对?是请某某老师看过的,怎么可能不对?海量访问的“高三英语作文模板”中还有专门的“社会实践”话题,汉英对照,通篇都拿social practice直接对应,会有问题吗?
学生这类反应笔者早已见怪不怪,应对办法每次都是指定几个眼睛瞪得最大的,要求一两位去查英汉词典,在social和practice两个词的义项中查找,另外一两个去查汉英词典。下次上课时询问反馈,负责查找英译汉的回答都是“真没有”。负责查找汉译英的回答则多数时候是“没有”,有时是“查到一个”。多数情况下已经通过批改评语告知了学生,所以不再纠缠,但有时笔者也会找补一两句,比如说,“注意到词典是哪一年出版的没?”“是对应了social practice,但是不是你们简历中的那个意思呢?”“有没有表明是你们简历中那个意思的例句呢?”对这类提问,这些年来一直都是泥牛入海——可能是因为不打分吧。扯远了。
回到本文中来。百度一下这四个汉字,可以找到超过7500万个搜索结果。作为对比,在英文Yahoo上搜索Social Practice,只有59.4万个结果,必应为1180万个。粗略计算一下,在Yahoo上的social practice搜索结果只相当于百度上“社会实践”的不足百分之一,必应的social practice也只不到六分之一。
顺便提一下:百度一下“工作经历”这四个汉字,可以找到5890多万个搜索结果。作为对比,在英文Yahoo上搜索work experience和working experience,结果分别为9260万和2780万个结果,必应分别为9250万和2860万个。可以注意到,work experience的出现频率要比“工作经历”多三分之一强。
必须说明的是,在百度上查“社会实践”时加了引号,且搜索结果都包含了这四个汉字。但在Yahoo和必应上搜索social practice,虽说也加了引号,但相当比例的搜索结果中并不是作为一个短语的social practice,而是包含了许多同时含有这两个词的句子或片段。
还必须说明,笔者完全清楚这样的对照并不科学,但稍作关联还是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的:上述两个搜索引擎查询的是英语,英语是互联网上的主要语言,难以想象英美国家的年轻人极少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因而跨越式的结论是——我们可以继续“社会实践”,但用英语表达时,单词直译的social practice可能不是最佳译文。顺势再跨越一下说,单词对译,轻视语意,是咱们英语写作语焉不详甚至文不对题的根本原因,至少是原因之一。
英美国家的人也有类似于咱们“社会实践”这样的活动,也有个人简历,但他们在简历的相应位置不用social practice及其变体(复数及大小写)这样的词语。纯英文网页上的Social Practice或Social Practices或social practice这个短语表示的不是咱们想说的那个意思——即本文第一段所说的那些个意思。据维基百科(Wikipedia):“Social practice is a theory within psychology that seeks to determine the link between practice and context within social situations.”有关这个理论,留待下面的“外一篇”再说。就本文而言,从这个简单的定义至少能够看出,英语的social practice不是中国学生假期里参加的那类“社会实践”。
青年人工作经历较少,简历中显得有些单薄,加之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毕业生同质化严重,因此在求职应聘时,“社会实践”应当是值得多费心思的核心部分。我们使用英文撰写简历,根本目的是希望告知招聘方我们已经有所经历,正在努力获得经验,但使用英美国家很少见、很小众的一个social practice来表示,显然不符合我们使用英语提交简历的根本利益,不利于达到我们本来的目的。也许,到2020年或2025年,social practice一词可能进而指代“社会实践”并得到英语的接纳,但那不是现在这么做的理由。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联系一下常识——英语是英美澳加新等国的语言,即可发现方法十分简单:看一眼这些国家的人们在同类语境下怎么说,寻求语意对等的表达,比如field work I did、internships I experienced、free services I offered to the school、volunteering jobs I did、sales promotions I was involved in、corporate events where I worked、support projects related to rural poverty、mandatory internships at XX company、XX Company where I was an intern、charity programs I was a member of、social work I took part in、three-week social worker at Huixin Xiaoqu community等。这些均可划入国内的“社会实践”项目,涵盖了“实习”“志愿者”等活动,同时在多数英语读者看来好懂,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求职人或简历主人公的利益。
这些都是短语,可做小标题用;稍加词序调整即可改写为陈述句。这样的表达,任何一个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如一时想不到这类表达,那么就写things I did for others,便是笔者一再提倡的“毕业时力争达到的高二水平”;相对于“社会实践”的本意,信息也许只有70%(或60%或50%),但这是达意的信息,而social practice的信息是负数——因为在部分老外看来,就一个大学生而言显得很怪,就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学生群体而言,则有可能显得“中国人”如何如何。
(外一篇)
从概念到论文再到“创业”——从“社会实践”不是social practice说开去
一般而言,文章到此也就该结束了,但笔者希望参照早年间散文或杂文界的一个做法,借“外一篇”(诗歌称为“外一首”)的形式来个混搭,联系目前似乎方兴未艾的“文化创业”现象,以social practice为例,顺着谈谈这个相关的话题,旨在试图说明应用英语而尝试写一两篇稍有新意的论文甚至进而谋生的“创新”方法。
上一篇正文是写给所有读者看的,这一篇则是写给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看的。
在寻求汉语“社会实践”的英文表达的过程中,如能刻意地暂时忘却“这个知识点期末考不考”这一思维定势,稍微发扬一点发散思维,也许会碰撞几个发现的火花,入则可以写几篇论文,出则可以考虑与职业生涯相关的机会。
仍拿social practice为例。为了简历中正确表达自己的优势而遭遇了social practice这么一个概念或术语或新事物,那么稍作关注的话,高级一点儿叫作“睁眼看世界”,会有“老外还有这么一档子事”的发现,愿意就social practice广泛阅读,读的时候不为可能的专四专八考题,而是思考——这是个神马东东?是政治方面的吗?是宗教方面的吗?不太高级,也就是稍显势利眼儿,就稍微想那么三秒钟:是一种产品吗?抑或是一种服务?倘若是产品或服务,经营方式是什么样的?老外正在赚钱吗?可能引进到中国吗?国内需求大不大呢?与我自己有关吗?与自己今后的就业有关吗?
假如判断有点儿关系,那么似可考虑做点儿什么。第一个可能的思路——对,既然是老外的东东,那么先找几篇相关文章仔细阅读,尔后译成汉语对内介绍。势利一点儿,为的是赚点儿稿费;高尚一点儿,为的是在网上发表做个活雷锋。假如愿意联系一下创业——对,本文的重点,就愿意做得特认真,译得特专业,然后借助熟人或网络寻找靠挂机构或志趣相投的个人,然后……然后你就进入某个专业了;至于愿不愿意做下去,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第二个思路,汉译英——对,既然老外在做,那中国人也能做,兴许已经有人在做了——类似的算山寨,多少有些不一样的就是中国特色了,就值得对外介绍了。在国内找一找,帮助舅舅、姨妈、男友或女友、同事或某机构与世界接轨,至少可以推荐数个青少年出国学习这个专业,捎带着赚点儿中介费。当然也可带项目入伙某个公司,省却无数琐碎。
这就是“创业”,至少是之一。文化产业、服务创业日渐兴旺,钱途是有的。换句话说,假如你能趁早关注某一行业,那么平时阅读时做个有心人,在其中发现新东东的机会,且是与你相关性最大的机会,就会成倍增加。
但是,建议尽量呵护你那残存的良心,不要忽悠老爸老妈掏出养老钱给你“创”这样的“业”,不要为了中介费而忽悠望子成龙的国内父母,仅仅为了某个时髦名堂就送人家的孩子出国。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若干年,也就是各位读者最有可能有所作为的年头,咱们在几乎所有的领域,还得继续引进,social practice只是一个例子。这个“外一篇”是在撰写上文过程中的一得之见,写得不伦不类,仅供参考。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英汉互译、商务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