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12月:多元活動精彩紛呈 全城狂歡道路挖掘明年激增 交通堪憂

2017-02-07 00:13岳平
澳门月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橫琴澳門工程

岳平

當澳門的大街小巷都點亮起瑰麗奪目的小燈飾時,意味著澳門最熱鬧的12月到來了,在這個年末,到處都是璀璨的日與夜,華麗亮眼,絢麗夢幻。12月的澳門呈現了多種活動來迎接遊客前來這裡度過浪漫的假期,澳門銀河娛樂國際馬拉松、拉丁城區幻彩大巡遊、“二○一六澳門光影節——光之秘寶”已經讓眾人應接不暇,更有首屆澳門國際電影展星光熠熠。為了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七周年,橫琴口岸及綜合交通樞紐開發工程簽約並正式開工,呼聲多年的澳門單牌機動車輛入出珠海橫琴的新政也於12月20日正式實施。在全城歡慶的日常中,交通事務局公佈了2017年的道路工程施工狀況,令人堪憂,立法會終於通過了“禁毒法”修訂案,而從月初就開始的有關前檢察長何超明千餘條罪行的審訊還在繼續,這個12月並不平靜。

繽紛活動 全城歡慶

12月的澳門一直是熱鬧非凡的,在這個充滿節日氛圍的季節裡,無論是超低優惠的各類商家促銷打折還是喜氣洋洋的各式傳統活動,濃厚的歡樂氣氛爲澳門帶來了更多的旅客,全城共度美好假日的感覺豈是三言兩語能説得清,道得明。

12月4日,清晨6點,隨著起跑的鳴槍響起,一萬名跑手浩蕩起步,場面壯觀。參賽的全馬及半馬運動員沿途經過嘉樂庇大橋、南灣湖、西灣湖、孫逸仙大馬路、媽閣廟、旅遊塔、西灣大橋、蓮花海濱大馬路、石排灣大馬路等地,穿梭澳門、氹仔、路環,最終返回氹仔運動場衝線。來自肯尼亞的跑手森美率先完成超過42公里的全馬賽事,以2小時12分52秒奪得男子全馬冠軍,同時也獲男子全場總冠軍,肯尼亞跑手包辦男子三甲。女子方面,朝鮮跑手金志香力壓一眾強敵,2小時36分16秒以首名衝線,二、三名由肯尼亞跑手奪得。

同日也是一年一度的“拉丁城區幻彩大巡遊”,今年巡遊續以“年度慶典,全城VIVA”為口號,以“VIVA仔山海奇遇記”為主題,超過六十個本地及外地藝團精心打造,約1200名表演者,從大三巴牌坊出發,展開奇幻冒險旅程,市民和群眾在參與大巡遊的過程中,更可以親眼目睹由本地設計師袁志偉創作的“山海朋友”創意裝置作品。今年大巡遊本地藝團參演反應踴躍,當中涵蓋粵劇、戲劇、音樂、武術、民族舞及東方舞等範疇。外團方面陣容同樣鼎盛,雲集多個來自拉丁語系國家地區及海內外的眾多表演隊伍。隊伍攜手掀起浪浪高潮,歷史城區的大街小巷觀眾反應熱烈。另外,工作坊為途人上妝,將繽紛色彩延伸,最後巡遊隊伍在塔石廣場會師,舉行回歸慶典大匯演,引領全場觀眾進入一個異想天開的國度,揮舞幻彩兵器的士兵亮麗登場,帶來動感十足的街舞演出。高難度體操雜技接力演出,隨後舞臺瞬間幻化成焰火山和大漠,山神和火焰精靈聯群嬉戲,VIVA仔邀請眾神一同舞動火焰球,與“山海經”的山神精靈,共度一個難忘的奇妙歷程,萬人空巷。文化局局長吳衛鳴總結稱,今年活動氣氛熱烈,演出團隊、歡眾投入,成效良好。據初步統計,參觀人數較去年有所提升,一來是新增了議事亭前地至大三巴一段巡遊路線,一來繼續在各區設置大電視,居民可即場看到直播,估計觀眾上升約兩成,共有十二萬人欣賞到是次巡遊演出。

由旅遊局主辦,民政總署、文化局及體育局合辦的“二○一六澳門光影節——光之秘寶”也在4日晚上於南灣湖水上活動中心揭幕,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致詞表示,“澳門光影節”揭幕當天也是“澳門國際馬拉松”及“澳門拉丁城區幻彩大巡遊”舉行的日子,展現澳門多元盛事魅力。此次光影節每日晚上7點至10點上演。今年引入了創新光影技術,增加互動元素及光影音樂表演,以加大全城的參與度,提升盛事規模效應。路線覆蓋多個世遺景點如聖老楞佐堂、亞婆井前地、鄭家大屋、港務局大樓、媽閣廟前地以及南灣湖一帶等八個地點,當中包括文創休閒地標“南灣·雅文湖畔”,期望引領旅客來到這些區份,認識澳門不同的景點以及文創藝術,感受澳門的休閒氣氛。今年也新增手機應用程式“光之秘寶”,涵蓋活動之路線圖、節目表、主題遊戲、最新資訊以及自拍功能等,並設有繁體中文及英文版,公眾可於App Store或Google Play免費下載。

另外由澳門21家機構聯合主辦的“二○一六澳門購物節”亦揭幕,由即日起至12月31日結束。據介紹,2017第三季旅客消費較去年同比升17.4%,第三季經濟按年升4%,為兩年來首次錄得正增長。旅遊零售業仍處寒冬期,第三季零售銷售總額135.7億元,按年跌7.4%。零售業要重回上升軌道,不單要增加旅客量,更要吸引高質旅客、優化旅客結構、提升服務素質,從而刺激消費增長。今屆購物節最大亮點是覆蓋全城,所有零售行業同參與。活動期間,只要持本澳任何一家零售商戶發出一張或最多三張消費單據,共消費達500元,即可到指定地點參與抽獎,獎品數量達45000份,總值逾800萬元。

這幾個豐富多彩的節目串聯起了整個12月,將澳門融入到喜慶洋洋的節日氛圍中,為市民和遊客帶來了無限的歡樂,政府每年盡心盡力地打造多種活動,讓澳門能呈現多元化的面貌取代單一的“賭城”印象,可謂用心良苦。但有關部門也不能忽略一些活動帶來的影響,例如早前就有不少人質疑光影節的燈光污染問題、馬拉松和巡遊的封路問題等,將活動和日常運行兩者完美的融合會讓更多市民和遊客得到更為良好的節日體驗,何樂而不為?除了節日的氛圍,還有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七周年的美好時刻,中央又一次帶來有關橫琴發展的利好消息。

多政策助橫琴發展

為了配合橫琴的發展規劃,12月5日,總投資26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橫琴口岸及綜合交通樞紐開發工程簽約並正式開工,該規劃用地面積約34.5萬平方米,拆除原有舊口岸整體重建,總建築面積121.3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60億元,涵蓋口岸功能區、綜合交通樞紐、口岸綜合開發及配套等三大功能體系。其中,口岸通關設施及綜合交通樞紐約30萬平方米(包括出入境旅檢大廳、口岸業務、管理及配套用房、市政交通換乘中心、停車庫、貨物查驗場地等),配套設施55萬平方米和城市道路、高架立交匝道、城市地下空間等,預計六年後全部建成。

建成後,橫琴口岸日通關能力超過22萬人次,年通關量8000萬人次;車輛日通關能力7260輛次,年通關量265萬輛次;貨物日通關量15000噸,年通關量533萬噸,真正成為大型的國家一類口岸。屆時該工程的綜合交通樞紐部分,包括廣珠城軌延伸線橫琴站、澳門輕軌延伸線橫琴口岸站、長途客運站、城市公交樞紐站、島內輕軌站、出租車服務設施、社會車輛停車場、地塊市政道路及站前廣場等各類交通基礎設施。設計上採用立體佈局,包括地下二層的廣珠城軌車站、澳門輕軌車站;地面一層的長途客運站、城市公交樞紐站等道路交通場站設施。通過便捷的豎向交通系統,實現地下一層、地上二層的樞紐綜合換乘大廳和出入境旅檢大廳便捷換乘和通關。此外,還將透過設立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統及立體人行系統,結合TOD綜合開放模式,利用各類交通基礎設施,通過便捷的步行系統及“P+R”停車換乘設施,務求創造暢通、怡人、高效的交通出行環境。並且如此龐大的工程,採用“融資+施工總承包”的合作開發模式,計劃2020年底實現通關功能投入使用,2022年底全面完成建設。

與此同時宣傳已久的橫琴單車牌如今終成定論,澳門特區政府、珠海市政府在珠海橫琴新區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經過兩地政府批准,澳門單牌機動車輛入出珠海橫琴的新政於12月20日正式實施,符合申請資格、通過審核登記的第一批澳門機動車屆時可以駛入橫琴。這對方便澳門居民在橫琴投資、就業,促進澳門與橫琴協同發展、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據《廣東省澳門機動車入出橫琴管理暫行辦法》指出,能出入橫琴的澳門機動車,是指在橫琴工作、生活的澳門居民以及在橫琴投資的澳門商戶(含在澳門的境外商戶)所擁有的9座(含)以下澳門非營運小型載客汽車。且進入橫琴行駛的澳門機動車實行總量控制。辦法披露需具備兩個條件:1、入出橫琴的澳門機動車所有人在橫琴註冊設立至少一家獨立法人公司,在橫琴納稅額(前列100家)並承諾五年內不遷出橫琴,可以申請3個以內機動車入出橫琴指標,並辦理機動車臨時入境牌證;2、取得橫琴新區土地的澳門公司及其法人,可以申請3個以內機動車入出橫琴指標,並辦理機動車臨時入境牌證。每輛澳門機動車入出橫琴最多可以申請2個備案駕駛人,備案駕駛人須持有能夠多次往返內地與澳門的有效出入境證件及簽證(注),車輛經橫琴口岸通關時,必須由備案駕駛人駕駛,並持有衛生檢疫機關或縣級以上醫院出具的健康證明(港澳籍駕駛人除外)。

政策一出,社會各界口碑兩極分化,要知道,橫琴通車的消息早在幾年前就漫天飛舞,這個消息讓橫琴這個小島迅速升值,隨著橫琴自貿區的掛牌運營,橫琴的房價一時間扶搖直上,寫字樓的價格高達7、8萬每平米,住宅區的價格同樣遠超市中心價格,3、4萬不在話下,開發商普遍以“澳門後花園”來美譽這片幾乎什麼都沒有的小島,最吸引澳門人去置業的原因就在於兩地通車,大大便捷了居住日常。而如今,單牌車政策正式落地,真正受惠的又能有幾個?根據橫琴工商局的預測,符合預期的申請人數僅僅400以內,這區區400人並不會對橫琴的經濟帶來巨大的影響,僅僅是便捷了通關手續而已。但是,這個政策卻苦了那些在橫琴購買住宅的小業主們,心心念念的單車牌進出落空,這意味著以後想回橫琴的住宅,要麼在蓮花口岸採用傳統的過關方式,要麼只能經由其他口岸繞道橫琴,反倒不如那些在拱北關口置業的人方便了。筆者非常認可此次的通關政策,畢竟國家對橫琴自貿區的定義是以經濟發展為主,不是為了給澳門人提供土地建造住房,此舉能有效地拉動橫琴自貿區的投資需求,而不是住宅房價,這也給那些企圖偷換政策概念的開發商予以一擊和警告。可笑的是,政策一出,開放商和房地產仲介依舊以無縫對接通車來宣傳,企圖繼續矇騙不明真相的購房者,希望有關部門能提早為消費者打預防針,加大宣傳,避免日後出現糾紛,至於以後會否增加新的開放政策,誰也無法預測,唯有拭目以待,看誰笑到最後了。

2017年道路工程堪憂

正當橫琴口岸綜合交通樞紐建造工程啓動之際,澳門的輕軌建設依然大落後。經過11月輕軌停建風波之後,12月5日,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列席立法會施政辯論時承認,對輕軌氹仔線能否2019年營運“有少少擔心”,但對工程相對有信心。強調澳門段建設不變,但會優先完成離島線及爭取接駁至媽閣與開通石排灣線。另外輕軌車廠官司拖延一年,羅立文表示,較自己預計的半年時間長,承認是一次失敗。指出完成車廠協商後,當局修改整個車廠設計,目前的工程有1258張圖紙,按照圖紙更改樁基礎工程,差不多2億元的工程已完成。工程重開至今並無一天延誤,原因之一是設立了多項新機制,包括定出新的審標程式及百分之八的獎勵機制(即承建單位按規定提早完成指定的施工里程及整項工程,可獲得相當於判給金額百分之八的獎金)。未來會有其他新嘗試推進工程進度,但新嘗試不保證不會“撞板”。看來,儘管政府有關部門對於備受外界關注的澳門半島輕軌線,目前仍未有具體的規劃方案,但輕軌是一定要建下去,否則這個“萬年坑”工程又該如何收場?

而在運輸工務司施政辯論中,羅立文司長也提前申明在2017年,澳門的道路挖掘工程申請比2016年還要多,屆時交通狀況更加嚴峻。據瞭解,2016年的掘路申請還未清算,2017的申請更多。道路工程協調小組2016年接獲道路工程申請485宗,至今批出295宗;至於2017年的道路工程申請仍在跟進中,預料較今年多。在12月19日,交通事務局公佈2017年道路工程施工計劃,2017年的掘路工程其中17項涉及主幹道的大型工程,包括提督馬路、巴素打爾古街、友誼橋大馬路、青洲大馬路、勞動節大馬路、慕拉士大馬路、羅理基博士大馬路、孫逸仙大馬路等,工期由140日至1000日不等。另有近半屬跨年工程,主要增加供電、重整下水道、更換石棉喉管、建造行車天橋等。奧林匹克游泳館圓形地明年將興建一條連接東亞運大馬路與望德聖母灣大馬路的行車天橋,工期長達三年等。據初步評估及過往經驗,明年的道路工程無論佔用路面長度和施工期均較歷年長,預計本澳交通壓力十分嚴峻。加上新城填海A區管道及連接工程陸續展開,林衍新指工程較集中在北區,當局會密切留意該區的施工安排。交通事務局承認明年七百多項道路工程有壓力,工程協調亦有困難。交通事務局只能盡量協調,減少對道路使用者造成的不便,加強協調部分影響較大的工程,盡早向社會公佈工程安排,希望居民體諒及做好出行安排。

僅僅從交通事務局公佈的資料中,就可以預見明年澳門的道路交通狀況會有多糟糕,尤其是每逢7、8月暑假,更是道路工程施工的高峰期,儘管少了學生的部分人流,但也並不能緩解多大的交通壓力,澳門作為一個旅遊城市,道路交通施工實在有損形象,看看臨近的香港或者內地,能有如此多的工程同階段施工也很少見吧。居民之所以對道路挖掘怨聲載道,並不僅僅是影響了交通出行,更多是難以忍受一挖再挖的情況出現,政府一直說難以協調,難道同一個地方要挖幾次都不知道嗎?看來政府想要居民體諒,只能將本職工作做到位,才能得到大家的諒解。凡事都應該勇於嘗試,今年政府就首次舉辦了澳門國際電影展,邁開了發展電影產業的步伐。

首屆澳門國際影展圓滿舉行

第一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IFFAM)12月8日以電影《翩翩人生波麗娜》(POLINA)的亞洲首映掀開序幕。電影由Angelin Preljocaj及Valérie Müller執導,Anastasia Shevtsova、Niels Schneider主演。兩位導演、演員Anastasia Shevtsova、Niels Schneider及Guskov Aleksei、以及監製Didier Creste更專程攜作品蒞臨澳門出席典禮。典禮當晚,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局長暨IFFAM籌備委員會主席文綺華女士致辭時指出:“澳門是一個匯聚中西文化的地方,曾吸引眾多電影來取景。國際性的活動能展示澳門的綜合實力,為本地文化創意產業引進世界級的交流機會。文化旅遊的協同效應豐富了旅客的體驗,亦主導了文化創意產業及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推進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構建。”

一連六天的影展為澳門帶來諸多優秀的精彩電影,包括了由12位亞洲重量級導演推介類型片的亞洲導演選映經典《第一夫人:積琪蓮甘迺迪》、《爸不得你快樂》、《情繫海邊之城》、《未來完成式》、《出走小柏林》、《INDIGNATION 》、《PERSONAL SHOPPER》、《馬克白夫人》及《流亡詩人聶魯達》,焦點演員桂綸鎂主演的《德布西森林》、《不能說的·秘密》及《龍門飛甲》等,精彩紛呈。在12月7日的第一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IFFAM)閉幕式及頒獎典禮,典禮上更是群星雲集,並由香港著名司儀陳芷菁及林盛斌擔任頒獎典禮的嘉賓司儀,為期6天的影展完滿結幕。今屆“影展”無論從提升澳門國際知名度、促進文化旅遊的協同效應、推動旅遊業發展、引進世界級的交流機會、發揮區域交流平臺作用、推動本澳電影及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擴展市民的文化視野等不同層面都為澳門帶來效益,政府為打造多元化產業又增添了一筆。儘管第一屆澳門國際影展有不完善的地方,但這是有關部門邁出的第一步,相信今後會越辦越好,讓澳門的電影產業得到關注和支援。

“禁毒法”修訂案通過

12月15日,立法會大會細則性通過“禁毒法”修訂案,大幅提升吸毒及販毒刑罰。修法有五重點:一、提升“販毒罪”刑期下限,由三年改為五年,最高刑期十五年不變;二、加重“吸毒罪”和“不適當持有器具或設施”的刑期,由原本的最高三月,改為三月至一年;三、“吸毒罪”中引入毒品數量限制(五日量);四、引入強制驗尿措施;五、調整法案附表所載物質。值得留意的是,新法建議持有低於五日毒品用量,以“吸毒罪”處罰,刑期為三個月至一年徒刑;反之,持有超過“五日量”,以“販毒罪”論處,刑期為五至十五年徒刑。舉例如有人持有一點五克白粉或一點二克冰毒(相當於六日量),在新法下,均可判五至十五年監禁。

就在立法會通過“禁毒法”修訂案的當天,澳門司警接報有本地販毒組織與跨境販毒集團合作販賣毒品,經深入調查後,12月21日於中區拘捕提取毒品的高氏兄弟,撿獲4包共值1公斤的大麻花,其後再拘捕一名姓黃男子。警方初步調查顯示,被捕高氏兄弟分別31及27歲,是販毒集團主腦,姓黃疑犯則是下線拆家。其後有消息盛傳高氏兄弟是立法會議員高天賜的一對兒子,高以短訊回覆當地傳媒,承認自己平常沒有時間關心2個兒子,對2人被捕感到非常痛心,妻子已經由外國回到澳門,連日來都以淚洗面。更諷刺的是,高天賜是負責細審“禁毒法”修訂案的立法會第三常設委員會委員。

回顧澳門毒品,跨境販毒猖獗,目前實行的“禁毒法”被質疑刑罰偏低,導致本澳成為毒販和癮君子“樂園”,在立法會上,鄭志強議員表示,跨境販毒是澳門境內毒品的源頭,對澳門禍害深遠,委員會一致要求法案加重處罰跨境販毒,以顯強大的阻嚇力,並顯示當局打擊跨境販毒的堅定決心。委員會對政府解釋未能完全接受。對此,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解釋,國際上有輕刑化趨勢,現時本澳已將進口及出口毒品作為犯罪構成部分,如果再將跨境販毒獨立成罪會造成法律不協調。若把邊境設施內的販毒作為加重情節,首先有邊境設施難定義問題,如偷渡時查獲毒品,是否屬邊境?街道及邊境設施販毒兩套刑期,會造成處罰不公平。警方一般不會過境拉人,而是“順藤摸瓜”,拘捕背後的販毒集團或買家。法院對於跨境販毒一般判超過十年,在司法實踐過程,已經從重量刑。筆者認為面對毒品這個萬惡之源,除了刑法之外,更需要加強對全民的教育,尤其是青少年,如何杜絕毒品,漫漫長路,還需經過重重考驗,同時也不能忽略對司警隊伍的教育,切勿出現徇私販毒的情況,這就要求所有公職人員遵紀守法,否則最終會鋃鐺入獄,受到審訊。

前檢察長開審辯不停

12月9日上午8時20分,經過9個多月的羈押後,何超明涉貪案在終審法院開審,對何超明被控與同夥涉嫌開設空殼公司,以專門承接檢察長辦公室各項判給並從中獲利,就24類工程項目、涉及逾1,300份合同的控罪,展開了漫長的審訊,直到12月底,案件還在繼續審理當中。

現年61歲的何超明被控濫用職權、詐騙及洗黑錢等多項罪名。終審法院合議庭用了3個多小時宣讀起訴書,由合議庭主席岑浩輝和法官宋敏莉接力讀出。起訴書指出,何超明案件涉及7000多萬元(澳門元,下同),包括指使檢察長辦公室前主任黎建恩以機密為由,從特別專項撥款中提取560多萬元,這些款項既沒收據,也沒有獲得行政長官審批。何超明還涉嫌指使檢察長辦公室司法輔助廳前廳長林伊娜,同樣以機密為由租用皇朝區獲多利中心多個辦公室,名義上是教員休息室,實際上內裡有卡拉OK和乒乓球台等設施,以及擺放何超明私人珍藏品,何超明在這裡接受按摩服務,多年來共花去750多萬元。另外,何超明同時涉嫌創立犯罪集團。起訴書指出,何超明於2000年開始,與兄長、妹夫等人創立犯罪集團,共開設10間空殼公司,負責承辦檢察院的辦公室設施清潔保養等服務,從中牟利等。

在這個漫長的審訊過程中,何超明憑藉自身的法律功底,與法官展開了幾次激烈的辯駁,當被問到對14類工程項目、上千條指控有何解釋,何超明就一律以“五無”答辯以否認控罪,他不下數十次聲明,沒有指使下屬或親自製作有關批給建議書;沒有組織犯罪集團;沒有介紹或指定判給公司;沒有分享任何經濟利益;更沒有涉及詐騙行為。他也一再強調有些判給的獲利金額只有數百元;其後當法官提到有合同是涉及購買“蒙恬手寫板”時,他更進一步指,“唔通我為咗買支蒙恬筆,70幾蚊啲差額都要指使?”庭審期間,控辯雙方一度吵得不可開交,何超明更一度大呼身體“頂唔順”,希望早早退庭。

審訊過程中,何超明更是爆出不少驚人內幕,例如曾經收過兩任“陳司長”致電“推薦”親屬進入檢察院工作,其中一名現任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其後承認曾經致電何超明“提及這人選”,但強調自己沒涉及利益交換、亦沒違法違紀,拒絕就事件道歉。直選議員吳國昌提起口頭質詢,直指特區成立以來,高級官員運用權力和關係安排親友獲得各種公職的情況嚴重。利益輸送、利益交換、裙帶關係等情況加重了本澳公共行政敗壞的趨勢,對社會發展造成深遠的傷害。對這些情況,前線公職人員和市民耳聞目睹,只是基於權力和資訊的不對等,無從阻止也無從舉證。確實,也許很多地方都會有“高官推薦”的潛規則,但澳門既然制定了公職開考的相關法例,其中特別強調了有關程式的公職人員如遇親屬參與須依法迴避,那麼“高官推薦”將澳門的法律置於何地?居民的權益平等、公正該如何保障?也許此次揭發的僅僅是澳門官場黑暗中的“冰山一角”,更多驚人的內幕都被掩藏在看似平靜、和諧的表面之下。要知道,官員應該比一般人更加嚴格要求自己遵紀守法,否則如何管理?如何令眾人信服?澳門社會人際關係密切,利益錯綜複雜,政府應該提早警惕此類現象,公正、公平才能更好地運作整個政府部門,推動地區的發展。

何超明的審訊只是剛剛開始,無論最後的審訊結果如何,這對澳門官場來說,只是一個開端,一個整頓風紀的開端。在內地近年來高調的反腐運動中,官場人人自律、小心謹慎,而澳門的官員似乎總覺得高枕無憂,但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若存有一絲僥倖,將來必定受到因果報應,望諸位官員自知。

猜你喜欢
橫琴澳門工程
澳门辽宁 携手同行
子午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