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曄娟
作為臨海城市的澳門,有著數百年來的海上運輸發展歷史,從早前的小漁船到如今的貨船、客船,見證著一部澳門從漁村走向國際都市的歷史。澳門現下的碼頭分佈各區,以外港的港澳碼頭為主,北安臨時客運碼頭為輔助,還有其他內港碼頭、路環碼頭、漁人碼頭等小碼頭,共同構成了現有的海上運輸網絡。
回歸後,政府預見現有的交通基礎設施有待擴建,於是有了新北安碼頭工程的出現並從2006年動工直至2016年政府接收。前後工程期長達十年,可謂史上最難工程。如今,耗時十年的新北安碼頭終於建成,海事及水務局近期宣佈將於2017年第二季度投入使用。
然而當新北安碼頭揭開神秘面紗之後,卻在坊間掀起了軒然大波。對此,社會各界褒貶不一,一方面公眾在欣慰澳門終於有了新碼頭同時,又不禁質疑該“巨無霸”碼頭的實用性有多大?究竟耗資38億的新北安碼頭能否擔當澳門海上運輸中心的重責?
為此,本期時事辯論邀請到了立法會區錦新議員、陳美儀議員、交通諮詢委員會梁世權委員及澳門交通運輸業總工會湯澤森會長,與他們探討如下議題:新北安客運碼頭會否成爲本澳海上運輸中心?未來應如何在市場上保持引客優勢?港澳碼頭、內港碼頭及臨時客運碼頭將何去何從?屆時會否對本澳的水上客運產生影響?未來營運能否保持收支平衡?對如何最大程度善用新北安碼頭有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