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全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2月份以来,各级农业部门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狠抓春管备耕稳生产,强化服务引导促调整,加强监测管理保安全,农业农村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发展,呈现作物长势向好、种植意向调优、市场供应宽裕等态势。
夏季粮油长势向好。全国土壤墒情总体适宜,温度较往年偏高,光照充足,小麦带绿安全越冬、陆续返青拔节,长势良好。据农业部监测,冬小麦一类苗占比增加,二类苗以上占比达到84.8%,特别是江淮地区小麦苗情加快转化升级,江苏、安徽省小麦三类苗占比较冬前分别减少15.9个和5.6个百分点。据油菜主产区反映,大部地区长势正常且好于冬前。
农户种植意向稳中调优。据农业部调度,受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影响,今年种植意向结构优化态势更加明显,优质稻、专用稻种植规模扩大,籽粒玉米面积继续调减,大豆、杂粮杂豆和马铃薯等作物面积增加。据对东北四省(区)57个县382个农户调查显示,玉米种植意向面积为18.6万亩,同比减少20%以上,主要改种高蛋白大豆,其中规模户调整意向更加强烈。
养殖生产相对稳定。猪粮比保持在9.5∶1,效益依然向好,但产能转移接续仍需时日。据监测,2月份生猪存栏环比减少0.2%,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减少0.5%。蛋鸡生产相对过剩,鸡蛋产量同比增加5.7%。渔业生态和资源保护明显加力,产量增速主动调缓,1月—2月份国内水产品总产量846.61万吨,同比增长1.9%,增速回落近1个百分点。各地区积极开展春季防疫,加大防控力度,疫情总体平稳。
农产品价格明显回落。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08.6,环比下降1.6%,同比下降12.7%;“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09.7,环比下降1.8%,同比下降14.5%。其中,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月均价持平略涨;棉花价格继1月份略降后再次反弹,环比上涨1.2%。受节日效应减弱等因素影响,鸡蛋价格环比下降12.4%,月均批发价为5.84元/公斤;主产省份生鲜乳均价为3.54元/公斤,在连续5个月小幅上涨后趋于平稳。受南北方蔬菜同期上市供给大幅增加影响,蔬菜价格明显下降,农业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月均价环比下降4.4%,同比下降22.6%。
农产品贸易进出口额双增。据海关总署统计,1月份我国农产品出口额65亿美元,同比增长3%;进口额102.5亿美元,同比增长14.4%。其中,受国内优质小麦供求偏紧影响,小麦进口同比增长近40%,进口量达到34万吨;受价格低驱动影响,大豆进口同比大幅增长35.3%,进口量达到765.5万吨;受草食畜牧业加快发展、奶类消费信心提升等影响,牛肉、羊肉、奶粉进口全面减少,同比分别减少20%、23.4%和8.5%。蔬菜水产品继续保持顺差,净出口额达到25.6亿美元,同比增长13.1%。
展望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在保持平稳运行态势的同时,仍需关注三方面。一是抓好春耕备耕。需要尽快释放政策信号,抓好农资供应,完善金融信贷、市场信息、技术指导等服务,确保春耕备耕顺利推进。二是加强生产管理。做好小麦纹枯病、条锈病、麦蚜等病虫和杂草防治,加强水肥管理;春季是动物疫病多发季节,局部地区出现散发疫情的风险依然存在,需加快推进春季集中免疫,加强养殖场(户)防疫监管。三是合理引导消费。针对禽肉产品消费低迷等现象,要积极宣传普及H7N9防控和禽类产品消费知识;针对部分地区蔬菜滞销卖难、菜贱伤农等现象,要加强市场信息,引导产销衔接。
栏目编辑:邵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