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何溥霖
是金子总会发光
文 何溥霖
40 年前的1977年冬天,对我来说是一个充满兴奋和希望的冬天,也是一个令许多“老三届”至今回想起来仍感慨万千的季节。
当年,我下放在宜黄县黄陂中学工作,担任校领导,主持学校全面工作,并兼任高中化学教师。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后,我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然而,冷静下来后,我又不得不面对现实,内心十分矛盾。我高兴的是党和国家没有忘记“老三届”,给了我们上大学的极好机会,并出台了优惠政策:一是增加了招生指标;二是规定凡是满5年工龄的还可带薪读书,而我刚好工作满5年零2个月,真是太幸运了;三是我当年正好任教高中化学,可省去复习化学的时间,只需将时间集中花在复习其他学科上;四是自己是六六届高中毕业生,“文革”开始时已学完全部课程,各门功课的基础比较扎实。对我来说,参加高考具备诸多有利因素,我对考上大学充满了信心。可令我担忧的是,妻子生第一个小孩时已辞去了民办教师的工作,第二个小孩又即将降生,家庭负担较重。父母知道我要报考大学的消息后,来信支持我,并说如果能考上抚州的大学,可将全家迁到抚州居住,他们可以帮忙照看小孩。妻子也表示支持,要我一心复习功课,家务事她全包。经过与家人反复商量,权衡利弊,我觉得机会真是太难得了,稍纵即逝,不去报考会后悔一辈子。
报名后,我便静下心来抓紧时间复习功课。当时,除白天给学生上课外,我每天晚上还要对应届高中毕业生进行辅导。另外,每个星期我还要召开一次团干、班干会议,研究和布置工作,指导团总支和学生会出一期专栏。为了解决好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复习迎考的矛盾,我只能千方百计挤时间,挑灯夜读,经常到深更半夜才上床休息。
我心态平和,认为能考上当然最好,考不上也不要紧,可以继续在原单位工作。又由于复习得较为充分,考试时我并不十分紧张,临场发挥也还可以。
不久,教育局通知达到录取分数线的考生到县医院体检。由于我的血压偏高,测量3次都不合格。我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好不容易考上了,如果因为身体原因而未被录取,那真是天大的遗憾。后来,有一个和我很熟悉的医生告诉我喝些自来水可以使血压降下来,我立即尝试,果然十分灵验。填报志愿时,为了求稳,也为了与父母团聚,我只填报了江西师范学院抚州分院(即抚州师专)。
有志者事竟成!我终于跨进了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的神圣殿堂,考上了江西师范学院抚州分院化学系。我的学生中也有3人于同年考上大学,其中一人被录取到跟我同一所学校的数学系,成就了一段师生同上大学的佳话。
经过两年半的学习,大三下学期我们全部被分配到各县中学实习。那时,教师奇缺,各县都把我们这批毕业生当成宝贝,争着抢着要。当时,我是带薪读书的,因此回到宜黄县实习。县教育局将我安排到教研室担任化学教研员。教研室主任对我说:“你是有5年教龄的老教师,有教学经验,这里正需要一名化学教研员,你就留在这里工作。”因而,我就破例不需要实习而直接参加了工作。
岁月如歌,人生如梦,40年似流星般一划而过。然而,当年的高考却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记。我能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应感谢党对我的教育培养。如今,我已是古稀老人,但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要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发挥余热,为党的教育事业尽绵薄之力。我始终坚信:有志者事竟成!是金子,总会发光!
责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