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击万锻绘峥嵘

2017-02-06 21:13崔晶成琳
关键词:重生纪录片党史

崔晶 成琳

也许,传承是最好的纪念,用精彩的光影去记录一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也许,纪念是永久的追寻,用执着的信仰完成历史赋予共产党人最高的使命。

由国防大学和陕西省委联合制作的五集电视纪录片《重生》,是第一部全面反映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这28年间重大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党史类纪录片。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全片将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经历的风云变幻浓缩进“使命”“火种”“抉择”“淬炼”“缔造”五个章节,完成了对中国共产党“重生”命运的讲述。

这里的“重生”,是民族的重生、党的重生、个人的重生,也是对党史类纪录片创作理念和手法的颠覆与突破。《重生》在中央电视台、多家地方电视台及网络媒体一经播出,便收获数量惊人的好评与赞誉;它以全新的创作理念和手法刷新了观众对传统党史纪录片的印象,呈现出一席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

重生,其实便是一轮新的崛起。

历史“温度感”

——带着“体温”的立体“教材”

我们重温历史,首先要忠实于历史,真实客观地展现历史事件和人物。而类似《重生》这样的党史题材纪录片天生就具备政治基因,观众对其中的史实知识也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如果能在讲述历史与观众情感认同方面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让党史“课本”更温柔一些、更温暖一点,想必会有更多的观众愿意拥抱这份有“温度”的历史,接受这份崇高信念的洗礼。

触摸历史事件的细腻柔软。面对历史这本“教材”,我们既要有宏大开阔的视角,又要有捕捉细节的敏锐;既要描述历史磅礴有力的一面,又要展现它细腻柔软的一隅。党史纪录片的镜头尤其要有这样兼收并蓄的能力,做到收放自如,在“立体化”呈现历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历史的人文维度,从更加鲜活的“人”的角度去搭建“事件”的脉络。

《重生》第一集里有一个很“贵”的镜头。那是1920年除夕,刚刚被北洋政府释放的陈独秀再次来到上海。片中,画面先是定格在车来车往的上海外滩,然后缓缓推进至路旁狭窄的弄堂,随着镜头移动,远处一栋低矮小楼二层的玻璃窗由小变大,逐渐撑满整个画面。镜头穿过窗户聚焦在一群忙碌的年轻人身上。这里是陈独秀此次抵达上海后的家,后来便成为了《新青年》编辑部及中国共产党的秘密据点。这组花费不菲的特效镜头制作难度相当大,但是却巧妙地把人物命运与整个历史大时局融合在一起,既有认识高度又有情感厚度,既能还原历史又能穿越时空,让人过目难忘。

淡化历史人物的政治属性。好的纪录片要善于掌握好叙述的分寸,为整部片子找到合适的基调。纪录片《重生》善于挖掘每个人物背后撼动心灵的故事,还原在重大历史选择关头这些人物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从而把已经在观众印象中被符号化的历史人物拍成真实可感的“人”,让观众感受到真实历史的柔软与温度。

在《重生》第三集中,年仅24岁的时任中共一号人物博古因个人错误指挥给红军造成重大损失后,坐在荒凉野山中神情凝重、满脸沮丧,不停地摸着手里的枪。这时聂荣臻走了过来,重新把他带回到队伍中。片子通过这样一个暖心的细节,将在党史中从来都是寥寥几笔带过的博古变得有血有肉,让片子最大限度接近史实的同时也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情感。

电影“即视感”

——“高颜值”讲出党史“好故事”

站在时代潮头回望历史,我们在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去汲取历史滋养的同时,也应用更深邃的认知和更新锐的视野去回应时代对党史纪录片提出的新要求。传统的历史文献片因宣传需要大多以解说词为主,画面为空镜头,配合解说词加入遗址遗迹、档案文献或专家采访。而纪录片《重生》打破了这种模式,用新颖生动的电影化风格展开叙述。说它“颜值高”,一方面是因为片中邀请的情景再现演员多英俊帅气,展现出年轻共产党员的意气风发;另一方面,作为党史类纪录片也难得采用了唯美的镜头画面,一帧一画都让人不禁沉醉其中。

大手笔的“情景再现”。情景再现是历史文献片惯用的创作方法,其优势是能直观生动地将观众带入情景氛围,与历史情景“无缝对接”;但是制作难度和成本都比较大,大篇幅、长时段、多人物的情景再现更是难能可贵。

“无采访,纯搬演,加上对白就能变成一部好电影了!”诸多观众对《重生》的这句好评也道出了业界的高度认可。在《重生》片中,一共起用了174位特型演员,再现了174位真实历史人物。为追求情景再现的效果,每个演员都是有台词的,搬演非常投入。以往情景再现式的纪录片,基本都是画面为解说词服务的,画面按照解说词的设定制作一些场景,内容基本是片段式的。而《重生》的情景再现为全程连贯式的演员搬演,用一个个逻辑性强的故事将观众吸引在屏幕前。

小而精的“场景化”开头。我们讲自己的“党史故事”,就要突出故事性本身“用情节吸引人、用画面打动人”的独特优势,抓住故事的核心关键,把每一阶段要讲述的党史故事清晰明确地勾勒出来。

《重生》为每一集都精心打造了一个场景化的开头:第一集是清帝逊位,第二集是孙中山葬礼,第三集是博古出场,第四集是周恩来、张学良教堂密谈……作为开头,场景化情节的时长有限,却整齐划一、精致小巧,每一帧镜头都极为考究,鲜活而明快,强烈的带入感让观众瞬间畅游历史空间,用现代的光影方式去呈现历史的厚重之美。

风格“时尚感”

——光与影对话“大片”“潮范儿”

时代在进步,党史类纪录片镜头也按捺不住创新的步伐,追求一种全新迷人的“打开方式”。题材固然是严肃认真的,风格还是扎实沉稳的,镜头却添加进更多新潮时髦的元素。不仅因为这样做可以让更多早已厌倦沉闷说教的新时代年轻人以他们喜爱的方式来接受党史教育,更因为这种自我突破、阳光向上的乐观精神也正是党的事业所鼓励提倡的。

年轻元素罕见注入。“我们希望《重生》的影像风格是青春的,像飞扬的偶像剧一般。”《重生》的制作者如是定位本片。《重生》的制作团队是年轻的,从制片到导演多是85后,他们身上的青春与活力、探索与创新都自然地带入到对片子的摄制中;《重生》的讲述对象是年轻的,无论是中国共产党的崛起还是年轻共产党员的成长都爆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在毛泽东和杨开慧离别的那一集中,毛泽东拿着油纸伞走到院子里,外面下着雨,他刚要撑开油纸伞,伞纸却从柄上脱落到地上,这一幕恰好被拿着行李走到房檐下的杨开慧看到。毛泽东随口开了句玩笑,杨开慧却没有笑容,而是放下行李走到雨里拉着毛泽东的手深情地看着他。镜头中这一幕的背后正是一树盛开的桃花。至此,坏掉的雨伞、细密的雨帘、怒放的桃花都成了特别的意象。这种细腻、抒情的画面处理,给观众一种青春偶像剧般的即视感,也使片子的情感更加丰厚。

柔光设计全程相伴。《重生》邀请美剧《纸牌屋》的摄影团队担任摄影,不仅是因为这个摄影团队拍摄过反映美国政治题材的高收视率剧作,同时也是因为这个美剧以室内戏为主,对室内拍摄的光感和角度更为熟悉。《重生》选择全程柔光处理,为全片带来柔和细腻、浪漫梦幻的光影质感。比如,摄影师马丁偏爱用“烟饼”制造光感,这样释放出来的烟雾可以长久凝固在空气中,此时与灯光恰当配合便能产生惊艳的视觉效果。颇具好莱坞经验的灯光师是善于运用多元背景色块的高手,在片中多次巧妙运用反光营造视觉美感,拍摄时在房间内、顶棚上布满反光旗板和反光布,连铺在桌子上的报纸、杂志、地图等道具都被当作极好的反光材料。这样用心制造出来的金黄色反射光,让演员面部及全身都自带光环,营造出柔和温暖的色调氛围。

《重生》不光是重温历史,也是关照现实,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昭示着党的事业前途光明。细节暖心且颇具匠心的镜头,承载着历史的光芒,照耀着党史纪录片的创新探索之路。

猜你喜欢
重生纪录片党史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微软重生
重生
趣玩:南下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