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言 周胜修
党教片制片工作是党员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片工作只有像党建工作一样,牢牢地抓住基层,才能为这项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然而,就目前来看,各地党教片的制片工作普遍存在“头重脚轻”的问题。“头重”,是指拍制片所需的人财物资源大多集中在省市一级电教部门;“脚轻”,是指县级以下基层电教部门拍制片力量与省市一级相差悬殊,普遍薄弱。如果制片工作长期这样两极化发展,就会导致该项工作整体上举步维艰。
制片工作为什么会“头重脚轻”呢?成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顶端平台存在马太效应。我们都知道,一个地方制片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这个地方有没有制片人才。然而“人往高处走”,但凡认为自己有些能力的人都会选择更高的平台,这就使得基层很难获得拍制片高端人才。即使偶尔土生土长出一个人才来,只要拍出一两部获奖片,马上就会被更高端平台挖走。其次是基层本身对制片工作不重视。基层工作林林总总、千头万绪,制片工作在基层不容易出成绩,反而很烧钱,因此基层领导干部大都不愿意在这项工作上投入太多人力物力。最后一点是基于前两点产生的。由于工作难度大,不易出成绩,岗位还不受重视,因此导致在基层很少有人愿意从事制片工作,这就使基层制片工作进入了一个怪圈。
怎样避免制片工作“头重脚轻”呢?实践证明,要想标本兼治,还得依照“头重脚轻”的病因对症下药。
首先是要解决“头重”的问题。应该说,在电教事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马太效应,高端人才必然会向高端平台集中。但如果高端平台只是利用这些人才拍几部能拿奖的片子,无异于浪费资源。省市一级电教部门应该通过更加完善的制度建设,向基层释放一些优质资源。比如可以通过走基层、与基层合作等形式,把高端人才定期“放归山野”,一方面,可以让高端人才接接地气儿,以免闭门造车,也便于发现和积累创作素材;另一方面,也能强化基层参与意识,提升基层领导干部对制片工作的重视程度。
其次是要解决“脚轻”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当然是加强培训。绝大多数地方也是这么做的,但收效甚微。原因是基层岗位流动性较大,经常是刚刚培训出来一个能干活的,一部片子还没拍成就调岗了。再有,创作理念和拍制片技术上的提升不是听几个小时的课就能立竿见影的,这种短期培训大都是“纸上谈兵”。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基层的制片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基层制片人员的实战经验。省级平台要拍摄一部专题片,可以抽调县或乡镇的相关人员全程“协助”,这种手把手的实操培训,要比听100个小时课还管用,能大大提升对基层制片人员培训的质量和效率。另外,就是要增强基层制片力量的稳定性。单枪匹马的制片人才留不住,基层不妨打造一支相对稳定的制片团队,团队中可以吸纳组织以外的制片人才,只要政治可靠,也可以团结一些社会创作力量。这样一来,整体的创作力量就得到了提升。
最后是要让“头”和“脚”协调发展。因为制片所需的素材在基层,所要反映的事迹在基层,因此只有提升基层的制片能力,才能为整体制片工作打牢根基。在这个问题上,笔者提倡“木桶理论”。一只桶能装多少水,不是由最长的那块木板决定的,而取决于“短板”有多长。也就是说,在制片工作上只有解决了短板问题,才能解决整体问题。山东省在解决制片短板上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他们的办法是组织基层党员中的摄影摄像爱好者成立党教“拍客团”。“拍客团”的制片能力并不强,但却积极活跃,从党员视角出发挖掘了不少感人的事迹,也为省级平台提供了不少拍摄素材。县级、省级平台还定期与“拍客团”成员交流互动,提高他们的创作水平。这种良性互动有效解决了创作的根源问题。解决了创作根源问题,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有关创作的所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