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土坤+陈金艳+李宇瑾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辅助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复发性泪囊炎患者64例,根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32例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进行治疗的设为对照组,另32例患者采用螺旋CT三维成像辅助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进行治疗的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手术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与对照组(71.88%)比较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8,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95.65±26.12)min、手术切口长度(11.12±3.08)mm术中出血量(78.35±13.89)mL和平均住院时间(632±1.98)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142.56±32.56)min、手术切口长度(28.14±8.25)mm术中出血量(15031±24.12)mL和平均住院时间(10.17±2.8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6、10.93、14.63、6.28,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0%)与对照组(65.63%)相比明显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97,P<0.05)。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辅助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泪囊炎,直观微创的操作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避免了一系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螺旋CT三维成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难治性、复发性泪囊炎
临床上治疗泪囊炎采用传统的鼻外径路行泪囊鼻腔吻合术,但该术式视野狭小、操作复杂、出血较多。而难治性、复发性泪囊炎病变部位结构异常且狭小,传统的鼻外进路行泪囊鼻腔吻合术较为困难,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的成熟和鼻眼相关外科学的发展,数字化螺旋CT三维成像辅助下,用于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泪囊炎,方法简便、快捷、并发症少,有效避开外进路手术后遗留的瘢痕结缔组织,医生和患者都乐于接受。为此,将我院收治的64例难治性、复发性泪囊炎患者纳入本组研究范围,从而探讨观察螺旋CT三维成像辅助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治疗效果,对其分析后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64例(64眼)在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治疗的难治性、复发性泪囊炎患者纳入此次研究范围,其中男30例,女34例,年龄20~69岁,平均(37.8±11.2)岁;64例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20~69岁,平均(39.0±10.1)岁;病程8个月~12年,平均(5 79±2.61)年。观察组中男16例,女16例;年龄22~68岁,平均(37.2±10.8)岁;病程为1~11年,平均(6 08±2.34)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泪囊碘油造影及CT检查均确诊为难治性、复发性泪囊炎的患者;(2)无意识或功能障碍的患者;(3)本研究已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参与到调查研究中,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上呼吸道急性感染、神经、精神疾患、血液疾病、身体虚弱不能耐受手术者;(2)药物严重过敏者;(3)无法配合完成相关问卷填写者;(4)不愿参加本研究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鼻外径路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具体经颜面部切口切断患者内眦韧带进行泪囊鼻腔吻合术。观察组采用螺旋CT三维成像辅助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具体手术方法如下: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的辅助下,患者术前进行碘油造影,主治医生对患者泪道、泪囊病变部位以及泪囊与鼻腔的结构关系进行初步了解,术中结合鼻内镜检查评估及引导下,先将鼻内植管拔除,用吸引器侧刃在中鼻甲附着处前端偏下1cm的位置设计一个“工”字形切口,继而将鼻黏膜分瓣分离后推进中鼻道,骨面得以充分暴露后,利用咬骨钳在鼓面上设计一个10mmx10mm左右的造孔,在内窥镜观察患者泪囊内侧壁的结构及空间定位情况,并使用骨膜刀切开泪囊内侧壁,对泪囊病变部位进行不同程度的修整,包括清除炎性组织、息肉等,修整完毕后将术前准备好的浸有抗菌药物的小棉片置于骨窗内泪囊吻合处,放置时间控制在10min左右;最后应用2.0可吸收缝合线将切口缝合,并对手术部位进行冲洗泪道。本研究应用德国生产的STROZ鼻内镜系统,美国生产的Medtronic微动力系统,飞利浦16层螺旋CT。
1.3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患者溢泪流脓、皮肤糜烂及泪囊区囊样隆起等症状完全消失,泪道通畅情况良好,术中吻合口黏膜完全恢复,无增生组织。显效:患者溢泪流脓、皮肤糜烂及泪囊区囊样隆起等症状有所好转,术中吻合口黏膜基本上皮化,无明显增生组织。有效:患者仍有溢泪流脓症状但不严重、皮肤糜烂及泪囊区囊样隆起等症状基本消失,泪道通畅情况好转,术中吻合口有少量增生组织但不影响愈后恢复。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术中吻合口黏膜形态均无明显改善。治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即为总有效率。
1.4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具体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等;(2)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具体包括面部瘢痕、泪道损伤、角膜及眼球内感染、吻合口狭窄等。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后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手术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8,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面部瘢痕、泪道损伤、角膜及眼球内感染、吻合口狭窄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0%)与对照组(65.63%)相比明显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97,P<0.05)。见表3。
3讨论
泪囊位于泪囊窝内,顶端为盲端,上1/3为内眦韧带所覆盖,其鼻侧附着于骨膜,颞测于前后泪嵴之间覆以泪筋膜,下端移行于泪鼻管。造成难治性、复发性泪囊炎的原因很多,如手术方式技巧、全身病变、局部炎症等都会引起。近年来,螺旋CT三维成像辅助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难治性、复发性泪囊炎的治疗当中,其治疗及预后效果均明显显著于传统的鼻外径路行泪囊鼻腔吻合术。
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手术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溢泪流脓、皮肤糜烂及泪囊区囊样隆起等症状明显得到好转,术中吻合口黏膜完全恢复,且无增生组织形成。由于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能够立体呈现泪囊与鼻腔之间的空间位置结构,能够精准定位观察到病变的位置及情况;并能辅助鼻内镜下手术的顺利完成,与传统手术相比直观微创操作,能够有效降低泪道损伤的发生,有效保证泪道的通畅。另外,术中在内窥镜下设计小造孔并观察患者泪囊内侧壁的结构及空间定位情况,对泪囊病变部位进行炎性组织、息肉等的清除,精良的手术操作保证了术后吻合口黏膜的完好性,同时避免增生组织的形成。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的鼻外径路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是经颜面部切口切断患者内眦韧带进行手术,为了保证主刀医生视野不受到阻碍,就需要手术切口稍大一些,间接造成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延长,与螺旋CT三维成像辅助鼻内镜下手术相比,这就给患者带来了稍大的创伤。另外,观察组患者面部瘢痕、泪道损伤、角膜及眼球内感染、吻合口狭窄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临床经验表明,术后眼面部瘢痕与术中切断内眦韧带有着直接的联系;然而本研究所应用的螺旋CT三维成像辅助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通过鼻甲附着处前端偏下1cm的位置切口,继而利用咬骨钳在鼓面上设计造孔,将浸有抗菌药物的小棉片置于病变泪囊部位进行相应的吻合操作,泪囊鼻腔黏膜瓣的对位覆盖吻合方法简便、快捷、并发症少,避免面部切口、损伤小、微创,有效避开外进路手术后遗留的瘢痕结缔组织,还降低了术后吻合口狭窄、瘢痕粘连闭合等并发症发生的机会。
综上所述,螺旋CT三维成像辅助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泪囊炎,直观微创的操作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避免了一系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