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如何强化欣赏

2017-02-06 15:14李文平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丰年佳句抒情

李文平

现在的初中语文考试(包括期中期末统考、升学考试),古诗的阅读欣赏是必考,所以,在古诗教学中强化欣赏是必要的。语文本身是欣赏性很强的学科,加之古诗中的“一山一石,一花一鸟”都人性化了,蕴含诗人深厚的内心情感,所以,发掘古诗文质兼美的特色,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欣赏领会诗人的内心世界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呢?我认为要抓住以下几点:

一、抓住古诗中的重点词语,感受语言艺术美,找到学习古诗的钥匙。

诗人严谨而准确地运用精辟的语言,反映出各自不同的气质,或是豪迈的情感,或是爽朗的气概,或是表现孤寂的情怀,或流露闲适素雅的情感。总之,每首诗都描绘了如画之景,体现了很深的语言功力。教学时,把握重点词语,可以让学生领悟诗人如何用准确的词语表情达意。那些富于传神的关键性词语,可以说是整首诗的“诗眼”,对诗歌鉴赏来说,抓住了诗眼就可以说抓住了全诗的灵魂和精髓,找到了学习古诗的钥匙。

比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善于抓住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渐”字写出了诗人是骑在马上边走边看渐入佳境的;一个“争”字,妙在形象地写出了黄莺争着挤上向阳之树的情景,准确地描绘出了初春的独有风貌;一个“啄”字,美在写出燕子啄泥衔草、营造新巢的情景,准确传达出春的消息的同时,也传达出人们乍见新燕的愉悦之情。

二、展开联想与想象,扩充挖掘“空白”,再现诗中情景。

古典诗文中有很多名篇佳作,语言精警含蓄、跳跃灵动、意趣无穷,常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妙。教师须独具匠心,发掘古诗文艺术上的空白,启发学生调动记忆,发挥想象去进行体验和艺术的再创造,将古诗文变抽象为具象,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从而感受其中有声有色、有情有理的丰富内涵。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欣赏,古诗文的欣赏离不开想象。由于古诗语言具有概括、含蓄、跳跃等特点,因此在初步弄懂以后,还要根据诗歌原句的提示,调遣自己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积累,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再造出诗歌的情景,才能真正深切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深入理解诗歌的意蕴。所以,在指导学生欣赏、朗读古诗文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描绘,在脑中勾画出各种人物、情景、内心活动等,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来唤起学生类似的记忆表象,使学生在有关表象的回忆中形成想象的情景。

如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词描写的是一幅农村夏夜图。首联采用了互文修辞,指明亮的月光,惊动了喜鹊和蝉儿,使它们鸣叫起来了。颔联“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青蛙叫的似乎就是"丰年,丰年",词人自己陶醉在丰收在望的欢乐之中,于是觉得青蛙似乎也在为丰年而欢唱了,也表现了对农村的热爱。尾联正常语序为:“路转溪头忽见社林边旧时茅店”。全词诗人描绘了一幅山村盛夏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理解古诗如果单靠注释、说明,那么诗意是不完整的,支离破碎的;如果能通过想象、感悟,那么诗意也就会丰富、生动、鲜活起来。

三、玩味欣赏佳句,鉴赏品味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古诗中有许多上好佳句,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不畏浮云遮望远,自缘身在最高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等等。抓好佳句教学,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佳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学习修辞方法,还可以接受规范化语言的熏陶,提高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怀。如: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诗,作者因感时,故看到花亦溅泪,惟其恨别,故听到鸟鸣为之惊心。作者以己观物,以物拟人,借物之情写人之情,表达了自己感伤国事、怅恨离别之意。 又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寄情于景,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不仅表现出李白、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永远长久 ,对被贬并不叹息,而表现出李白对友谊真诚、飘逸豪放的情怀。

为了使学生理解佳句在表达上的准确、鲜明、生动,可以采用换词对比法。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让学生考虑把句子中的“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经过对比,学生们懂得了“见”字妙在美景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和生活。

此外,还可以用分析修辞手法的方式进行佳句教学。如:杜甫《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情意,它使大自然染上了感情色彩,传达出诗人对泰山的钟爱、赞美之情;“割”字用拟人手法,显出泰山遮天蔽日,写近望之势,“割”字用的新奇有力,仿佛“昏”和“晓”是泰山割开来的,写出了泰山的雄伟高大的气势。

四、进行角色换位——心理角色的换位,真正理解诗意。

就是鉴赏者虚拟地将自己置换到诗人(抒情主人公)的角度去体会诗中的具体内容及情景。这好像演员塑造人物:演员A演角色B,演员A就应该完全将其心理“换位”至角色B,这时候,演员A已不复“存在”,完全成了角色B,一切按角色B的思想去思考“剧情”,演员与角色之心理完全“同位”,否则,就无法真正地入“戏”。古诗鉴赏也如此,鉴赏者如果不将自己虚拟地置换至诗人(抒情主人公)的角度去体会诗歌中的具体内容及情景,也就无法完全真正地入“诗”。

在具体阅读中,如何“换位”入“诗“?关键是探究诗人(抒情主人公)写诗时的具体之“境”。诗人写诗,都是有感而发。感之触发,都有特定的情境,情境者,就是诗人即“席”写诗时的特定之“境”。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情境”不同于“情景”。“情景”是浸染了诗人(抒情主人公)感情色彩的“景物”;“情境”是诗人(抒情主人公)赋诗时所在的境况”:既指当时的“时代背景”及诗人个人身世,更指诗人即“席”写诗时的具体“境况”。“时代背景”、诗人身世可从诗作之外的其他资料中了解,而诗人即“席”写诗时的特定之“境”只会在诗中有所体现。尤其是诗题,大多交待了诗人即“席”写诗时的特定之“境”。当然,并非所有古诗之题都交待了诗人即“席”写诗时的特定之“境”,如李商隐的《无题》。但在具体诗句中诗人对此也会有所暗示或体现。李商隐的《无题》诗,尽管题为“无题”,诗的意境朦胧晦涩,但首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也可理解为是诗人(抒情主人公)对即“席”写诗时的特定之“境”的交代;尤其其中一个“别”字,暗示鉴赏者可将这首诗当作别离诗理解(当然不是唯一理解)。

学生在阅读鉴赏古诗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会去体会诗的情感,去与作者共同品读山水的清静幽邈,气势雄浑;共同感受人生的怨恨悲愁,喜乐欢愉;共同叹惜金瓯残缺,国恨家仇;共同走进边塞,看铁甲战戟,听金鼓清角。这些深藏在学生心中的诗,随着学生生活经验的增加,会慢慢成为他们精神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对于他们完善人格的形成和个人修养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

猜你喜欢
丰年佳句抒情
补成语组佳句
劳动最光荣
窗外飞絮
农 忙
会抒情的灰绿
乡夏晨曲
拜谒杜甫草堂
约会
佳句碎碎念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