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阻碍我们的,并不是素材,而是思维

2017-02-06 02:29张虹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论题高考作文作文题

张虹

在高考作文的素材选用上,大家最苦恼的是搜肠刮肚,仍觉腹中空空,不知所措。其实,这是个错觉。我们日常的见闻、阅读等,已经不知不觉供给了我们很多写作素材,但我们常常不善于思考、联系,写作的时候意识不到这些宝贵资源的存在,不能为我所用。而激活思维,灵活联系,你也许会发现,在素材选用上,可挥洒的空间还是蛮大的。

比如面对2016年高考作文全国卷Ⅰ的漫画作文题,你会很容易地联想到“虎妈”“狼爸”的新闻,联想到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教导自己女儿周婷婷的故事,联想到家长唯分数是重、让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学生苦不堪言等社会现象。能这样联系,当然不错,但能否再纵向拓展一下呢?是否还可以联系解放前后傅雷先生赏罚相济教育儿子傅聪的故事?再往前还可想到清代曾国藩严格教导儿子曾纪泽成才的故事,还可想到历史上孟母、岳母这样的“严母”与苏轼苏辙兄弟的父亲苏洵这样的“慈父”。这是时间上的拓展。而空间上我们可以联想到,法国的居里夫人为了避开程式化的学校教育而自行教育两个女儿的素材。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所以,素材积累不够是一方面,思维僵化、打不开思路也是一方面。

但写作不是材料的堆砌。这种材料必须纳入写作的整体思路、框架之中才是有用的。而且,只有从对问题的深层次分析和认识中,我们的思路才能进一步展开,写作的素材才能进一步联系。比如全国卷Ⅰ的这道漫画作文题,分析一下,唯分数论的教育方式有什么危害?它让学生倍感压力,丧失学习的乐趣,这时学生厌学的素材就可能涌现于我们脑海。只重分数、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生人格、精神发育就会不正常,于是,复旦学生投毒案就可能随之涌现。再比如这道作文题反映的是教育上赏罚等评价问题,但我们也可以从教育评价方式的非理性、不全面,进一步想到社会上其它领域的类似问题,比如单位业绩考核、经济增长指标等,这时我们的脑海就可能涌现新的素材——谷歌公司的企业文化:弹性工作制,简单明确的绩效考核等。你看,激活思维,灵活联系,对于我们选用素材多么重要。

下面我们从思维角度来谈三个思维激活点。

一、同向联想

同向联想就是向着论题指引的方向展开联想。弄清论题后就要想与论题相联系的具体现象有哪些,这些意味着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抽象、概念化地看问题,如果我们将论题还原到它来源的活生生的现实世界,将之与种种复杂的生活现象、情景联系起来,我们就会感到,论题是复杂的,它有很多种情况,包含很多方面,话题可以切入分析的角度很多,必须有所选择才行。

同向联想要注意联想角度的变化、多样。比如2016年高考作文上海卷要求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发表看法,一般我们会想到网络时代、自媒体时代,任何人的生活都可能被放在公众视野下被大家审视、评价,而这种评论有时非常随意、失当,给当事者造成伤害。韩国明星崔真实、金智厚等都不堪舆论压力自杀,台湾24年轻模特杨又颖不堪网络谩骂自杀。但是换个角度,除了网络,现实生活中呢?有个考生就从自己地铁站上的见闻写起:一个衣着简陋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说:再不好好学习就让你像人家这样来车站卖唱。街头艺人就是乞丐吗?就是生活得很惨的象征么?这种评价不就是一种偏见吗?我们还可以从如何评价他人转移到自身该如何面对他人的评价,由此联想到翁帆和杨振宁先生的结合,想到翁帆勇敢面对世俗的不解和非议。所以,同向联想离不开激活思维、打开思路,特别是拓展思维的角度。

同向联想还应注意从寻找表层联系转向寻找深层联系。我们的思维常会停留在表层,比如全国卷Ⅰ的作文,我们从论题联想到“虎妈”“狼爸”“奥赛班”等,就是直接相关的表层联系。我们必须再进一步,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发现各种现象与话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对论题进行因果分析,我们会发现仅仅着眼分数升降的评价会戕害学生的人格发展,会掩盖对学习过程以及学生自身学习体验的关注。于是我们对与论题相联系的素材就会得以进一步扩展——

然而,事实证明,分数的确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善良、勇敢、责任心等等,也许是比智力更为宝贵的品质。同样,分数的高低并不一定代表着孩子以后的成就大小,中学时成绩平平的马云,却成为了今日的互联网大亨;科举屡屡不中的柳永,却在“浅斟低唱”中为后人留下了凄婉动人的词句。

——2016年高考作文广东考生《勿以点点分数沉浮论英雄》

该考生就是在分析只看重分数的不足时,自然联想到了当代马云和古代柳永的例子。其实,这两个例子并不是什么新鲜独到的素材,大家都耳熟能详,但引用在这里,就会让人耳目一新。因为表面看去,这些素材与论题挨不上边,可是,该考生在对论题进行因果分析时自然联想到这些,拿来作为自己论述的佐证,这些素材在这里便显得自然妥帖又新颖了。所以,不是没有素材,而是不能灵活运用。

二、反向联想

激活思维、灵活联系的又一个思维点是反向联想。所谓反向联想,就是向着论题指引方向的反方向展开联想。将与问题本身相对立的方面考虑进来,自然能拓展我们的思考,深化对问题的认识。

应试教育下,考试成为孩童快乐成长的负担,压力的灰霾遮蔽了成长的阳光。“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流传多年的戏言折射出中国儿童的现状,来自考试的压力让孩子逐步牺牲掉娱乐时间,紧盯着试卷上鲜红的分数,千方百计的争取分数,而来自家长的压力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补习班、奥赛班、堆积成山的辅导书……在“分数至上”的大环境下,儿童不得不压抑好玩的天性,日以继夜地坐在书桌前刷题。反观国外,欧美从不以分数作为评定高下的唯一标准,主张顺应儿童天性,鼓励孩子发展个人兴趣,在野外追逐玩耍,让他自由发展,健康成长。不以分数论成败,还孩童以快乐童年,此当今之急也。

——2016年高考作文河北考生《唯分数论”之殇》

该考生在分析过度看重分数的危害时自然想到与之相对的西方宽松自由的学习要求、自由发展的教育模式,两相对比,自然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不少同学就是缺少这种思维角度转换的自觉性。文思阻塞时,不知道从正面转向反面再想一想,不知道将正反两面联系起来思考分析。在寻找素材时是这样,在整体行文时亦是如此。正面觉得写尽了,没话说了,竟然不知道荡开一笔,再从反面展开论述。这种思维方法和习惯的训练非常重要。

三、发散联想

激活思维、灵活联系的第三个着力点是发散联想。所谓发散联想,这里指在寻找素材时,思维由论题四散展开,伸向相关的其他领域。

我们不妨先看实例——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处理好分数与进取之间的关系呢?首先就要因才而异。是关公就要耍大刀,是孔明就要料事如神。结合自身实际,确定预期目标。拿足球来说吧,欧洲杯还有三天就开幕了。像法国、德国这样众星云集的老牌强队,夺冠自然是其第一目标,而在一个月前结束的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上,中国队拿到了亚洲前八,我们国内的球迷一样十分开心。因为我们自己的队伍取得了进步,踏上了新征程,即使总体水平仍处于世界中下游。

——2016高考作文河南考生《分数诚可贵,进取价更高》

这段文字中中国足球的论据简直是神来之笔。该考生应该是个地道的球迷,足球是他最熟悉的领域。这些和论题表面看简直是八竿子挨不着,但是,该生就是看到了二者的相同点:奋斗目标要切合结合自身实际,于是将之联系了起来,并拿来进行类比论证,不亦妙哉!

这就是所谓的发散联想。你找到的不是与论题同类的生活现象,但是在某一点上与论题能够联系起来。

再看一段实例——

是的,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没有后退,没有低谷,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和空间,也就没有厚积薄发的震撼。就像生活在南极冰海的企鹅,想要跃到岸上,并不是在水面上拼命挣扎,而是猛地扎进深水,凭着一股冲劲儿再跃出水面,华丽地落在岸上。第二个孩子就像这只企鹅,在不及格的深潜后获得腾跃的力量。

——2016高考作文吉林考生《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

这段亦是高妙。该生也是展开类比论证,但联系的是企鹅潜水这样一个完全与教育不同领域的材料,很新颖,令人印象深刻。其实这个材料是我们平常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作文题的材料,大家都非常熟悉,也许一般同学写过这道作文题,将这个材料就抛之脑后了,可是这位考生却将二者巧妙地联系了起来。

读了这两段文字,也许你该为自己感叹没材料可写而羞愧了。你看人家,真是信手拈来,巧妙地将自己熟悉的生活、内容化为了自己的写作材料。其实也无甚高妙,无非是激活思维、灵活联系而已。所谓一点没积累,真的是错觉,我们一定会有各种的见闻、各样的阅读,都为我们提供着写作素材。并非拿着素材书背的那些,才能在写作时为我所用。关键是要激活我们的思维,去巧妙联系,真正盘活自己矿藏丰富的素材库。

当然,在这个多方联想、联系的过程中,必须注意逻辑关联的严谨,不要出现逻辑失误。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家长应给孩子的退步保留一定的空间。孩子的成长发展就如同发掘一处金矿,不可能出现每一次挖掘都能见到金矿的情状。单纯地把孩子的退步视作一种失败,而不仔细推究其中的原因所在,那么这一个退步或许会变成孩子走向衰颓的一个开端。因此,给孩子的退步留一点空间,就如陈忠实在寻找中不断剥离过去的束缚重建自我一样,就如王阳明在被贬作驿使仍静心思悟一样,就如杨绛在下放到干校改造仍潜心学习西班牙语一样。从一个小退步入手,引导孩子给自己一个反省的空间,在退中求进,才能如那些古今中外的大师一样,在面对人生的退步时以正确的态度重建自我,上下求索。

——2016高考作文广东考生《进步与退步》

文段所举的陈忠实、王阳明、杨绛的例子并不恰当,剥离过去不是退步,而是追求变化、进步,被贬、下放干校也不是退步,而是人生遭遇挫折、厄运。所以,这几个例子和作者所要论述的“给孩子的退步留一点空间”的观点逻辑上并不一致。联系点没找好,逻辑联系牵强。思维灵活开阔,想得远,当然是好事,但是这种联系在逻辑上必须站得住,不能牵强附会,生拉硬拽。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多角度激活思维,灵活联系,我们的写作是能够开掘出源头活水的。真正阻碍我们的,并不是素材,而是思维!

编辑/李跃

猜你喜欢
论题高考作文作文题
一道IMO数论题的探究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关于一道数论题的思考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高考作文两关注
论题的价值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