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学斌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其中明确提出要塑造城市特色风貌,鼓励开展城市设计工作,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恢复老城区功能和活力。
其实,老城改造早已不是个新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老城区按原有的格局来控制已难以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将老城区的部分职能进行改造成为必然。在当前急剧变化的城市建设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老城区改造已经成为现代化进程中极其重要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方的老城区改造普遍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休克疗法式”的“旧城改造”。有的地方为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速度,不惜一切代价大拆大建,将诸多传承了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老城区“改造升级”,导致传统的历史街区在“旧城改造”的大旗下被夷为平地,历经千年岁月形成的街巷肌理以及传统社区被毁于一旦。对很多居民来说,古老而不乏烟火气的老城区,哪怕是一条老街、一口老井都维系着他们的记忆和情感,是他们在这座城市的文化根基。但是,大拆大建的旧城改造,让传统的历史文化和文明印记被现代的高调艺术所替代,红砖青瓦被玻璃墙、水泥柱、广告牌所遮挡……随着各具特色的老城区变成了千城一面的高楼大厦,城市与居民的文化纽带似乎也随之断裂。
为改善这种问题,“修旧如旧”的新模式在近年更为流行。的确,老城的复兴必须保留原有的古典风貌,但更重要的是城市文化的整体沿革,而不是建筑重修的政绩工程。近几年,全国有不少城市斥巨资重建古城,但多为城市改造的重大决策项目,动辄几千亩的占地,百亿千亿元财政支出,却引得颇多争议。更重要的是一些重建项目只是打着与文化相关的旗号,背后却是政绩工程和经济利益的驱动,缺乏真正的文化,片面地用浮于形式、牵强附会来进行文化建设,最后结果是南辕北辙,拆了真古城、造了旧古城,沦为笑柄,成为一种政绩泡沫。
其实老城改造的种种问题都与各地政府在旧城改造中急于求成有很大的关系。居民对旧城区的怀念其实折射了他们对旧时“慢”生活的渴望。在繁杂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感觉疲惫的人们的确需要一个恬静典雅的“慢”氛围以寻回生活的真谛。居民所渴望的老城区改造并不是大破大立地追求现代化高楼大厦或者再造一座新的“旧城”。居民的要求很简单,仅仅是把街景延伸到家门口,推动老城区环境、功能提质升级,恢复老城区活力,嵌入慢生活的基调,让人们可以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老城生活“慢”,老城改造自也快不得。慢慢来,才能让老城的“慢”文化更好地融入新时代的文化生态。
青岛市市南区在老城复兴中的“慢”策略,就值得各地借鉴学习。
老城复兴是个漫长而系统的工程。系统工程自要全局考虑,任何急于求成、大包大揽的政绩工程都是要不得的。旧城改造,不仅需要考量历史的基因,需要因地制宜,更需要文化、文明的担当,让人们能够找到城市文明的记忆与未来。
市南区政府在旧城改造这一问题上便放弃了原有大包大揽的工作方式,通过解放思想结合实际,全力挖掘名人故居等资源,以资源优势带动区位优势,并因势利导地利用其带动人流量,引来了商机,看到商机的民间资本便会纷至沓来,形成了新的商业聚集。
从全面角度看,一个个得到充分挖掘的历史建筑就如闪亮的历史文化节点,利用一个个“点”的改造,将略显衰落的旧街区重连成“线”,透过活化部分历史建筑的方式,为街区注入崭新的商业元素,最后再利用一条条“线”的交叉,形成区域的“面”,从而完成老城区复兴的重任。
老城区的改造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任重而道远。改造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只要找准方向,选好道路,踏好节奏,老城区也终有一日可以重新焕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