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穿越大吉岭》依旧延续了韦斯·安德森与众不同且个人风格极易辨识的影像美学特色,并将其一以贯之的主题——探讨个人的成长与核心家庭关系,巧妙地融入这部印度“火车公路”喜剧中。笔者试从“电影作者”其创作背景与特征的角度来评析影片的主题、视听风格,以及所涵盖的公路、喜剧元素。
【关键词】韦斯·安德森;作者电影;成长;构图对称;既存音乐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108-03
电影《穿越大吉岭》是好莱坞电影怪才韦斯·安德森的第五部个人长片。这位游走在“电影作者”与好莱坞商业体制平衡点上的独立电影人,将其影像的叙事空间放置在了异域风情浓重的印度,并凭借其独特的影像美学斩获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小金狮奖。
《穿越大吉岭》讲述了在一列叫做“大吉岭”的特快列车上,惠特曼家的三兄弟时隔一年后重逢。这场自父亲葬礼后就互不来往的三兄弟的会面,缘自哥哥弗朗西斯经历了险些丧命的意外之后,对于亲情的感悟。他迫切需要弟弟彼得和杰克与他一起,完成一段找回自己、探索未知、接纳万物的“穿越大吉岭”之旅。然而这段重拾手足之情的旅程并未如愿顺风。弗朗西斯强烈的控制欲;彼得对妻子怀孕的逃避;杰克一面念念不忘前女友,一面又与印度姑娘丽塔一见钟情并发生亲密行为。这些事致使兄弟三人各怀心思、互相猜忌、甚至互道是非。最终,因弗朗西斯道出,他所安排的这段心灵之旅的终点,是去寻找缺席父亲葬礼的母亲,兄弟三人大打出手。三兄弟因种种闹剧被赶下火车,在返程之际却因意外搭救落水的印度少年而重新踏上了未知的新旅程。这段不在计划内的新旅程,仿佛将兄弟三人的心拉近到前往父亲葬礼的路上。至此,他们放下对彼此的嫌隙,并一同前往喜马拉雅山脚母亲所在的修道院,探寻亲情支离的答案。
影片依旧延续了韦斯·安德森与众不同且个人风格极易辨识的影像美学特色,并将其一以贯之的,通过探讨个人自由与核心家庭关系来揭示成长的主题,[1]巧妙地融入这部印度“火车公路”喜剧中。几近偏执的构图追求;独具匠心的既存音乐设计;冷幽默式的人物表演;荒诞而又真实的冒险旅程;以及喜忧参半的故事结局。集编剧、导演、制作于一身的韦斯·安德森,将其独特的“韦式作者电影”渗透到影片的各个角落。
一、“电影作者”韦斯·安德森
20世纪90年代,以“高概念电影”为主流的好莱坞商业巨制日趋僵化。这些由“全球化”的大公司制作的好莱坞大片,高度娱乐化且套路单一,高额投资且产量少,并面临着彻底沦为商品的威胁,好莱坞商业模式不得不“另谋出路”。与此同时,远离主流市场的独立电影获得了发展空间,并在影像实践上大胆进行革新,屡获国内外的赞誉。最终,由于独立电影发行公司大规模崛起,好莱坞大公司与独立电影人积极谋求合作,发行模式的改变最终促成了美国独立电影在1990年代的蓬勃发展。[2]韦斯·安德森正是这个独立电影“大时代”的直接受益者,他起步于圣丹斯电影节并成长于整个90年代,就如同好莱坞与独立电影由竞争关系转为合作一般,韦斯·安德森的电影将自身的独立精神与好莱坞的成熟商业体制高度融合。
作为“电影作者”的韦斯·安德森,在自己的影像实践上承袭了法国新浪潮电影所推崇的“作者电影”,并取精用弘。这种鲜明的区别于好莱坞制片体系的导演中心论强调,“电影作者”应该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具备最低限度的电影技能;二是影片中明显体现导演个性,并在一批影片中一贯地展示自己的风格特征,这个风格特征就是“署名”;三是影片必须有某种内在含义,导演必须通过其使用的素材来表现其某种个性,这种个性应贯穿在其所有的作品中。[3]尽管韦斯·安德森为了保证商业票房而沿用了好莱坞的明星制;尽管他几乎不触及社会现实题材并热衷于讲故事;尽管他与新浪潮电影人的拍摄技法也截然不同。但他一贯秉承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严谨的场面调度,以及一贯内涵丰富的主题,都奠定了他“电影作者”的身份。在韦斯·安德森的一系列电影作品中,除了导演的身份外,他还是编写剧本的主要作者,并通过自己创办的美国经验影业参与制片。《穿越大吉岭》就是作为导演的韦斯·安德森与罗曼·科波拉以及主演之一的詹森·舒瓦兹曼共同编剧,美国经验影业与印第安画笔制片公司、福克斯探照灯公司等联合制片。
与《电影手册》派所讴歌的“电影作者”一致,韦斯·安德森的个人风格及其标志性手法就是其电影的最大亮点。在《穿越大吉岭》中,独特的视听风格是其彰显作者身份的重要手段。在视觉元素上,近乎完美地设计了规范、和谐的对称式构图,且使用了“画框感”强烈的封闭式构图。在听觉元素上,选用了经典的印度风格电影配乐以及20世纪60年代的英伦摇滚乐,甚至还出现了法国香颂与欧洲古典音乐。
(一)电影画面的“作者”
根据电影其运动的属性,对电影构图的认知则必须经历一个破碎、变化和重新组合的过程。导演独特的构图设计能够使画面产生隐喻或者象征的效果。[3]在韦斯·安德森的多数电影作品中,简洁、精致的五五开画面——对称式构图,比比皆是。画面内左右两边被摄体的形状、大小、颜色、排列方式都相互对应,银幕空间的块状分配和注意力也都比较均衡。韦斯·安德森往往把人物放置在画面中央,并简化其他可能会分散观众注意力的元素。有些镜头则均分两侧,让观众的视线在两者之间游移。[4]
本片中,当彼得独自在列车的卫生间内再次重温弟弟杰克所创作的小说时,这篇根据兄弟三人真实经历所改编的小说使彼得感同身受且无法自拔。此时的电影画面内呈现了彼得处于画面中心的近景镜头。在这个封闭空间内,以彼得为中心呈对称式的构图将观众的视线聚焦到彼得的脸部,并突出了彼得阅读小说的目不转睛以及眼泛泪光的动容之情。此外,兄弟三人在中途下车去寺庙参拜,当杰克得知哥哥弗朗西斯私自拿走了自己的护照时,导演同样为兄弟二人的对话设计了对称式构图。镜头中的弗朗西斯与杰克分别处于画面的两边,两个人物沿画面中心均分两侧。此时,弟弟杰克带着疑惑与不满的质问与哥哥弗朗西斯不胜其烦又似乎理直气壮的解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紧接着,镜头转换到彼得身上,并向彼得处于画面中心的对称构图之上不断推进,这个镜头解释了杰克与弗朗西斯将视线汇聚到彼得身上,并加强了之前杰克在谈话中将彼得妻子怀孕的小秘密透露给弗朗西斯的叙事作用。再如,当兄弟三人被赶下大吉岭特快车时,杰克走到了印度姑娘丽塔的车窗前与她道别,对望中的两人分别处于各自画面的中心,对称式的构图设计分别刻画了丽塔的伤感以及杰克的无奈。
对称式构图在本片以及韦斯·安德森多数作品中的频繁使用,成为其作为“电影作者”的鲜明标志。不可否认的是,影片中大量规范、协调的对称构图确实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也加强了观众对电影叙事的理解,同时保持着画面的连贯和稳定。
(二)电影音乐的“作者”
音乐作为电影中不容忽视的听觉元素构成了电影的视听整体,并凭借其独特的表现力为电影在叙述相关情节、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氛围、展现民族与地域特色等作用上推波助澜。《穿越大吉岭》在音乐上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导演精心挑选的各式风格、体裁的经典音乐作品的浑然一体。其中包括印度电影与音乐作者萨蒂亚吉特·雷伊的经典电影音乐作品,以及20世纪60年代英国四大摇滚乐队之一的奇想乐队的代表作,同时还涉及了德彪西与贝多芬的音乐经典。
本片的开头部分,当彼得越过一同追赶火车的男士时,画面外由节奏紧张的印度风格音乐变为奇想乐队的代表作《This time Tomorrow》。这是一首抒情风格的流行摇滚,20世纪60年代的英式摇滚乐凝聚并形成了特有的青年文化与青年力量,它在追求人性自由与平等、表达对率真生活的执着追求等方面做出了非凡的贡献。此情此景,摇滚乐的运用映衬了彼得所表现的神采飞扬以及其纵身跳上火车后对未知旅程的期待。另外一段典型的摇滚配乐出现在三兄弟参加印度少年葬礼的片段中,导演同样选用了奇想乐队的抒情摇滚作品《Strangers》。画面内的三兄弟身着素色睡衣虔诚地经过印度少年的遗体并走向殡葬花车,音乐在此时带有悲伤之意,同时表达了三兄弟心境的变化,他们不再内心浮躁并彼此抗拒,素色睡衣与父亲葬礼时的黑色礼服相比,暗示着三兄弟之间的感情被拉近,同时在音乐与慢镜头的配合下,三人极具仪式感的步伐仿佛是对那场令人遗憾的、荒唐无稽的父亲的葬礼进行弥补。除了英伦摇滚乐的选用,影片前半部分兄弟三人在火车上的故事中,导演大量选用了印度电影作品中的经典音乐,这些音乐多数来自萨蒂亚吉特·雷伊的电影作品。如杰克与印度姑娘丽塔亲密接触的情节中,音乐《Charu's Theme》选自萨蒂亚吉特·雷伊1964年的电影《孤独的妻子》,这段旋律的使用为影片中杰克与丽塔的私下接触渲染了暧昧的气氛。再如,兄弟三人在火车中途按照行程计划去寺庙参拜并游历印度街道的片段中,标题音乐选自电影人詹姆斯·伊沃里1970年的作品《孟买之音》,这首节奏明快的精致旋律与电影中的风土、人情相得益彰,使观众仿佛置身于这段印度之旅当中。
作为电影音乐的“作者”,韦斯·安德森在本片中最突出的设计并非为电影谱写的原创音乐,而是其精心挑选的大量既存音乐。与电影音乐的常规创作模式不同,韦斯·安德森会在电影的原创阶段就为其已选定的既存音乐特意打造场景氛围。这样颇具个性化的尝试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官体验。
二、“电影作者”的公路喜剧
《穿越大吉岭》可以看作是公路形态电影中的一种子类型——“治愈式”旅途片。这类题材常常表现主人公出发,寻找,最终浪子回头,回归家庭,核心价值观是家庭、亲情的温暖情怀对破碎心灵的抚慰,旅途是治愈,结局是回归。[5]本片正是在“火车公路”旅途的叙事中,将导演电影中惯有的主题——成长,和盘托出。
成长始终是韦斯·安德森其电影创作生涯中反复探讨的主题,不同于青少年其身心从稚嫩走向成熟的题材,本片中作为成年人的惠特曼三兄弟也都面临着成长的困扰,并被导演诠释为从面对困难到解决困难这样一种复杂的个人体验。首先,哥哥弗朗西斯的困境在于经历了那场险些丧命的车祸,在他身负重伤的时刻却没有至亲的陪伴,他倍感孤独和无助,因此他对维系兄弟感情以及寻回缺失的母爱产生了强烈的欲望。而弟弟彼得的困境在于极力逃避妻子怀孕的事实,他甚至不确定自己是否会成为一位好父亲。最后,三弟杰克对前女友始终无法释怀,寂寞难耐使他在火车上经历了这段与丽塔未果的艳遇。然而这些困境皆源自兄弟三人破碎的家庭与疏远的亲情。成长过程中母爱的缺失;父亲的离世;三兄弟的生活并无交集且生活状态都是作为形单影只的个体漫无目的、飘忽不定。因此,哥哥弗朗西斯所倡导的这段火车旅行其目的就是试图维系亲情与重建核心家庭关系。自旅行伊始,火车上的相处就已突显兄弟三人的隔阂与矛盾。在经历了兄弟间因寻母事件的分歧而大打出手,甚至被列车员赶下火车后,三兄弟终于意识到彼此的不完美。哥哥弗朗西斯的旅途规划只是一厢情愿,其强烈的控制欲是兄弟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弟弟彼得的自私、冷漠以及杰克的困惑与迷茫注定了这场旅行以失败而告终。从面对现实的困境,遭遇生活中的不如意;到坦诚地认识自我,接受自己的种种缺陷;再到感悟成长,重拾责任与理想。《穿越大吉岭》正是以这样一个清晰的脉络,用旅途中发生的种种偶然事件,呈现了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同时,通过给去中心化的个人赋予某种目标便于观众理解,通过对核心家庭的扬弃制造一个更易于接受主人公的世界,韦斯·安德森让他的人物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得以修复,而这些获得救赎的人终于可以抛下包袱获得真正自由的人生。[1]
除了在公路叙事中贯彻其成长的主题,在电影人物的塑造上,冷幽默的喜剧风格也是韦斯·安德森独特的作者表达方式。演员没有夸张的表情、剧烈的动作或起伏的音调,只是对话中遍布打岔、跳跃和意外发现,而参与者都对此习以为常。[1]这种冷幽默式的人物表演遍布于影片中兄弟三人的谈话间、行为中,并为故事增添了荒诞而又真实的特色。
三、结语
承袭新浪潮精神的“电影作者”韦斯·安德森将其自身的成长经历与电影创作实践相结合,并将其狂热追捧的20世纪60年代文艺元素与其独树一帜的视听设计相交融,这其中的核心命题便是关注人物的情感状态、家庭与社会关系,《穿越大吉岭》亦是如此。韦斯·安德森更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独立电影崛起以来,好莱坞商业体制下践行“作者电影”风格的榜样。
参考文献:
[1]王昕.韦斯·安德森:设计世界以备回归[J].当代电影.2013,(11):154-158.
[2]张旭博.韦斯·安德森电影创作模式及作品风格分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3]陈晓云.电影学导论(第三版)[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4]高彤.韦斯·安德森电影影像风格研究[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15.
[5]李彬.公路片:“反类型”的“类型”——关于公路片的精神来源、类型之辩与叙事分析[J].当代电影,2015,(01):39-43.
作者简介:
穆小龙(1989-),男,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电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