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成功只是开始

2017-02-05 12:39
中国报道 2017年1期
关键词:节气传统文化

传承民俗文化要接地气,让习俗与时俱进。只有将之与老百姓的生活衔接,才能让“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习俗和文化内涵更好地传承下去。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继昆曲、端午节、中国针灸等第31个列入非遗代表作名录的项目。“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不仅令中华传统再入世界视野,也唤醒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再度关注。

“中国第五大发明”

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它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为中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在农业生产上,许多人至今还遵循着这些古老的农业谚语来调节休息和劳作。“我们家世代是农民,听着老人们种地代代相传的节气歌长大。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就是这么神奇,该什么时候插秧、什么时候掐尖,都准着呢。” 朱家美是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旺牛村的农民,她对于“二十四节气”在农业耕种方面的指导意义深信不疑。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认知天象、物候、时令和大自然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谱系曾被认为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千百年来,“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作为农耕文明的优秀代表,其影响力覆盖全国。“二十四节气”列入非遗代表作名录,不仅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与凝聚力,激发传承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更有助于加强国际间关于传统时间知识体系的交流与对话。

“我以前只知道古代中国人很重视农业,也学过很多形容气候的词语,比如春暖花开、烈日炎炎、秋风瑟瑟、天寒地冻等。现在才知道,原来中国有这么神奇的‘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这么重要。”方慈莲来自泰国曼谷,是当地一位汉语教师。她在参加了泰国曼松德孔子学院组织的“二十四节气”课程体验活动之后非常兴奋,“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真是充满智慧。我会将自己所学讲给我的学生,让他们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被淡忘的“中国时间”

“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作为中国古代的朴素发明实践,“二十四节气”将科学知识与中国文化智慧完美结合,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实证的“存在与时间”。然而遗憾的是,现代的大多数中国人已经淡忘了这些曾经诗意的“中国时间”。

“‘二十四节气听说过,手机日历好像也有,但是具体每个都说出来有困难。”在记者随机采访身边的一些人是否了解“二十四节气”时,绝大多数都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在北京一家物业公司工作的朱赟赟告诉记者:“我记得小时候爷爷奶奶家里用的那种挂历,上面对于节气都有很详细的标注。但是现在,传统的挂历早就被手机电子日历所取代,关注这些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记者随机又在手机APP市场上搜索了一下,关于“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节气”的APP只有寥寥几种。其中,由九峰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二十四节气知识大全”是一款结合节气知识、农业种植提示以及节气养生的综合应用。这款APP的开发负责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该软件目前只有近10万的用户,但是“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后,人们对于节气的关注和搜索明显增多,公司研发的新版本也将很快推出,“虽然现在种田的人少了,大家对节气的关注也淡了,但是了解一下节气的常识,其实对于人体健康、饮食调养以及穿衣注意事项非常有帮助。我觉得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不应该被人们遗忘,而是应该通过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方式把古人的智慧继续在大众生活中传播。”

随着国家推进信息化产业和“互联网+”等领域的发展,新技术、新观念的冲击令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现代化传承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中国在此次申遗纪录片中特意展示了年轻人利用互联网软件“节气”了解节气知识的画面,意在呼吁以新颖独特的创作形式和表现形式来传承传统文化,让青年人成为非遗保护的主力军。如何利用各类移动平台、新媒体技术等更贴近现代人生活的方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

非遗传承需与时俱进

就在“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之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翟德玉就宣布,为了让“二十四节气”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已经为其拟定了一个“五年行动计划”,包括定期在社区内组织交流,举办培训班;建立一批传习基地;开展调查和记录,实施数字化建设;保护和修缮相关实践场所;开设专栏以及编写教材读物等。

“二十四节气”列入非遗,有利于提升这些节气的知名度、保护其文化内蕴,但这并不意味着从此可以一劳永逸。“传承民俗文化要接地气,让习俗也能与时俱进,只有将之与老百姓的生活衔接,才能让‘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习俗和文化内涵更好地传承下去。” 民俗学者王娟表示。

2006年以来,我国陆续公布了1300多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项目大多分布于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及民俗等方面,而它们普遍面临着亟须找到现代化传承途径的困境。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丁启阵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信息爆炸、多元文化价值观碰撞的时代,中国人越发需要对自己的文化重新定位,重新关注和审视传统文化,国学如今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也正是因为如此,“相比向外国人推荐和介绍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更需要在这个时代先建立对自身的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体系。”

猜你喜欢
节气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