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丹丹,曾俊蓉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九江 332007)
茶文化背景下高职大学生音乐素养的创新培养及对策研究
袁丹丹,曾俊蓉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九江 332007)
茶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也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思想以及教育价值,尤其是在当代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显得极为紧迫,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技能外,还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人文修养,本文主要以高职教育中学生音乐素养培养进行探讨,给予茶文化视角对其培养的创新对策展开研究。
茶文化;高职大学生;音乐素养;创新
高职大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是当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大学生提升专业技能,丰富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将茶文化与大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相整合,不仅能够促进当代职业教育音乐教育的发展,同时还能够提升高职教育人文教育的创新。而茶文化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在高职学生音乐素养培养中的应用,能够推动其培养方法的创新以及理念的改变,对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有非常巨大的现实意义。
1.1 文化性
对大学生进行音乐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这其中也包含了一些文化教育方法,而关于茶文化音乐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首先提高自身对文化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课程。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茶文化音乐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将茶文化应用到音乐课程教学当中,可以让大学生的精神得到洗礼,通过学习茶文化音乐知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个人修养。
1.2 艺术性
作为一种十分传统的艺术教育,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敏感度,通过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形成一种乐感。曾有人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有些人是无神论者,本身并没有宗教信仰,但是可以具有艺术性信仰,利用这种方式净化心灵,可以提高个人修养,丰富精神世界。作为一种复合型课程,教师需要将茶文化与音乐完美的结合,既要展现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又要展现音乐的美感,二者的融合让音乐课程变得更有艺术性。之所以选择茶文化,是因为其具有较为浓郁的艺术色彩。在茶艺表演的过程中,需要茶师对音乐有深刻的体会,才能让表演更为流畅,也更具观赏性。茶歌、茶戏、茶曲都在不同方面展现了音乐的艺术性,也让茶文化更具艺术效果。教师了解茶文化的历史以后,心灵与音乐教育相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学内容。而融入了茶文化的音乐教育,也让音乐课堂变得更有趣味性。
1.3 民族性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茶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经过了近千年的传承以后,茶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也更为广泛。茶文化展现的是一种清新淡雅而又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被中华儿女所继承,也得到了更好的弘扬,成为了一种民族精神。茶文化无时无刻不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在尽可能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茶文化历史的过程中,可以将茶文化与大学课堂教育相结合,让大学生学习优秀的茶文化知识。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课程相结合,能够有效地将我国民族性元素在音乐中进行展现。学生学习了音乐教育课程,也学习了茶文化的优秀历史,对茶文化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也更愿意自发的去传播和继承茶文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同时,区别于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将茶文化与音乐艺术相结合,能够更好的让大学生去知晓茶文化的魅力,并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对茶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茶文化的特点比较明显,而其本身的作用也十分广泛,针对茶文化的作用给出以下几点说明:
2.1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赏识
由于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程的过程中,许多同学并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因此,并不具备最基本音乐的鉴赏能力,本身能力的不足让大学生无法更好地了解音乐艺术的价值。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首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音乐欣赏意识,以学习茶文化为基础,磨练学生的意志,让学生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并通过主动学习,了解茶文化有关的知识,才能逐渐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作为高职音乐素质教育的基本方法,教师需要懂得善意的引导,耐心的为学生解惑,才能确保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完善。
2.2 促进学生对音乐的分享
学生在学习不同科目知识的过程中,最恰当的方法就是对知识进行讨论和交流,学习音乐课程也不例外。为确保学生能够分享职能,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情感上进行交流,此时,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茶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精神素养,才能确保学生获得情感的分享。茶文化中包含了采茶、种茶以及品茶等文化内容,通过对这个过程的了解,学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让茶文化元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激发学生的热情,满足学生的分享需求,才能提高学生个人素质。心理专家认为,学生在主动分享的过程中,是自我强化的一种体现,整个过程需要有良好的心态以及积极的处世态度,教师则需要采取多种音乐素质教育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2.3 强化学生对音乐的感悟
感悟职能是对音乐艺术的一种深层次的理解,学生只有掌握了基础的音乐课程内容,才能通过感悟的方法完善职业素质,此时学习茶文化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茶文化知识,了解茶文化的隐性力量,以此改变学生对职场的认识,让大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
3.1 基于音乐教育的特点深入剖析茶文化元素的艺术性
为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教师需要不断改变音乐教育方法,通过引入茶文化元素,让音乐教学课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以音乐教育的特点为基础,教师需要适当的将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相结合,在讲述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后,让学生自发去了解茶文化的知识内容。通过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让茶文化与生活相联系,并对茶文化内容有基本认识,才能保证学生对茶文化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作为一种音乐教育的辅助方法,融入茶文化的音乐教学课程则需要教师精心地进行编排,恰当地选取音乐是更好开展音乐教学课程的重点。由于茶文化内容十分广泛,在讲述不同茶文化知识时,教师需要恰当地选取音乐体裁和风格,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茶文化知识,更好的感受来自音乐的艺术魅力。教师需要选择适合大学生学习难度的音乐题材,通过层层筛选或者与大学生进行探讨,尊重学生的学习意见,才能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课程。
3.2 不断增强茶文化音乐教师的自身修为与教学水平
茶文化音乐教学手段是一种全新的艺术教育方法,既能够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又能够让学生对音乐有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作为一名优秀的施教者,本身需要对茶文化音乐有充分的理解,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肩负起传承茶文化的责任。引入茶文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学生通过学习茶文化知识,能够对学习音乐有更多的耐心,也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知识的精髓。学生学习茶文化知识以后,懂得放低姿态,做事谦虚谨慎,对于不懂的问题,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不断加深自身对茶文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与此同时,教师需要清楚的意识到,茶文化音乐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与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相比,融入茶文化的教学课程,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这种颠覆性的创新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有敏捷的反应能力,可以按照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用茶文化的知识进行解答。教师还需要发挥多媒体的作用,通过为学生播放视频影像资料,让学生了解茶文化内容的同时,也学习到与音乐相关的课堂知识,体验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3.3 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文化与艺术并重的新观点
学生学习茶文化音乐课程以后,能够快速形成健全的人格,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茶文化以后,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懂得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正确的方法,不断完善个人能力。引入茶文化音乐教育,对学生来讲十分有利,学校方面则需要不断完善与茶文化有关的设施,购置大量的茶具以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浓郁的茶文化教学氛围,让学生拥有了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音乐课程,学生可以对音乐艺术有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教授茶文化音乐课程时,要合理安排学习进度,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理解教师所讲授的课程内容,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以提高自身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3.4 将茶文化音乐课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习和思考是学好一门学科的基础,而学生需要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实践是检验理论是否实用的最佳方法,学生也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丰富理论知识的内容,因此,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为避免在开展茶文化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感觉过于空洞,教师需要适当的将茶文化课程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对茶文化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形成了独立的音乐素养框架,也对茶文化知识音乐结构分析得更透彻。开展茶文化音乐教育的同时,实践教育同样重要。教师只有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音乐课程实践教育活动,才能让学生在实际应用理论知识的同时,加深对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个人艺术修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也是诸多高职院校开展茶文化音乐教学课程的主要目的。
总之,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茶文化,不仅能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艺术修养、人文修养以及道德品质,推动我国高职学生音乐素养的创新与改革,完善我国高职音乐教育体系。本文以茶文化为视角,对大学生音乐素养的创新培养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
[1]王燕如,王翼如.我国高校茶文化音乐钢琴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福建茶叶.2016(12):12-14.
[2]杨柳.师范专科学校钢琴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5-7.
[3]向颖.浅谈民族钢琴音乐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6(21):23-25.
[4]秦红梅.浅谈我国儿童钢琴教育的几点误区 [J].中国民族博览.2016(11):4-8.
[5]韦思铭.《巴斯蒂安钢琴教程》的特点及其编写[J].通俗歌曲.2016(11):57-59.
2015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大学生音乐素养的创新培养及对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S1558
袁丹丹(1981-),女,湖北钟祥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