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美丽
(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对茶文化旅游概念及相关问题的认识
白美丽
(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茶文化旅游具有审美、体验、文化和休闲四种功能。其中,游客亲身体验农事(茶种植、采摘)活动是茶文化旅游的精髓,借助农事(茶种植、采摘)活动传承的茶文化是茶文化旅游的本质,作为媒介的旅游活动是茶文化旅游的形式。
茶文化旅游;文化;茶;旅游
茶文化旅游是一种将休闲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兴旅游形式。目前,学术界对茶文化旅游内涵的理解,尚未达成共识。马海云(2007)认为,茶文化旅游属于民俗旅游的一大分支,是将茶文化相关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进行综合开发和深度开发的新型项目,以吸引旅游者得到茶叶、茶具等物质产品和茶文化精神享受的一种文化旅行;[1]杨妮,李小明,杨骏(2007)认为茶文化旅游是指以茶及茶文化为主题,以达到积极的休息和娱乐,获取知识和体验人生价值等为目的,而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旅游活动。[2]
鉴于此,在总结、分析国内其他学者关于茶文化旅游概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茶文化旅游活动,拟对茶文化旅游作出如下界定:茶文化旅游是以茶业资源及茶文化为主要吸引物;以了解、认识和欣赏茶业资源,感受、品味茶文化为主要内容;以亲身参与、亲身体验茶事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放松身心、品味文化、感悟人生为目的,集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一种旅游活动。
从茶文化旅游的内涵看,目前学术界对茶文化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容、产品和形式等方面。就茶文化旅游的内容而言,茶文化旅游主要围绕茶艺、茶道、制茶工艺、民间饮茶习俗、茶歌舞、茶鉴赏[3]等茶文化相关资源进行;就茶文化旅游的产品而言,茶产地山水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观赏、各类茶叶的品尝、饮茶习俗的观赏和茶道茶艺的体验、茶书茶画茶诗词的品味等都可成为茶文化旅游的主要项目;就茶文化旅游的方式而言,茶文化旅游主要以自然、清幽、淡泊、恬静的休闲方式[4]开展旅游活动。
茶文化旅游追求的最佳境界是在休闲中品味(茶)文化。贯穿于茶文化旅游活动中的休闲是以游客的亲身体验为主要方式,主要通过体验与茶业资源相关的内容,达到放松身心、品味(茶)文化、感悟人生的目的。
从茶文化旅游的内容、产品与形式看,旅游者可借助各种围绕“茶”这一实体开展的旅游活动直接观赏茶文化或亲身参与其中体验茶文化的魅力,实现外出旅游的初衷——放松身心,一种人人都在追求的休闲方式。
在茶文化旅游中,游客围绕“茶”这一实体展开的旅游活动主要有对茶艺、茶道、制茶工艺、民间饮茶习俗、茶歌舞、茶鉴赏等过程的观赏与体验。在游客的观赏与体验过程中,茶文化旅游凸显了四种功能:
2.1 审美功能
所有的旅游活动都具有审美功能。审美被旅游界众多学者当作旅游的本质(笔者认为旅游的本质有待重新商榷)。学者们认为旅游需要艺术的想象、需要审美的情趣。这些似乎在茶文化旅游中并不缺乏。美在茶文化旅游中的体现有:风景迷人的茶园,青翠欲滴的茶林、千姿百态的茶叶、纯洁高雅的茶艺表演等等,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些都引导、激发了旅游者的审美情趣,进而满足了游客发现美、欣赏美的需求。这是游客在茶文化旅游中实现文化体验、文化休闲的基础。
2.2 体验功能[5]
众所周知,亲身体验是旅游的精髓。在茶文化旅游中,游客可在满眼青翠欲滴的茶园中,体验亲手采摘片片嫩芽的劳作过程;也可拜炒茶师傅当老师,教自己炒茶,待旅游行程结束后再将自己亲手炒制的茶叶买回去,品尝自己亲手炒制的茶叶也别有一番情趣;还可亲身体验各种茶叶的不同冲泡方式,等等。在茶文化旅游中,类似的可供游客亲身体验的项目很多,这些都凸显了茶文化旅游的体验功能。体验功能让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变被动为主动,实现了旅游活动主人翁的地位及休闲目的。
2.3 文化功能[6]
通过各地开展的如火如荼的茶文化旅游可以获知,各地所产的茶叶不同,自然各种茶叶背后所体现的地域性文化背景也各不相同,如,茶叶的烹制、饮茶的习俗、茶艺的表演无不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各有千秋。各种融入地域特色的茶文化都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包含和体现了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在茶文化旅游活动中,茶文化正是借助“茶”这个载体得以传播和延续,旅游者也正是通过“茶”这一实体,在识茶、赏茶、品茶等一系列活动中感受茶文化的魅力,进而满足求知、求新、求奇的需求。这是游客在茶文化旅游中追求的本质。
2.4 休闲功能
休闲是指在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的目的的一种业余生活。科学文明的休闲方式,可以使智能、体能得到调节,使生理机能、心理机能得到锻炼。在旅游中追求的“休闲”,其本质是逃离枯燥单调、充满压力的惯常环境,到一个全新的环境,进行一段时间的全新生活。在新的环境,游客可得到身体的放松、心灵的净化、情操的陶冶。这一本质正好与休闲的内涵相迎合。
在茶文化旅游中,游客也正是通过围绕“茶”这一实体开展的一系列体验项目,在感知、品味茶文化魅力的同时,达到放松身心、陶冶情操、感悟人生的休闲目的,这也是游客参加茶文化旅游的最终目的。
茶文化旅游将休闲农业(茶)、文化与旅游进行了一次全新的融合。这次全新的融合折射出一类新型的旅游类型——农业文化休闲游。
就农业文化休闲游系统而言,内容很庞杂,茶文化旅游只是其中的一种;就农业文化休闲游的构成而言,休闲农业、文化与旅游是其三大主要因素。文章将以农业文化休闲游的三大构成因素为研究对象,对茶文化旅游的本质进行探析。
3.1 休闲农业因素
就休闲农业而言,在农业文化休闲游中,我们看重的是农事活动的过程,游客可以亲自参加当地的农事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在旅游活动中,游客亲自参加的农事活动与当地农民日常参加的农事活动,意义上是完全不一样的。农民参与当地日常的农事活动是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是为了发展当地的农业经济;而游客参与当地的农事活动是觉得好玩、好奇,以前完全不知道或完全没见过,在游客内心深处把这种亲身体验农事活动的过程当作“玩”的一种方式,本质上是一种休闲。在该类休闲中,游客可在亲身体验中获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以往城市生活中难以挣脱的生活和生存、金钱和权利、烦恼和欲望的枷锁在此刻烟消云散。
在茶文化旅游中,游客亲身体验的采茶、制茶、烹茶等农事活动,在游客看来,都是一些新奇的玩法,以前不曾了解,也不曾接触,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新型休闲方式。茶文化旅游非常重视游客在亲身体验茶事活动中获得的休闲,这是茶文化旅游的精髓。
3.2 文化因素
就文化而言,在农业文化休闲游中所凸显的文化,是一种伴随着农事活动及农业发展而产生的文化,即农业文化。这种文化与农民的生活和农事活动密切相关,并借助农事活动这一载体得以传承。
在茶文化旅游中,游客通过茶文化的物态文化(指茶树栽培,茶叶采集、加工、保存及茶道,茶艺,品茶等活动方式和所使用的茶叶、水、茶具、茶花工艺品、茶桌、茶椅以及茶室等物品及建筑物的总和);通过在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围绕茶叶生产及消费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如纳贡、税收、专卖、内销外贸等制度文化;通过借助茶礼、储茶、品茶、斗茶、点茶、茶点心、茶食、茶花、贡茶、书院茶、草庵茶等茶俗以及茶艺等表现出来的行为文化;通过人们在品茗饮茶过程中所表现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心态文化来学习、理解、消费、传播茶文化。[7]在茶文化旅游中,借助茶种植、生产等农事活动得以传承的文化,也是游客在亲身体验茶事活动中获得的文化,是茶文化旅游的本质。
3.3 旅游因素
就旅游而言,在农业文化休闲游中,与前二者相比,旅游是一个新生事物。旅游为农事活动与农业文化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也为游客参与农事活动、了解农业文化提供了机会和途径;让农事活动不再是农民的专利,为农业文化开辟了新的传承方式,让农事活动与农业文化突破地域的局限,促进了不同地域之间农业和文化的融合与交流。
在茶文化旅游中,旅游活动成为游客体验茶事活动及了解、熟悉、学习茶文化的媒介、通道,是茶文化旅游的形式。
茶文化旅游是游客通过亲身体验茶种植、茶生产等农事活动,来探源文化、放松身心、陶冶情操、感悟人生的一种新型的休闲旅游形式。在这种新型的旅游形式中,体验、文化、休闲是关键因素,在体验中品味文化,在体验中实现休闲,是茶文化旅游的精髓,也是新型旅游类型——农业文化休闲游的本质。
[1]马海云.古老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茶文化旅游浅谈[J].商场现代化,2007(9z):266.
[2]杨妮,李小明,杨骏.茶文化旅游初探—以杭州茶文化旅游发展为例[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9-31.
[3]文南薰.茶文化旅游产品组合性开发研究——以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为例[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2):81-85.
[4]王京传,赵修华.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J].中国茶叶,2005(6):22-23.
[5]李玲.浅析婺源茶文化与休闲旅游[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7):186-187.
[6]杨坤武,明庆忠,李庆雷等.基于深度旅游理念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昆明大学学报,2008(4):48-51.
[7]陈武英.唐宋茶道初探[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49.
2015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B15GL134
白美丽(1978-),女,山西山阴人,理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旅游可持续开发,旅游文化,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