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红茶文化与文学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交织解析

2017-02-05 06:28宋倩倩
福建茶叶 2017年3期
关键词:维多利亚红茶女性主义

宋倩倩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7)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红茶文化与文学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交织解析

宋倩倩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7)

18世纪50年代之后,红茶在英国得到了真正的普及,与红茶相关的衍生形式也逐渐在英国各领域流传开来,由此产生了英国红茶文化。生态女性主义开始出现在英国文学作品中,通过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文学形象,发出了女性渴望回归自然,解放自我,提升女性地位的呐喊。由此,本文以维多利亚时代为时间轴线,以红茶文化为出发点,以生态女性主义为理论基础,试图解析生态女性主义在红茶文化与英国文学作品交织中的萌芽。

维多利亚时代;红茶文化;英国文学;生态女性主义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工业革命发展的高峰期,也被认为是英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全盛时期,所谓“日不落帝国”时代。这个时期,英国贵族阶层奉行“早餐丰盛、午餐简约、晚餐很晚”的三餐原则,因此下午时分,贵族小姐们开始流行食用红茶配上小茶点,下午茶习俗开始流行起来。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红茶已经得到了英国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欢迎,在社会各领域发展中也凸显出了很高的潜在价值和深远的意义。当红茶由饮品变成一种特殊文化的时候,其也从侧面推动了英国文学中生态女性主义的萌芽,发出了层层重压下的女性声音,给英国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与生机。

1 维多利亚时代的红茶文化

据乔治·斯当东爵士估计:“在英国,一年之内各个阶层,年龄、性别的个人,红茶饮用超过一磅”,这可以证明红茶在18世纪末的英国得以普及。这一社会习俗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兰斯特所言“我们相信和坚持去实现我们的梦想,是因为有了茶叶的影响,否则我们只能在失望中灰心从而放弃。”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饮红茶历史的全盛时期,当时也是英国工业革命爆发阶段,在经济、科学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发生重大变革的前提下,英国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呈现出了一派繁荣景象。红茶可以对抗由于水中细菌所引发的疾病,尤其是抵御痢疾,最初被视为一种药用材料,而后转变为消遣休闲饮品,由此红茶才逐渐从贵族人群流通到了普通人民的生活中。红茶的潜在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运用,在地域特色和历史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标志性生活文化形式,被称之为红茶文化。

2 维多利亚时代的红茶文化与文学作品

2.1 红茶文化在英国文学中的体现

维多利亚时代,红茶作为社会潮流渗透到英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其潜在价值也逐渐得到了激发和延伸,致使很多文学创作者也积极投入到了对红茶文化的运用和感慨当中,通过作品中对红茶文化的融入,把英国文学推入了一个崭新的高度。George Bernard Shaw(乔治·萧伯纳)曾说:“红茶是我产生灵感的催化剂。红茶代表了英国的一种艺术、一种艺术。”Sidney Smith(西德尼·史密斯)在其作品中提及:“红茶是一种伟大的饮品,我真庆幸我能出生在红茶问世之后。”英国著名文学泰斗曾在文章中以早中晚的顺序分别对红茶眷恋进行了描述,以此来对红茶的独特魅力进行讴歌和抒发,更有甚者将红茶比喻为文章的灵魂、写作的源泉以及创作的动力,很多作品中都充分体现出了英国文学爱好者对红茶的垂青和仰慕,透露出红茶的艺术气息和浓厚底蕴。

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作品中也曾对茶叶基于很高的评价,《唐璜》中采用比喻的方法将茶叶视为中国人的眼泪,这种比喻的手法巧妙地将茶叶与民族文化进行了连接,侧面烘托了红茶文化对英国的影响。

《四季随笔》,被冠为英国文学中小品文的珍籍,出自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吉辛的笔下,写于维多利亚时代末期,作者以自述的口吻,抒发了自己向往大自然的恬静生活,洋溢着浪漫主义文采,以及发自肺腑的人生独白。《四季随笔》的独特之处还在于,红茶与散文结合后反映出轻松、雅致、不拘一格的生活态度,作品在对人物进行描述的同时,加入了对茶会细节和景象的描写,进而衬托出作者对红茶文化溢于言表的真实感受。

劳伦斯的作品《儿子与情人》也是脍炙人口的著作,文章中对英国家庭在喝茶中的礼节进行了披露,既证明了英国家庭对红茶文化的苛求完美的心理,又表明了英国家庭对红茶文化敬仰的态度。由此可见,在英国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对红茶文化进行关注和体现,表达了英国文学作品对红茶文化无限崇高的敬意之情。

2.2 红茶文化在英国文学中对女性地位的表析

简利维斯在《劳动和爱:1850-1940年妇女的家庭经历》中以吉米家进行了表述:姐姐对父亲向来非常的服从,“父亲他从不说话,当他想喝茶,就会用勺子敲打茶托示意姐姐给他斟茶。”家庭中的成员地位由于性别的不同尚有差异,男孩没有做错事的时候,女孩天生就应该为男孩服务。

维多利亚时代,中产阶级被女王划分为两个阵营:男人的社会阵营,涵盖政治、工作、运动、俱乐部等;女人的私人阵营,仅包括家庭生活。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和父权制传统压迫,导致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社会地位边缘化。

但值得注意的是,生态女性主义开始在这个阶段逐渐的通过红茶文化,萌芽于文学作品中。

劳伦斯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故事的发展情节总是伴随着茶会而走向高潮。查泰莱夫人在与麦勒斯分享了精致的红茶及小茶点之后,找到了自己的最爱。这也是女性勇于跳脱出乏味的生活牢狱,找寻爱情归宿的宣言。

英国小说家Charlotte Bronte(夏洛特·勃朗特)在《维莱特》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典型英式下午茶之外,还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茶桌周围隐含出的女性社会地位。Elizabeth Kowaleski-Wallace(伊丽莎白﹒科娃钦斯基﹒华莱士)声称英国茶桌逐渐成为“一个性别场地,一个文明化进程发生的女性场所。”

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笔下的《曼斯菲尔德庄园》中,托马斯先生总是让其最宠爱的范妮沏茶,这凸显出对范妮的认可;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每次晚餐过后,负责沏茶的总是家中最受到宠爱的长女本内特小姐。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红茶文化核心,即“茶桌文化”的中心往往是享有为大家沏茶这一特权的女主人。文学作品显现了社会现实,茶会为当时的女性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场所,沏茶是一种来自男性的肯定,是权利的赋予,肯定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

小说家盖斯凯尔夫人在《玛丽·巴顿》一书中,描写了工人阶级出身的巴顿夫人坚守着“茶桌礼貌”的原则,展现出了不同于她所在的社会阶层的女主人风采。女性再次通过“茶桌文化”将自己的形象和交际能力外化了,女性开始不再只属于单个的家庭,她们也逐渐归属于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女性通过红茶文化开始在无意识中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盖斯凯尔夫人在描写当时的英国茶叶市场时,提及玛蒂小姐可以尝试做东印度茶叶公司的代销人。茶叶生意与女性身份之间搭上了关系,这一点相当的值得注意,因为只有在经济上取得独立才能真正实现女性的独立,而不再将独立局限于形而上的思想层面。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也毫无意外的围绕红茶文化、茶桌规则展开一场又一场的对话、一次又一次的无言对抗,不同之处在于女主角凯瑟琳心怀对乡村生活的眷恋,却在世俗影响之下选择背弃自己的真爱,只能死后将灵魂萦绕着山庄无法离去。作者对大自然、对纯洁爱情的向往一览无遗,却还是让故事选择悲剧结局,展现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被传统冠以“贤妻良母、男性附庸”这样的观念所束缚住了自己自由的思想及对真善美的追求,只能在“死后”才敢于做自己之想为。

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则掀开了生态女性主义的新篇章。故事还是发生在淳朴的英国乡村小镇,围绕着朴实生活的红茶文化,家庭习俗、社会阶层在书中一览无遗。惊喜之处是女主角简从始至终坚持“我们彼此平等”。简是家庭教师,经济独立,让她敢于追求向往的生活。作者借简的举动,向父权制发起了挑战,将女性的细腻、坚定及对真善美追求的坚持展现得淋漓尽致。

由此可见,维多利亚时代红茶文化对人民生活的深刻影响,它既制定了规则,给女性展示的平台,也开始让女性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茶桌对话,从单纯的想要“更好的茶具”到想要“建立自己的权威”,进而实现自己对生活的追求。从红茶文化到文学作家对茶的眷恋,从红茶文化到文学作品的生态女性主义的萌芽,它们彼此交织,却又互相推进。

3 红茶文化与生态女性主义的局限性

由于时代、环境、社会阶层的多重限制,红茶文化也经历了效仿、乐趣、合理花费等几个发展阶段之后逐步形成,但维多利亚时代鼎盛发展中的红茶文化在规则制定、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仍处于雏形时期,这表现在文学作品中不成型的泡茶沏茶选茶,或贵族以红茶的品质彰显自身地位等方面。无独有偶,这个阶段的生态女性主义同样也是不彻底的,同样也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简·爱》的作者夏洛特·勃朗特使用克勒·贝尔这一笔名面世了其大多数文学作品;《亚当·比德》的作者乔治·艾略特实际也是玛丽·安·埃文斯的笔名,这都表现当时生态女性主义的不自信,停留于乌托邦的文字阶段,远未进入到实际层面,在女性集体抗争之中又矛盾的呈现出无意识的状态。但不能否认的是,虽然现实中的她们选择了静默,但小说中的人物却代表着她们发出呐喊,作品中的回归自然、女性主义已得到清楚的体现。这本身就具备了时代的开拓意义。

4 结语

英国红茶文化深深的影响着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社会乃至整个民族。英国作家通过她们的文学作品在不遗余力讴歌红茶文化所传达出的女性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发出解放女性的呼喊,表达了回归自然的渴望。维多利亚时代,红茶文化与文学作品中生态女性主义的开拓、探索与发展,拉开了英国女性不断实现自我抗争的奋斗史。

[1]王晓焰.18-19世纪英国妇女的生活和工作状况研究[D].四川大学,2006.

[2]刘章才.茶在英国的普及时间辨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19):5955-5956.

[3]马晓俐.茶的多维魅力[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4]李莉安·里维斯·谢曼.19世纪英国的父女和领导阶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59.

[5]盖斯凯尔夫人.克兰福镇.刘凯芳,吴宣豪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第183页.

[6]沈泓.论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生态女性主义意识[J].苏州大学学报,2011(3):164.

猜你喜欢
维多利亚红茶女性主义
维多利亚圣母修道院
维多利亚时期的人是如何发明“短途周边游”的?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蜜香红茶
Happy Afternoon Tea
“二货”拍照欢乐多
多维需求中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一小时的故事》再解读
泰安无性系引种品种的红茶适制性初步研究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