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红梅
(吉林工商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茶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相互关系研究
艾红梅
(吉林工商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新农村建设对于推动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我们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创新途径,要引入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传统茶文化,推动和加快茶产业的发展,用富于物质性和精神性的茶文化内涵,丰富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内容,更好地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繁荣和发展,以尽快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为城镇一体化的实现贡献力量。
茶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关系
中国传统茶文化具有底蕴丰富、内涵深远的文化内容,它在不断的深化和发展进程中,与产业经济相结合,使茶产业成为了一种极具潜力和生机的新的产业形态。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茶产业发挥出了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效应,在茶产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相融的发展进程中,我们看到两者之间不可割舍的关系,并认识到茶产业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因此,我国要加快茶产业发展,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推手。
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课题,体现出国家对于新时期农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并可以用二十字方针加以阐释和概括。而茶产业历来就是我国的传统农业产业,对于我国农业经济产业化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在我国的“三农”问题中也占据较为重要的位置。在茶产业的生产流程之中,牵涉到对茶叶的种植、采摘、收购等内容,这就必然与农村、农民之间发生密切的联系,也有助于通过茶产业,增加茶农的收益,提升和促进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我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并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新时期的首要任务,要求社会重视农业的发展,并将具有持续影响力和巨大经济潜能的茶产业引入到新农村建设进程之中,使之生成一个多元化的产业链,起到较好的辐射和引领的作用,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驱动力和重要的推手。
2.1 推动山区的快速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并以山区为主,山区在我国疆域中的面积占据较大的比重,由于山区地势复杂,与平缓的平原地带相比有一定的农业发展劣势,这也导致山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明显迟滞于平原地带,显现出地域农业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为了促进山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将视线转向茶叶产业领域,由于我国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都较为适宜于茶叶的种植和生长,因而,我国具有极为悠远的茶叶种植历史,具有极其深厚的茶文化内涵和精神。在山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之中,茶叶的种植是一种较为适宜的经济作物,可以与生态环境共存和发展,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之中,茶叶还不断地被发现有极具潜能的保健价值和功能,可以较好地降低人们的“三高”,对于污染、辐射等也有较好的防治功能。这些特性对于城市生活节奏紧张而高压力的人群来说,自然引发了人们的追捧和青睐,茶叶也成为了一种绿色健康的饮料而被人们所关注,而茶叶产业自然成为了城市、农村共同发展的农业产业,对于拉动山区经济发展有极大的潜能和价值。因而,我们要充分利用茶叶产业的山区地理优势,利用丰富的自然、气候、人文资源等,发展特色化的茶叶产业,在与生态环境共生的前提下,实现对山区茶叶产业的合理布局,使之在新农村建设中持续、良性地发展和推进。
2.2 缩小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差异化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并且其中差距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对于建构我国的和谐社会不利,对于社会整体稳定不利。为此,需要通过有效的路径和方式,缩小城乡经济之间的发展不均衡现象,而茶叶产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具有生命力的产业链,与经济、文化的关联性较强,因而可以借助于这个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朝阳产业,推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在茶叶产业与新农村建设相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将其打造成特色化、地域性的茶文化产业、茶旅游产业,注重打造茶叶产业的品牌,增强茶叶产业的服务化水平,更好地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茶叶产业发展,实现茶叶产业与农村地域经济发展的双赢。
2.3 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农业建设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农业的现代化和特色化是重要的方面和内容,要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时期,遵照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更好地培育新型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并在茶叶产业的发展进程中,提升茶叶产业生产和加工制作过程中的机械化、信息化作业,通过对茶叶产业的创新,更好地提升现代化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茶叶产业是我国特色化的传统产业,具有强劲的文化支撑力和持续的经济增长潜能。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将茶叶产业与新农村建设相链接,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打产业,更好地实现新农村建设。
3.1 将茶叶产业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之中
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中,要将茶叶产业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相一致,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容,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经济增长点,要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之下,依照现代化农业的建设要求和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集聚分散的茶农,使之聚合成为新型的茶叶协会,充分利用“绿箱”政策和“黄箱”政策,实现政府对茶叶产业的扶持和政策倾斜,政府可以借助于各种农产品展览会、文化推介会等形式和活动,实现对茶叶产业的推广和宣传营销,更好地促进茶叶产品的消费。
3.2 拓宽渠道,加大对茶叶产业的投入
我国的山区茶叶种植产业园区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对外宣传,不仅可以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还可以吸引外资的投入,可以采用农民土地入股的方式,在市场的准确定位前提下,开发和建设新茶园区,创办科学化的种养结合的新型生态模式,以生态、绿色、节约为导向和引领,创办不同产业相结合的产业链模式,如:可以将茶园中的有机肥与养猪场相结合;而沼气资源还可以用于茶叶的燃料、沼气渣可以用于茶园的有机肥料;开办茶叶深加工企业,拓展茶叶产业的产业链,更好地提高茶叶产业的综合利用率。
3.3 创建茶叶产业品牌,增强茶叶产业的影响力
在茶叶产业的发展进程中,要顺应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要求,采用茶叶深加工的模式,培育茶叶产业品牌,并从深度和广度上对其进行深加工,拓展其多元化的功能,开发消费者喜爱的不同需求的茶叶产品,如:速溶茶、茶饮料、茶食品、茶糕点等。在对茶叶进行品牌建设的过程中,要通过其产业深度的增加和产业广度的拓宽,更好地提升茶叶产业的社会影响力,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强劲支撑。
3.4 开发新农村休闲茶业旅游产业模式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意识和关注到观光休闲山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旺盛趋势,基于人们对于绿色环境、生态环境的向往追求和精神需求,开发新农村休闲茶业旅游产业模式应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开发和挖掘当地的茶业产业资源,扩大和修建农村山地观光休闲旅游茶园,内设与人们精神需求相契合的休闲茶艺馆、茶艺展示厅、茶文化宣传馆等,通过对茶叶产业的宣传和传播,可以较好地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快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同时,还要将现代流通业进入到茶业产业之中,要缩短农业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充分运用各种先进的流通手段和方式,更好地降低茶业交易成本,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5 创办新型的“产研社”茶叶产业模式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茶叶产业具有持续的发展动力,随着茶业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可以鼓励青年优秀人才进入到茶业之中,可以让青年创业者吸取中华民族传统茶文化知识,并在科学发展的创新思想引领下,将茶叶科学研究所与茶业产区相链接,创办茶叶专业合作社,生成全新的“产研社”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优势,在茶叶企业和茶叶合作社之间形成牢固的纽带,在优势互补的新型“产研社”茶产业发展模式下,更好地增强茶业的竞争实力,不仅可以更好地实现对茶业产业的品牌规划,而且还可以实现对茶叶产业的科技创新开发,并在有效的“基地后勤”保障条件下,更好地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茶叶产业是具有中国特色化的传统产业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以将茶叶产业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更好地实现对茶叶产业的宣传、推广和创新,通过政府、市场、农户、科研等,对茶业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支持,从而拓展茶叶产业链,增加茶叶产业的延伸价值,把茶产业变成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推手。
[1]田启战.文化产业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研究——以商丘市为例[J].中州大学学报,2015,(04):18-22.
[2]牛立业,赵永峰,孙小平,门永刚.新农村建设及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S1):532-535.
[3]张永政.福建茶产业与新农村建设[J].福建茶叶,2010,(07):16-20.
[4]刘维奇,石子印.文化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06):86-90.
[5]解学芳.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博弈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J].理论与改革,2008,(06):98-101.
[6]范增平.中华茶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J].广东茶业,2007,(03): 2-7.
[7]魏丽华.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带动新农村建设——以河北白沟箱包制造业为例[J].特区经济,2006,(12):358-360.
艾红梅(1976-),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工商学院博士研究生,副教授,法学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农村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