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银娜
(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跨文化比较
苏银娜
(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大航海时代以后,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交流以及商业贸易来往日益频繁,这其中茶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它以其神秘的自然功效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让中国这个东方古国与英美等新兴的西方国家在文化上有了密切交集。但是,由于不同的社会文化和习俗以及语言特征,导致中国茶文化与英美茶文化之间很快出现诸多不同之处。应当说,只有更加深入去了解中国与英美茶文化在跨文化比较中的异同,方能对茶文化的历史有更立体和全面的认知,也能够更好地去了解以英美两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文化。本文就从跨文化的视野入手,对中国与英美茶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中国茶文化;英美茶文化;跨文化比较;文化差异
茶对于中国以及英美的饮茶者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可以增加生活情趣的饮品,同时也承载着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从几百年前的大航海时代开始,中国的茶和茶文化就开始传入英美等西方国家,并在不断的碰撞和融合中,形成一种奇特的东西方茶文化多元化共存现象。在对两者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时,我们很容易了解到,由于中国和英美两国在历史进程、社会文化、民族风俗、政治体制等方面上存在诸多差异,就导致各自的茶文化发展走上了不同甚至相反的道路。在跨文化的角度下对中国和英美茶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西茶文化的发展历程,更能帮助我们去认识和了解中国和英美两国的文化内涵和差异所在。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茶叶最早传入的是欧洲大陆。早在中国元朝时期,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其中国游记中,就向欧洲人描述了茶的神奇。明朝时期,葡萄牙传教士科鲁兹从广州回到欧洲后,撰写了一部叫做《广州记述》的书,更加详细而全面地对中国茶叶进行了描述,并首次将粤语中茶的读音引入欧洲。而随后,荷兰人在葡萄牙人的基础上,以台湾和福建为原产地,将中国的茶叶源源不断运输到欧洲各国,由此掀起了欧洲的饮茶之风。但是由于当时的茶叶价格非常昂贵,只有欧洲上层贵族能够享受得起,因此中国茶叶在欧洲的普及力度还不够,一直等到英国工业革命之后,随着英国在全球的扩张,特别是与中国进行大批量的茶叶贸易后,西方才真正开始了茶文化的进程。
首先来看看英国茶文化的形成过程。英国人饮茶的历史要稍微晚于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直到17世纪初期,在英国王室的推动和引领下,源于葡萄牙的茶会习俗开始进入英国的王公贵族之中,并成为当时英国上层阶级的流行时尚。英国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运输业的发展,大大降低了茶叶的运输成本和周期,另外英国开始在其东南亚的殖民地大量种植茶树,又降低了茶叶的价格,茶叶便开始在英国各个阶层特别是工人阶级之间大面积普及,并逐渐发展出一种与中国茶文化迥然不同的英国茶文化。
再来看看美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茶叶作为当时西方人生活的必需品,随着欧洲人往美洲进行不断移民,也自然而然被带到美国,并很快流行开来。17世纪,作为重要通商口岸的波士顿,率先开始销售中国红茶,一个世纪以后,来自中国的绿茶也开始被美国人所接受。与英国人喝茶喜欢加糖不同,美国人则根据本地畜牧业较为发达的特点,在饮茶过程中加入牛奶和奶酪,形成口感浓郁而厚重的奶茶。而当时美国的新移民正处于开疆拓土的历史阶段,每日大量的体力劳作需要充足的能量来补充体力,而这种奶茶具有的高热量和高能量的特点,很快就得到了广大美国人民的喜爱,并迅速普及开来。可以说,虽然美国茶文化的源头是英国茶文化,但是由于不同的生活习俗和历史进程,美国茶文化不像英国茶文化那般高贵与优雅,而是注入了很多平民色彩,多了几分狂野不驯。
另外,讲究效率的美国人更是在中国和英国饮茶者喜欢饮用热茶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冷茶和袋茶,这种新的饮茶方式虽然失去了品茶的乐趣和意境,但是却更加直接高效,符合当时美国社会快速发展的特点。20世纪初期,世界第一个商品展览会在美国圣路易斯举行,一位美国茶商突发灵感,通过加入冰块让热茶迅速降温,很快便得到了客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于是这种被称为iced tea的茶便在美国流行开来。几年之后,为了进一步减少饮茶程序,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善于创新的美国人又发明出袋茶,即用布做成的袋子装入茶叶,直接放入杯中冲泡。这种袋茶不仅风靡于美国,也很快在全世界普及和流行开来。
2.1 “茶”的读音在中国和英美茶文化中的历史发展
现代标准汉语也就是普通话将“茶”读作“cha”音,其实这一读音源自于魏晋南北朝之后,属于中古汉语的发音。在遥远的上古汉语时期,“茶”的发音为“荼”,古书《神农本草经》中写道,神农氏日尝百草时遇到毒草,“得荼而解”,这个“荼”便是“茶”。这个语音上的变化,其实背后反映的是我国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第一次把“荼”改为“茶”的历史文献是唐代陆羽的《茶经》,而历史文献的来源是现实社会,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只有当一种读音成为整个社会的标准读音后,才会被历史文献所记载。因此我们可以判断,“茶”的读音至少是在唐代之前就出现的。
反观英美茶文化,英语中茶的发音为“tea”,单从发音来看,其与现代汉语的“茶”发音相去甚远,似乎不像是一个外来词,但恰恰相反,英语中的“tea”发音是个不折不扣的汉语借词,它来自于明朝时期的中国闽南语。葡萄牙和荷兰最早与中国开始贸易往来,活跃在福建一带的荷兰人把闽南语中茶的发音“te”带往欧洲,而活跃在广东沿海的葡萄牙人则把粤语中茶的读音“chaw”带去欧洲。所以一开始茶在欧洲有两种读音,分别源自闽南语和粤语,但是后来随着英国的崛起,英语最终选择了闽南语“te”的发音,并根据英语语法变种为现在的“tea”。
2.2 茶在中国和英美语境中认知意义上的不同。
在现代汉语中,“茶”这个字的属性是名词,代表的是一种事物,无论是种茶、炒茶、喝茶,前面都要带上相关的动词。但是在英美茶文化的语境里面,茶一方面可以作为名词,另一方面也能够当做动词和形容词,另外还有很多的转义和喻义,这便是中国和英美茶文化在语言文化中最大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与茶有关的词汇上面的差异。在汉语语境里,有很多与种茶、制茶有关的词汇,比如说“茶树”、“炒茶”等,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有种茶和产茶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但是在英美茶文化中,则没有相关的词汇,这说明茶对于英美社会来说是个外来物,他们的词汇基本局限于茶成品,没有对种茶、制茶的词汇概念。第二是茶的用法,在英美茶文化中,茶可以当做动词来用,比如说“今晚我们去喝茶”,汉语语境中“茶”的前面必须要有动词,但是英语可以直接说成“we tea tonight”,这也可以印证茶是一个借词,不是英语中的原生词汇,所以在使用上可以更加灵活。
在两千年余年的饮茶历史中,中国人很早就把茶从单纯的饮品上升到一种社会文化的高度,一言概之这就是中国传统茶文化。中国茶文化有着特别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它对我国社会文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同样,英美茶文化对其社会也有着很强的影响。在这方面,可以从社交功能、社会风俗等角度来比较中国与英美茶文化之间的差异。
3.1 中国和英美茶文化在社交功能上的差异
中国人品茗,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自己独饮,让自己内心平静,通过思考得到顿悟。另一种是以茶会友,将其当做一种很好的社交手段,因为品茗能够让人思维敏锐、头脑清晰,因此能够更好地和朋友沟通交流,来加强彼此间的认识和情谊。所以不管是古时候的茶肆,还是今天的茶楼,都是中国茶文化社交功能的具体体现。与中国茶文化相似,英美茶文化同样也具有很强的社交功能,在这一点上,英国的“下午茶”是其集大成者。在中国清朝中叶,随着中英之间茶叶贸易的增加,茶叶从过去那种高高在上的奢侈品,摇身一变“飞入寻常百姓家”,开始风靡于英国底层群众特别是工人阶级之中。在彼时的英国,一开始人们习惯在早饭时饮茶,将其称为“上午茶”。但由于当时英国人普遍重视早餐和晚餐,午餐却很敷衍,于是人们经常会在下午感到饥饿。在这种背景之下,一些悠闲的英国贵族妇女便创造了“下午茶”这种聚餐形式,也就是一边饮茶一边吃一些小点心,一方面可以充饥,另一方面更是贵族之间的一种社交手段。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渐渐这种习惯被各个阶层人们所接受,并成为英国社会中一项重要的生活方式,并逐步影响到了英国的社会文化中。
后来,随着大批欧洲人特别是英国人移居到美国,英国茶文化也很快渗透到了美国茶文化中,但是与英国的下午茶不同,习惯于快节奏的美国人一般不会选择在下午举办茶会,因为那时正是他们最为忙碌的时候。美国人一般会在晚上举办各种形式的茶会,同英国下午茶一样,茶只是一个载体,其目的也是为了与人沟通和交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美国人很少会讲究生活情调,比较随意和不拘一格,因此在茶会的穿着打扮、茶水点心上面也较为“粗线条”,不如英国人那般精致和讲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文化与英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3.2 中国和英美茶文化对社会风俗的不同影响
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中国茶文化已经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譬如说家里有红白之事时,必须要把四邻八舍以及亲朋好友召集起来,一边喝茶一边商量各种事宜。另外无论是朋友来访、托人办事、修屋盖房,都要以茶相待。
英美茶文化对社会风俗的影响和中国茶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它并没有渗透到本国人民生活的各个层面,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人们服饰、社交礼仪等方面。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英国茶文化,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无论是大小茶会,与会人员都要身着正装,以燕尾服、黑色高帽为主,并要干净整洁,不能有褶皱和异味。同时还要求与会者彬彬有礼,不能大声喧哗,特别是要尊敬女性参会者。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茶文化慢慢影响到了英国的社会文化,对英国“绅士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美国茶文化虽然不似英国茶文化这般注重穿衣打扮,但是同样要求饮茶者要保持必要的礼仪和素养。但是与严谨的英国人相比,美国人在饮茶时注重谈吐上是否幽默,因为在美国社会文化中,幽默能增加一个人的个人魅力,能够让其更好地与人交流沟通。总而言之,中国茶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英美茶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是外在的、显性的,体现在服装、礼仪上面,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要小得多。
[1]李燕,吴玉伦.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4):146-147.
[2]张稚秀,孙云.西方茶文化溯源[J].农业考古,2004(2):327-333.
苏银娜(1978-),女,河北保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英语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