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波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涪陵408100)
融中美茶文化于大学生的英语教学
尹波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涪陵408100)
中美两国人民对于茶的用途和价值、饮茶的目的等诸多方面存在认知差异。本文以中国热饮茶和美国冰茶为例,通过分析两种茶的差异,探讨中美茶文化的差异。差异背后是“天人合一”与实用主义的不同,不同的根源在于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不同。最后,本文将中美茶文化的理念具体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茶文化;热饮茶;冰茶;英语教学
茶可以与茉莉花相结合制成茉莉花茶,茶中兑入牛奶便成为奶茶,茶中加糖变成甜茶,另外还有混合了多种食料的酥油茶等等。但是不论加入什么,茶本身的味道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的醇厚和香浓。这便是茶:开放、包容、大度的接纳一切,但是却始终没有迷失自我。中国主流的茶都是趁热饮用的茶,简称热饮茶。而美国人则喜欢将茶水泡好后,放入冰箱冷却,然后喝冰茶。热茶和冰茶的差异,体现了中美两种茶文化的差异,也体现了中美两国人思维方式的差异和价值观的不同。
1.1 中国的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中国人最早发现野生茶树,最早人工培育茶树,最早掌握茶叶加工技术,最早饮用茶水。茶蕴含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亘古不变、历久弥新。中国文化之根深植于茶文化的沃土之中,伴随着袅袅的茶香,不断的发扬光大。茶的味道香甜醇厚、茶的品格清澈见底,这与奉行君子之道的中国人的性格十分契合:温文尔雅、乐善好施、热爱和平、广交朋友。茶道也是君子之道,中国古代的文人用茶来修身养性,通过喝茶来培养高尚的品格与修养。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是佛、道、儒三家。茶与这三家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佛教的茶被称为禅茶。所谓禅茶一味,就是指的通过茶这个媒介,达到心与茶或者心灵与心灵之间沟通的目的。禅茶也是佛教独有的一种茶艺。佛教通过茶与广大信众交流互动,例如佛教禅宗与信众交流互动的茶汤会,藏传佛教的喇嘛庙中施舍给信徒的酥油茶等等。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理念。这种生态理念正好与茶的品质相吻合。因为越是生长在原生态自然环境中的茶,越是绿色、天然、无污染的茶,越受到道教的欢迎和推崇。在道士们隐居修炼的许多名山都出产好茶,例如五台山、青城山、峨眉山、武夷山等等。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的茶文化。上至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下至黎民百姓的婚丧嫁娶都深深的烙上了儒家茶文化的烙印。例如国家主导的产茶区民众与游牧民族进行的茶马互市、边茶贸易。这些国家政策从经济上,将大家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维持了长久的和平,避免了战争和杀戮。“在古代,‘三茶六礼’是古代传统婚嫁中不可缺少的习俗礼仪。‘三茶’即提亲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和洞房时的‘合茶’,订婚时女方接受男方的茶也称之为‘受茶’或‘吃茶’”[1]。
1.2 美国的茶文化
除了土著的印第安人以外,美国人大多是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及其后裔组成的,其中又以欧洲移民为主。因此,美国人饮茶的方式和习俗,也来自欧洲。与此同时,美国的茶文化又有自己的特点。美国人喜欢喝添加了蜂蜜、糖、冰块、柠檬、牛奶、果汁等的冰茶,也有袋装冰茶、瓶装冰茶、罐装冰茶、太阳茶、桑格里厄汽酒茶、混合风味茶等。美国人喜欢的茶叶有中国乌龙茶、绿茶、红茶、草药茶等。但是中美茶文化的一个显著差异就是:中国的热饮茶变成了美国的冰茶。美国的冰茶品牌有:雀巢速溶冰茶、树莓红茶冰茶、亚利桑那蜂蜜绿茶味冰茶、长岛冰茶、一夜烟油情白桃冰茶等等。
美国雀巢公司生产的速溶茶,与其公司的速溶咖啡很类似,饮用起来十分方便。将速溶茶兑入开水以后,等待三五分钟后,就可以饮用了,也可以将茶水置于冰箱或者加入冰块后做成冰茶饮用。冰茶源于美国人对于中国传统热饮茶的改革和创新。冰茶之所以诞生于美国,这与美利坚民族的性格有很大关系。美利坚民族推崇实用主义,而冰茶饮用方便、便于携带、节约时间等特点与美利坚民族的民族性相吻合。冰茶是美国快餐文化的一部分,饮用冰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渴。
美国的冰茶文化集中体现了美国人不拘泥于现状,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同时,美国冰茶、袋茶、瓶茶的发明也体现了美国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这些都是科技进步与思维创新的巧妙结合。在技术创新和思维创造指引下开发出来的这些茶饮料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和追捧,在市场上占有率很高。“冰茶在美国市场的消费量巨大,且逐年上升,几乎占据美国市场的80%,而且行销到加拿大等国,在世界范围内冰茶都非常流行”[2]。
美国本来不产茶,对于美国人来说,茶是舶来品。但是古老的中国茶与美国的实用主义相结合,却发明创造出来了新的饮茶方式:冰茶。这是美国人对于茶文化的创新,冰茶文化也成为美国茶文化的突出特点和典型代表。
中国的热饮茶与美国的冰茶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茶文化,也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即中国的生态中心主义与美国的人类中心主义两种价值观。
2.1 生态中心主义
中国的热饮茶文化体现的是生态中心主义。中国的茶除了几种凉茶以外,都是主张趁热来喝。中国人通过喝热茶达到驱散体内寒气、排除体内垃圾、消解积食等目的,以此来维护身体的健康。从科学上来看,由于较热的水导致分子运动比较迅速,这个时候茶水的香气比较浓郁,因此,饮用起来口感较好。而茶水冷却后,茶多酚和维生素等都已经被氧化,营养成分流失,茶的香气不如先前浓郁,因此,口感较差。如果继续放置的话,茶水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细菌滋生,茶水会变馊、变臭,直到不能饮用。因此,一般隔夜茶不能再继续饮用了。
种茶、采茶、制茶、饮茶的整个过程体现了中国古人的伟大智慧,也体现出了生态中心主义理念,特别是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茶是至纯至净的饮品,在制作过程中,制茶师为了尽量保证茶叶的香气而把茶叶揉制成中空的圆柱体形状。茶叶中蕴含了它本来的清香。经过冲泡以后,仿佛给了茶第二次生命一样,茶中蕴含的高沸点芳香类有机质经过沸水的冲泡,挥发了出来,这时候茶便散发出来了其独有的清香。
在中国古代,茶叶的整个制作过程和泡制茶叶的过程都是通过手工来操作的。因此,整个过程遵循了生态中心主义的理念,没有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生态学家们十分推崇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而茶是“天人合一”思想最为典型的体现。茶是人与自然沟通的媒介和工具,饮茶是人追求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的体现,通过饮茶使人融入自然界,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
2.2 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类的利益和喜好作为唯一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割裂人与自然的联系,将人类的生活理念强加于自然界。美国的实用主义价值观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典型体现。冰茶的发明和流行是美国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具体应用。
首先,冰茶的制作过程需要运用大量的能源来冷却热茶水,直至将热茶水变成冰茶水。为此耗费了大量的能源,而为了获得能源需要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来发电。这是一个非生态中心主义的恶性循环过程:冷却冰茶的电力需要大量化石燃料,燃烧化石燃料会造成温室效应从而导致气温升高,气温升高又需要喝更多的冰茶。
其次,瓶装冰茶、罐装冰茶、袋装冰茶等需要大量的外包装材料,这些包装材料最后变成了垃圾被丢弃,导致环境生态遭受到更大的破坏。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本来只需要开水、茶壶、茶碗的泡茶过程变得如此的复杂和繁琐。本来茶壶和茶碗都是可以重复利用的。但是冷却热茶的电力等能源、一次性的塑料瓶、一次性的易拉罐、一次性的外包装等却不能重复使用。冰茶虽然极大的满足了人们饮用凉茶的需要,却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和破坏。这是人类只注重自身需要的实用主义的典型体现,也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具体体现。
大学生的英语教学,可以分为英语专业、非英语专业、艺术专业大学生英语教学。
3.1 英语专业教学
融茶文化于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教学主要体现在《美国文学作品选读》、《美国社会与文化》、《英汉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美国报刊选读》等课程的教学。例如在《美国文学作品选读》中可以重点给同学们介绍《吃碗茶》(Eat A Bowl Of Tea)、《三杯茶》(Three Cups of Tea)等文学作品;在《美国社会与文化》教学中,教师重点介绍美国的冰茶文化、美国茶文化的历史及其演变和发展过程;在《英汉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中,教师节选关于茶文化的相关翻译材料,引导同学们进行相关翻译的练习;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教师重点介绍中美两种不同的茶文化,以及茶文化背后的思维方式和思想理念的差异;在《美国报刊选读》教学中,教师应选取介绍茶文化的文章,要求同学们进行精读和泛读的相关练习。
3.2 非英语专业教学
融茶文化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教学,主要体现在课前导入环节。通过以中美茶文化为载体的导入,引导同学们思考中美文化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在英语写作、翻译、阅读等方面的影响,还有如何来克服这种文化上的差异,这些都是本专业学生需要认真思考和熟练掌握的方法和技巧。了解和掌握这种差异之后,可以更快的提高同学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以后的国际商务英语谈判中,占得先机,赢得尊重、理解和支持,并有助于最终达成合作意向。
3.3 艺术专业英语教学
融茶文化于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教学,可以利用课前导入的环节,用英语给同学们介绍茶道。让同学们既能够练习英语听力,又可以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和中国茶道的博大精深,以此来培养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本文以中国的热饮茶和美国的冰茶为切入点,比较了两种茶文化的不同,以及茶文化背后所反映出来的“天人合一”与实用主义的差别,并分析了差别的根源:生态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差别。同时,对于如何融中美茶文化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活动,本人提出了具体的方法与措施。
[1]王芳,黄毅彪.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J].三明学院学报,2016(1): 50-54.
[2]黄剑,涂雨晨.论美国茶史及美国茶文化特色[J].农业考古,2014(2): 311-314.
2015年度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5CQ0016B)
尹波(1981-),男,山东潍坊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