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在茶旅游开发中的应用

2017-02-05 05:14华国梅李翠霞
福建茶叶 2017年1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生态

华国梅,李翠霞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秦皇岛066100)

生态旅游在茶旅游开发中的应用

华国梅,李翠霞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秦皇岛066100)

本文介绍了在茶旅游中开发生态旅游的积极意义,分析了当前茶旅游中生态旅游的不足之处,提出茶旅游中开发生态旅游的举措。

生态旅游;茶旅游;开发;应用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西方国家出现了“生态学”这一专业理论概念,之后又有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当时间推进到七十年代初时,西方社会又兴起了全球首次的环境保护运动,在这股浪潮推动下,1973年,加拿大的环境部门首创出“生态旅行”及相关教育活动,由此揭开了全球生态旅游热潮的序幕。在约二十年左右的雏形期和发展期过后,西方国家率先确立了“生态旅游”的明确定义,并在1987年通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向全球宣布。当生态旅游在西方国家逐渐成为常态化的时候,中国的生态旅游刚刚起步,继承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理念后,中国的生态旅游开始逐步渗透到传统旅游行业的各方面,其中就包括茶旅游。

1 在茶旅游中开发生态旅游的积极意义

1.1 在经济层面的意义

经济层面的积极意义非常明显,比如产生多方面的经济收益。旅游业本身就是一个联通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等多行业、多渠道的综合性产业。就茶旅游中的生态旅游来说,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之间是漫长的旅游运输线路的建设、运营、服务;而进入旅游目的地后,游客必然产生餐饮、住宿等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全部要求;至于在生态旅游景区内,游客不仅需要观赏大自然的美景,同样也需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游艺性的娱乐设施。除此以外,购买生态旅游纪念品、特色消费品也是生态旅游与其他类型旅游所共通的一点。以上种种不仅能够为生态旅游目的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样能够为开展生态旅游的中介机构、服务人员提供相应的利润。再比如拉动关联产业的就业。茶旅游属于第三产业,且提供劳务的人口密度不低。在茶旅游中开展生态旅游是在创新旅游模式的基础上开辟了又一条或若干条就业新渠道,这对于吸纳各大中小型生态茶园、茶乡所在地的剩余劳动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1.2 在社会层面的意义

既然是“生态”旅游,顾名思义,就是走一条保护环境、绿色环保的创新旅游之路,与传统旅游业相比,具有强大的环保教育与学习功能。在茶旅游中开发生态旅游正是名正言顺地引导、教育游客参与以保护环境的活动当中,游客在参加此类旅游之前就有相应的意识、态度,在参与生态旅游过程中也能够更为容易理解和接纳生态保护的观念、政策与措施。当全社会范围内都能对生态旅游持正面意向,并且有越来越多的游客主动、积极地选择生态旅游项目时,整个社会就能自然而然地对破坏环境、违背环保理念的行为进行自觉抵制,这对于建设绿色环保的旅游环境具有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

2 当前茶旅游中生态旅游的不足之处

2.1 管理部门重视不足

虽然生态旅游已经开始逐渐成为茶旅游及传统旅游业的“新宠”,但是并不表示相关管理单位对这一新兴旅游分支的管理就已经达到完善和成熟。相反,不少地区由于本身经济发展欠发达,茶旅游产业整体尚属刚刚起步阶段,管理部门对其的管理还处于摸索状态,故而对于其中的生态旅游更加缺乏经验,典型的表现之一就是重视程度不足,管理效果不明显。管理部门的牵头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的后果就是不少地区茶旅游基本处于自生自灭式的初级发展阶段,突出地域特色、文化底蕴等基础性旅游元素尚不及,更谈不上开发其中的生态旅游项目。一些地方的茶旅游模式单一、手法机械、内容重复,旅游内容徘徊在售卖茶产品等低端环节,并未触及更深的文化层面与生态环保领域。

2.2 交通运输尚有欠缺

生态旅游中的一大亮点在于与未受污染的自然环境的亲密接触,但是,中国多数地区的茶园、茶乡均位于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地质环境相对恶劣的丘陵、山地地区。在当前国内的交通网络中,城市周边的道路交通条件经过几十年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远离城市的山地、乡村中却仍有大量无等级公路的区域。一些茶产区距最近的乡村公路还存在着不小的距离,茶农运输茶产品尚需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更不用说远道而来的游客。当渴望融入原生态茶园、茶山的游客被最后几公里的崎岖山路阻隔时,无论对于当地的茶园、茶山还是生态旅游本身来说都重大的损失。

2.3 环保措施未完全到位

管理层面的忽视和尚处于起步阶段的茶生态旅游面临着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况,就是在生态旅游的名义下却存在着环保措施并不完全到位的窘境。一些茶生产区域对于发展茶旅游缺乏长远和深入的规划管理,只顾眼前利益,旅游政策相对短视。少数地方管理部门甚至竭泽而渔,只看到旅游门票或产品销售收入,罔顾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一方面对旅游高峰期的游客缺乏引导,导致景区内游客承载超负荷,造成对环境的不可逆破坏;另一方面缺乏对游客的绿色环保教育,少数游客破坏环境的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给原本就脆弱的茶生态造成永久的损毁。

3 茶旅游中开发生态旅游的举措

3.1 加强政府引导和监管的力度

作为茶旅游业中一支新兴、前卫同时引领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的专业项目,生态旅游离不开政府管理部门的引导与监管。各级地方政府需要尽快认识到茶旅游中的生态旅游对本地未来经济收入、社会效益等诸多方面的连带影响,下大力气转变相对陈旧、呆板的管理作风。政府需要加快建立健全当地茶旅游的全产业链条,将包括生态旅游在内的相关产业纳入行政管理整体规划中,制定出全方位、立体式的引导与监管政策。比如,在茶生态旅游中兼顾“走出去”和“引进来”,既要将本土茶生态旅游打造成优质产品全力推向全国及世界,又要汲取国内乃至国际上其他区域生态旅游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在对外推广和对内引进两方面着手开发出更加适应新时期下,国内与国际旅游消费者需求的旅游产品类型和内容,制定出中长期的茶生态旅游发展方略,进而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2 从完善基础设施等各方面入手打造自有品牌

尽管国内不少茶产区已经或正在开发越来越丰富的茶生态旅游项目,但和其他茶旅游类型相似,当下的中国旅游市场中仍然十分缺乏能够在国内和世界享有足够声望的自有品牌。自有品牌的成功建立意味着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立地位,决定着该品牌下的产品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切身利益的绝对归属。一旦自有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也就代表着树立了成功的行业或企业形象,则在未来市场上具有了足够的竞争力,行业或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才有了保障。同理,茶旅游中的生态旅游必须尽快打造出本土知名的自有品牌,在国内与国际旅游市场中树立起个性化、特色化的品牌形象,尤其可在品牌建设中强化、突出本区域悠久的茶历史与文化。一旦自有品牌具有了足够影响力以抗衡国内或国际其他地区的生态旅游项目时,本土茶生态旅游也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而打造成功的自有品牌的前提在于各项基础设施的建立与完善,比如道路交通设施。各区域的茶生态旅游可以采取融合相对分散、零碎的中小企业,形成一个规模化、系统化的茶生态旅游龙头企业,进而集中力量打造、健全各类基础设施,营造出符合现代城市游客需求的便捷、舒适、时尚的生态旅游氛围,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又比如餐饮住宿设施,各地茶生态旅游区域应当在兼顾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尽可能为游客提供价廉物美又干净卫生的餐饮住宿条件,不仅让初次前来旅游的游客留下“吃得安全、住得舒适”的好印象,更要吸引更多回头客的光顾。

不同区域的茶生态旅游建设应根据本地实际采用循序渐进式的规划与建设方式,比如可以先从规模较小的“茶家乐”式的小型生态旅游据点开始发展,逐步扩大到庄园式的生态旅游经营模式。通过在不同规模的生态旅游中融入环保知识学习、绿色茶生态教育等文化性引导让游客既获得休闲观光的乐趣,又得到精神层面的熏陶,感受到茶生态旅游的更高档次。

3.3 培养专业化、本土化的旅游人才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归根到底是一项综合性的服务行业。服务行业中不能缺乏服务人员,尤其是素质好、水平高的专业性服务人才。但是,当下中国不少地区茶旅游中既有的服务人员水平却参差不齐,许多茶旅游景点服务人员均是当地土生土长的茶农,不仅缺乏基础的服务知识与技能,更有些连何为“生态旅游”都不知晓。服务人员是直接与游客面对面的“窗口”,这些人员的服务水平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若“窗口”仅仅展示出最低端、初级甚至粗糙的服务水准,则游客不仅得不到茶生态旅游应有的教育和宣传结果,且很有可能留下乏善可陈的负面观感,这对于任何类型的旅游项目来说都会是致命打击。

因此,培养专业化、高素质的茶旅游服务人员是实现生态旅游顺利发展的前提之一。由于这些服务人员中既包括一线服务员,又包括旅游管理者,故在开展教育培训时应有针对性与侧重性。比如对一线服务员的培训可倾向于相对基础的服务理念、技能、生态知识、茶文化等的强化教育;对管理人员可适当提升培训层次,从对生态旅游的规划纲要、实施细则、服务要领等相对宏观领域开展教育。经过了多层次的培训,茶生态旅游业能够逐渐培养起一支知识全面、技能完善的服务人员队伍,也就能使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1]严力蛟,徐奂,董萍.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J].当代旅游(学术版),2010(2):74-77.

[2]冯建国.创意农业的定义与观光休闲农业的关系及其他[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0(1):40-42.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旅游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旅游
出实招发展老区生态旅游
生态
基于GIS的黔西南布依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规划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