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舞台飞扬智慧

2017-02-04 04:57尹春波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树叶同学语文

尹春波

语文学习不论是对学生文化修养的发展,还是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带领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引导其体验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创新,积极突破传统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束缚。

我班从七年级开始积极推行小组学习,基本已经在班级形成了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模式。两年来我最大感受就是:只有用心为学生搭建一个舞台,才能让你的智慧绽放光芒。

下面我以一节语文课为例来谈谈我的收获和心得:

专题《叶》

【活动准备】

通过各种渠道来进行与叶相关资料的收集,或者是整理出一些关于“叶”的古诗句。也可以到附近的一些公园等地方去欣赏、收集不同姿态、类型的树叶标本。

自读《专题叶》相关的诗文。

【活动过程】

一、赏“叶”篇

1.导语:“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植物的叶子千姿百态,各有风韵。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走进叶子的天地,一起来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美韵。

2.展示叶的图片资料。(不同季节的不同形状,不同颜色)

二、知“叶”篇

1.生活中人们往往赞美花的鲜艳、娇媚,而对叶有所忽略,欣赏完刚才一组图片,不难发现它也有美丽的外表、动人的身姿。我们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走进自然,收集了一些树叶标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叶。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成果。

2.小组展示。

(可从形状、颜色、季节特征、生长环境等方面介绍)

总结:多彩的树叶标本、翔实准确的语言介绍、生动活泼的版面设计不仅让我们了解有关叶的许多知识,更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让我也领略了每个小组同学不同的风采。

(过渡)叶片是如此美丽,有谁知道它有哪些“非凡本领”?我们一起进入知识抢答环节。

总结:同学们的反应真灵敏,老师自叹不如。叶的作用是如此巨大,难怪文人都喜欢借助叶来表达情意。

三、吟“叶”篇

1.在你的记忆库里,有类似的成语和诗句吗?下面我们举行赛诗会。

2.组织交流背诵有关叶子的成语和古诗句。

四、议“叶”篇

1.由此可见,一直以来叶都是文人墨客比较青睐的,其经常会将叶视为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对象,对于作者来讲,也拥有独特的意义。请通过对相关诗文的欣赏,分享一下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借海棠藏蕾未轻开放而教育子女举止端庄稳重,不要哗众取宠,浮躁轻狂。

宣宗宫人《题红叶》:写宫女借对随波而去的红叶的祷祝,表现对深宫幽闭的愤懑,对自由幸福的向往。

王勃《山中》:以深秋景色更着黄叶点染渲染悲怆色彩,抒发久客思归之情。

《一片树叶》一文,用文学的笔触生动记叙了叶从萌生到消亡的过程,让我们领悟到生命过程的意义。

总结:看来叶在精神上给了我们非常丰富的启发、借鉴作用。文人墨客往往借鉴叶或点缀自然、启发思念或引发幽情、激发赞颂之情或热烈呼唤青春和活力。

2.你能否从叶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者得到某种启示吗?

五、制“叶”篇

过渡:仍记得那个闷热的午后、封闭的实验室、燃烧的酒精炉、焦急的等待、期盼的眼神。叶脉书签制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令人回味。

1.欣赏叶脉书签制作过程后,就你制作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

2.请根据不同的赠送对象附诗一首。

3.组织交流学生作品。

六、结语

同学们,学了“叶”专题,我们知晓了叶的有关知识,感受了叶的精神价值。叶是普通的,又是高尚的;叶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来衬”正是它最好的写照。让我们学习叶的精神品质,做一片发光发热的绿叶吧!

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一直都处于灌输、接受的状态,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想象、创新能力的发展产生一定制约,也很难顾及到学生的思想情感。而通过构建“生本课堂”不仅有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全面激发,促进学生个性特点、高尚品质的发展,也能够构建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全面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与信心,同时,也能够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整合,与“叶”相关教学素材的运用,也有助于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有序进行,从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升。

学会尊重和欣赏学生,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被别人尊重的权利,学生也不例外。作为新时代的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富有朝气,并且还会略带“叛逆”,但是他们都同样渴望受到老师的尊重和欣赏。如果说教师要“爱学生”,我认为,尊重和欣赏学生是“爱学生”的第一要义。因此,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设计出合理有效的导学案;也只有相信学生,才能做到真正放手。这样,学生一定会给你展现一台异彩纷呈的文学汇演。

猜你喜欢
树叶同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树叶的不同称呼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小树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