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灵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建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新的学习模式,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以人教版必修二《发达的古代农业》一课教学为例,提出一些关于历史学习能力培养的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自主学习;历史学习能力
新课改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新课改以来,探究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探究学习的进行,要以问题的提出作为基础。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第一目“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教材中提到“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笔者以此为问题,要求学生在课本中寻找能够证明这一结论的材料。甲同学以导言框中有关神农氏的传说为证明材料,他认为作为我国远古时代的人物,神农教人种植谷物,自然能证明我国农业的历史悠久。乙同学对此持不同意见,认为神农只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不能证明其一定存在,本身可能就是虚构的,不能作为证明材料。这下班级气氛立刻活跃起来了,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相互争论,究竟神话传说能否作为历史史实的证明材料呢?笔者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将“浙江河姆渡遗址的稻谷遗存”与“神农氏传说”两则材料进行比较,共同探讨了有关神话传说、考古发现、史实、史料等一系列问题。讨论结束后,笔者大力赞扬了学生提出的这一问题,并鼓励学生勤于思考,积极提问。
二、搜集和处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历史新知识的获取有多种途径,如从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历史遗迹和各类博物馆、纪念馆、互联网等资源中获取。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新知识主要来源于教材。而教材中的知识点往往散落在课文中,缺乏必要的整合,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拥有处理搜集新知识的能力。
本课第二目“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编写者按照类别的不同,分别介绍了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和水利灌溉设施、工具在各个朝代的发展情况。这一子目知识点较多且分布零散,不便于学生的记忆和知识间的相互比较。因此,笔者要求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将这些知识点重新整合。笔者通过课件将表格的大体框架呈现给学生,学生对照表格的横纵栏目逐一在课本中寻找,填入表格。学生通过制表、填表的过程,发现通过列表的方法,既可避免遗漏细小的知识点,又可以将散乱的知识呈现得一目了然,利于自己的学习。这样学生就学会了一种搜集和处理历史知识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历史学习能力。
三、历史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具体到历史思维能力,就是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开拓他们的思维和视野,使其看问题的方法和角度更加多样化。
本课第三目“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其中小农经济的特点是教学重难点。教材提到随着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提高以及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逐渐形成,但是对于小农经济的特点分析,教材显得比较简单,不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基于这一点,笔者选取了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要求学生通过唱词概括出小农经济的特点。在播放选段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模仿视频中的唱腔,不自觉地哼唱起来。播放结束后,笔者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对感性材料进行理性分析,概括小农经济的特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教育技巧和艺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主张:“教是为了不教。”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践行“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古训,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努力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是新课改环境下历史教学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姜学松.高中生课外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与方法[J].新课程(教研),2010(1).
[2]杨学敏.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J].中学时代,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