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茶文化生态意蕴的比较

2017-02-04 21:38王明银李梅
福建茶叶 2017年4期
关键词:意蕴资本主义茶文化

王明银,李梅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443002)

试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茶文化生态意蕴的比较

王明银,李梅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44300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在资本主义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背景下诞生的,其最早见于20世纪70年代,是当时社会现状的一种意识反映,其主要是对世界上所有生态破坏行为的一种批判,并试图以理论教导的形式打破现代意识的局限性,进而限制资本主义无体止的扩张式生产方式。因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将人、自然以及社会看成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本文在先后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茶文化生态意蕴的相关内容后,又结合二者的具体构成要素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

马克思主义;茶文化;生态意蕴;环境保护

马克思以历史实践观为着手点,引入了唯物史观的概念,将人与自然和社会进行有机的统一,而后以历史发展的角度为入口,建立了系统的人文生态主义体系,从世界观到方法论形成了系统化的框架。我国的茶文化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生发而成的,其包孕了丰厚的传统元素,文化思想、物质形式以及艺术理论等,对于茶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儒家的孔子就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观点,反对向大自然无限度的竭泽而渔式地索取,应该秉承和谐理念与大自然安然相处。另外,孟子也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天人合一”理念倡导生态自然观。而这些生态主义思想在无形中被渗入到了茶文化的内涵中,并渐而成了茶文化生态意蕴的主要内容。所以,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还是茶文化生态意蕴,二者的本质都是相通的,其旨在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

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概述

1.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其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环境破坏行为的反思。因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以人化自然的视角深度剖析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斯认为人化自然是浑然一体的,无论是自然人化的主体和客体,还是人化自然的形成与发展,其都是与人类史相统一的。所以,人在自然化的过程中既可以担任自然的主体,也可以担任自然的客体,主体的需要对于自然人化的发展产生了难以言喻的重大作用。同时,在自然人化中,人也是被作为自然的客体而存在,通俗来说,人只是自然的一个产物,与其他生物同属于自然的造化。因此,从自然人化的角度来说,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的状态紧密相关。此外,由于上个世纪资本主义工业革命进程的推进,使得我们人类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现实的生活状况异常糟糕。湛蓝的天空被雾霾所掩盖,清澈的河水被白色垃圾所覆盖,脏乱的污染物到处堆放等这些所谓的“文明行径”给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一度跌到了冰点。为了缓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从现实状况出发,提出了合理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减轻对自然的破坏理念,主张将科技作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主要武器,抑制不利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积极推进对于生态保护有益的科技产品的应用。

1.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缘起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产生要以其背景为立足点进行探析,马克思与恩格斯生活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初期阶段。彼时,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步入了工业革命的浪潮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且,早期的工业技术手段不成熟,对于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例如,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先驱,其为了经济利润大肆发展煤矿经济,在伦敦市区内建立了众多的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火力发电站,然后在天气的催化下,于1852年12月5日发生了为期四天的雾霾事件,造成了8000人员的死亡。这一雾霾事件震惊了世界,而后资本主义各国也纷纷意识到了生态破坏的严重性,马克思与恩格斯也通过这些早期的工业革命行径,从生态学的整体思想出发,以黑格尔的世界本源理论为着手点,提出了主观能动性的唯物辨证主义,切实将人与自然作为一个有机体,明确了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另外,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也囊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社会各个阶层的不公正现象也日益丛生,更是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紧张,整个社会几乎陷入了人类精神迷失的荒芜中,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启发下,马克思也提出了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观点,进而实现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的统一发展。

2 茶文化生态意蕴的具体内涵

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其汲取了儒家、道家以及佛家的思想精华于一体,形成了兼容并包的文化内涵,也造就了独一无二的艺术气质,更是构建了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所以,茶文化的生态意蕴是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中生长出来的。茶文化的首要宗旨是和谐,其将“和”置于第一位,不仅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且也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以,茶文化自其产生之初就形成了生态意蕴之内核。茶文化生态意蕴主要包含了顺应自然、尊重生命的生态观,其既不是指人完全屈服于自然,以一种消极之态去对待自然;也不是指人征服战胜自然,而是指人以一种坦然地态度对待自然,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自然进行相得益彰的改造,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再者,茶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念所反映的也是一种生态哲学观。“天人合一”是在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理论中演化而来的,其倡导的是“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主张人与自然要和平共处,摈弃征服与被征服的观点,从而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茶文化生态意蕴的比较分析

3.1 相同元素的剖析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茶文化生态意蕴的关注点具有一致性,其都是以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为基石而形成的,并且都根据当前现实环境的不良状况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措施。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二者的旨趣具有一定的互通性,其都是以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为目标,都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历史主义。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还是茶文化生态意蕴都从人与自然的演变过程中,透析到了人类与自然的相处之道。一方面,人从自然获得其满足自身发展的必要资源;另一方面,人类也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对自然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而此规律对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茶文化生态意蕴的产生具有启发性作用,二者正是在遵从了这一人与自然的相处规则后以明确的方式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定义化概述,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例如,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以人应当遵循自然规律,但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然实施改造措施。我国的茶文化生态意蕴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人通过自身努力来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从哲学观点来看,二者具有相通之处,既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也指出了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必要性

3.2 异化因子的阐释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产生的,其是基于资本主义的破坏生态暴行而提出来的一种环境保护观。而我国的茶文化生态意蕴是从传统生态文化中提炼出来的,其主要指向的农业生产所造成的环境破坏,而且茶文化生态意蕴是在封建社会中萌发而成的。因而,二者的产生背景以及所指向的对象都是有所差异的,并且其形成的社会历史时期也不同。其次,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解决生态危机的有效方法是改变消费理念,改善生活方式,以绿色消费低碳出行为宗旨,构建合理的生活模式,其从侧面反映的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不满与批判。我国的茶文化生态意蕴则提出了以“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作为解决生态危机的不二法则,农民顺应时令节气按时播种及时收割,不违背大自然的旨意,以不乱砍滥伐、不过度开垦、不烧山毁林作为应对环境破坏的举措,其本质只是浅层阶段的构思,并没有上升到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层面。再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有系统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而我国的茶文化生态意蕴则只有简单的方法论,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生态理论体系。

4 结语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透过资本主义视角构建而成的一种生态观,其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以及生态主义原理对于我们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大有裨益。即使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向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但是其辩证科学的生态主义理论对于我们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目前,我们中国也步入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盲目发展的后尘,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严重地破坏了我们的生态家园。近年来,为了谋求长远发展,我们国家开始转变经济发展策略,从传统茶文化的生态意蕴中汲取文化经济的和谐发展之道,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启示下结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相关原理,走上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总而言之,我们人类只是浩渺自然中的一个物种,作为万千生物中的一种,我们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适度开发自然也竭力保护自然,而不是企图以霸主姿态征服自然。

[1]唐晓晖.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当代中国的实践[D].湖南工业大学,2011:23-28.

[2]贾钢涛,潘祥超.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文化基础——基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思考[J].理论探索,2013(1):22-26.

[3]韩喜平,李恩.当代生态文化思想溯源——兼论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化意蕴[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3):76-80.

[4]蓝庆新,彭一然.中国当代生态文明观体系构建——基于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解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6(2):96-104.

[5]陈贞伊,朱方长.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融合的方式探讨[J].长江丛刊,2016(3):61-62.

王明银(1989-),男,江苏丰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建设。

猜你喜欢
意蕴资本主义茶文化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论《红楼梦》的“错位”叙述及意蕴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宝钗扑蝶”意蕴新探
咏史诗的哲学意蕴(外三则)
意蕴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