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思想与茶文化思想结合对当前中国文化的影响

2017-02-04 21:38刘莎
福建茶叶 2017年4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茶文化

刘莎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马克思思想与茶文化思想结合对当前中国文化的影响

刘莎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本文主要介绍了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并进一步分析了马克思思想与茶文化思想结合对当前中国文化的影响,并进一步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形成。在文章的最后,笔者提出了马克思思想与茶文化思想结合对当前中国文化的影响。

茶文化;马克思思想;结合;中国文化;影响

1 茶文化的思想内涵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乎神农,闻于周鲁,兴于唐宋,盛在明清,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被誉为“茶的祖国”。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茶文化以茶为依托,通过这一载体做好传播活动,是茶与文化的结合,它不仅体现了我国古代丰硕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同时也是我们现代人不断追求精神的目标。可见,茶文化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茶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主要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中所创造出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综合,与茶有关的物质为载体,反映出特定的精神内容,这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统一的体现,同时,也是对茶认知的一种集合形态。而狭义上的茶文化主要是指其精神财富。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广义上的茶文化,但是更偏重于精神文明的那一部分。茶文化分为物态、心态、行为以及制度这四种文化层次。

首先,物态文化。主要是指人们从事茶叶生产活动以及其产品生产方式的综合,即所有与茶叶有关的加工、保存、培育和化学研究等等,同时也包括了茶艺中需要用到的茶叶、桌椅、茶具以及所有肉眼可见的与茶有关的建筑物和物品。

其次,心态文化。人们在使用茶叶、享受茶叶的过程中,会孕育出来一定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思维。人们在品尝茶汤时会追求一定的审美情趣,人们通常将人生与饮茶做联系,最终上升到具有高度哲学意义茶道。

再次,行为文化。这里主要是指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或者消费活动的过程中,所作出的约定俗成的行为,通常以茶礼与茶俗进行表现,以茶待客、以茶祭祀等等。

最后,制度文化。人们在从事有关的茶叶生产或者消费的过程中会制定一些关于茶的行为规范,例如茶法。一些专家、学者在苦心地研究茶文化,不是对茶的生长、制作以及化学成分的研究,也不是简单地去对茶叶的发展史进行考古,而是切实地研究由茶文化以及茶文化所带来的社会现象,即人人透过茶文化所表现出的信仰与理念。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形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民族化的体现形式之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体现在马克思思想在中国的运用,也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发展道路相结合,并创造出具有生机的发展道路。在任何情况下,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包括对中国现实情况的考虑及对中国历史情况的考虑。

尤其是中国的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包括两个大的方向,一方面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实际的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实际的考察、分析,指导和发展当前的实践工作,通过对中国社会现状的调查和研究,进一步壮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应用道路。另一方面,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利用马克思的审美观、价值观去反思中国长期以来的传统文化,实现中国优秀文化的复兴,并推动中国先进文化的形成、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的形式和内容能够进一步强化中国特色。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来看,这样一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艰难的探索和历史实践得出来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于1918年十月革命之后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正如毛主席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利用十月革命的思想经验,鼓舞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并利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价值观,成为审视国家命运的标准,重新看待我们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可以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因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当时受到了鼓舞,也充分地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国家思想的作用。在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结合程度较低,中国人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较为浅薄,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体系尚未构建。在这样的情况下,尽管先进的知识分子尽力地想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社会结合,不彻底地观察马克思理论和方法论去分析中国社会的现状,而是急切地从中寻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子。

我们真正意义上对马克思的艰难探索源于1921年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党的二大首次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去分析中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利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的革命纲领,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结合的重要一步。

后来,历经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及走中国特色化社会主义道路这些历史变革,我们发现,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在其被实践的一百多年以来,只有真正地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才能够做到与时代共同进步,与人民共同谱写历史的篇章,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所以,我们对于马克思思想的研究,需要从与中国道路结合的方向入手,深入体会马克思主义对于当前中国文化的影响。

3 马克思思想与茶文化思想结合对当前中国文化的影响

3.1 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建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文化、社会秩序都需要得到相应的管理,社会管理的职能就是稳定社会,实现社会的平稳发展,这就需要强大的执行队伍作为支撑。坚持以马克思思想为指导,积极融合茶文化中的清廉原则,实现对社会风气的更正,尤其是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都需要贯彻落实马克思思想,以茶文化中的精髓为社会更正风气,加强官员制度建设,切实有效地维护社会公正,对于增强的执政能力,增强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2 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改造

马克思思想与中国茶文化的结合,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结合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渐开始走向了中国的本土化、民族化。认真看待马克思思想与茶文化思想结合对当前中国文化的影响,就必须吸收茶文化中的精华,这也是发展民族文化、提升民族信心的重要条件。中国的茶文化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体现着让人宽容、淡然处世的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在此思想之上,实现对中国茶文化的继承,它的中国化道路与茶文化的现代化道路结合成为了当下时代的精华,对于茶文化这项自古以来就有的文化,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地继承,而是要采用正确的方法,与先进的思想相结合,实现更好的发展。

总的来说,马克斯主义在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过程中,一直处于指导思想的地位,而茶文化作为历经上千年传承、发展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物质财富,随着我国历史进程的不断推进,实现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实现茶文化的更新,确保二者得到有效的融合,进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引导我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更加辉煌、壮阔。

3.3 实现对孔孟之道的发扬

中国文化存在着自己的哲学精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魅力。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当中,儒家思想占据了重要地位,同时也对茶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马克思主义走向中国化的道路当中,茶文化当中的“仁”的思想,就是对儒家文化的阐释,同时也表达了当代民生建设的重点思路,实现对老百姓利益的维护。不仅如此,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充分地肯定了人的发展,不仅将马克思主义丰富化,并进一步鼓励其吸收中的茶文化,使其焕发出更炫彩的生命力。

3.4 实现对道教思想的遵从

茶文化中还包含了道教的“无为而治”的特点,强调顺其自然。这对于中国的社会发展来说,也有着重要作用。茶文化讲究顺从自然,在当下的社会理解当中,就是遵从社会的发展规律。中国在不断迈向一个个新的台阶,但是环境、公共安全以及食品安全等问题却日益突出。一些踩踏事件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引发人们的关注。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盲目的追名逐利,而忽略了道德的底线,公共安全以及环境健康问题,给我们惨痛的教训。茶文化时刻提醒着我们,追求发展不仅仅体现在经济的方面,而是要促进社会的和谐、全面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全球达成的共识,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遵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领导,贯彻落实中国发展目标,践行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举措。

结语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的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如果不结合具体的国情发展,会带来一定的发展危机。在中国大步前进的同时,我们需要反思,如何立足本国国情,坚持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的理论更新,实现创造性的发展。积极融合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与富有现代意义的马克思思想相结合,这条道路是实现中国飞腾式的发展必由之路。

[1]高长武.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三个维度——学习习近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J].党的文献,2015(1):24-30.

[2]张明.施拉姆关于毛泽东的思想性质的理性审思——兼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格局[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4-58.

[3]陆建华.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沉思——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固有思想文化相结合的角度看[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432-436+559.

[4]殷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结合探析——谈二者结合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价值[J].辽宁高职学报,2014(1):98-100.

[5]陈卫平.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五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14(5):4-8.

[6]李小银,孟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历程——李大钊、毛泽东和冯契为代表[J].绥化学院学报,2010(5):40-42.

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2014年专项课题指导项目《基于4R理论的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课题编号:14FYHLX31

刘莎(1981-),女,江苏常州,本科,法学硕士,讲师,机电学院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茶文化
马克思像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