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东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中国茶服设计中历史文化性解析
周振东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藏着儒释道哲学思想之精髓,作为茶文化的物质载体——茶服,是茶文化精神内涵的外化表现形式,既折射茶文化蕴藏的精神文化底蕴,又将完美地呈现出儒家之中和之美,道家之自然之美与佛学、禅意的雅韵赋予茶服使之形成独特的韵味。本文以茶服作为研究对象,概述茶服界定与发展以及茶文化内涵,进而重点在于分析茶服设计中历史文化内涵,最后分析茶服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旨在指导当代茶服设计。
中国;茶服设计;历史文化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藏儒释道哲学思想之精髓,使其在大众文化盛行的时代,品茶成为大众在城市浮华之中摒弃烦扰、寻求闲情逸致的方式之一,也满足了人们高层次精神追求。作为茶文化的物质载体——茶服,是茶文化精神内涵的外化表现形式,既折射茶文化蕴藏的精神文化底蕴,又将完美地呈现出儒家之中和之美,道家之自然之美与佛学、禅意的雅韵赋予茶服使之形成独特的韵味。本文以茶服作为研究对象,概述茶服界定与发展以及茶文化内涵,进而重点在于分析茶服设计中历史文化内涵,最后分析茶服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旨在指导当代茶服设计。
我国饮茶历史悠久,但只有到茶文化初步形成、兴盛之际,茶服才得以呈现,在饮茶发展较快的汉代,汉乐府《陌上桑》中:“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紫旖为上襦,”以及左思《娇女》中记载着两女子候茶时的着衣情形,被称之为最早的“茶艺服饰”的记载。但目前关于茶服的概念,没有一个定论,学者们各抒已见,张卫华先生认为:“茶服是中国茶人对美好生活一种向往与表达,是国强民富时代整个社会的精神财富的衍生产物,更是中国当代的创新服饰,”[1]其实所谓茶服通俗易懂就是饮茶人着衣服饰,我们知道饮茶人要求环境清雅、宁静,进而有助于摒弃世俗烦扰、放松心情,享受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着装服饰应该适合于体闲、舒适的风格。茶服的发展紧跟茶文化与茶艺表演发展脚步,唐人常伯熊根据陆羽的《茶经》记载茶艺表演中谈及茶服:“身穿黄披衫,头戴乌纱帽,使用茶具进行表演过程中。”上海妙法莲董事长张硕迩从茶服发展中道出其形态:“茶人服,即茶服,始于汉,已有上千年历史,是专用于进行茶事活动的着装,主要以苎麻、粗布等进行制作,具有宽简、质朴、舒适、大方的特色。”如我国唐代《宫乐图》、《调琴啜茗图》;宋徽宗赵信的《文会图》、《宋女分茶》、辽《饮茶画像图》以及明代文征明的《惠山茶会图》描绘宫廷侍女、文人雅士品茗雅集的场景,这些都体现不同时期茶事活动以及茶服的要求。蔡澜先生认为:“随着茶文化影响的扩大,表现形式也千姿百态,或作为某一茶集团的推销活动,往往具有茶艺表演;或作为茶馆,在宁静、雅致的氛围中的茶艺表演,或作为茶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茶艺包涵了专门的服装,茶服就是等等此类服装,确切说就是茶艺工作服。”因此,在旗袍未流行之前,茶服以其宽简、质朴、舒适、大方的款式和造型,受到了许多文人雅士的青睐。旗袍逐渐流行后,我国传统的茶人服饰大多选择旗袍类、中装类,较好地体现出东方女性含蓄优雅、端庄大方的魅力,尤其是蓝印花布在民族类茶服中更为鲜明。[2]
根据上述简要分析茶服概念与发展中,笔者认为应该根据茶服使用场合、功能、目的等进行细分为几类:一类是茶艺表演中的服饰;一类是生活类茶服,饮茶人的生活服饰,但无论是哪一类的茶服,其均与茶文化精神内涵与美学意蕴分不开,也正因为如此,才使的茶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下文将着重分析茶服设计中蕴藏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
我国茶服无明确的定义,但茶人服饰中蕴藏的传统文化性、艺术性与审美性特征却是明确无误的,也是茶服设计的关键要素。因此一款茶服佳作,应该在功能与意境、古典与时尚之中注入茶文化精髓并使之完美交融,让人在品茶、赏茶之间达到身心愉悦,体味中华民族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进而达到修身养性的精神要求。
2.1 茶文化之内涵
茶服设计最重要也是最根本就是要坚守茶文化精神内涵与审美意蕴,中国茶文化以“和”为核心,强调修身养性,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茶文化中的“和”一方面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其将茶叶平和、淳朴的自然属性与社会的发展融合于一体,并上升到精神道德的层面,产生“以茶会友、以茶接客”等礼仪规范以及以茶养德的精神要旨,成为规范人际关系与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方式,欣赏一种付出、甘于奉献的精神。[3]另一方面,在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主宰,形成了“道法自然”的生存观与“清静无为”的养生观,正因为茶叶的自然、淡泊、淳朴的品性与文人雅士追求节俭、雅静、谦和的道德观念相契合,历代文人雅士在煮茶、品茶等茶事活动中感悟清静无为、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进而形成了返璞归真的道家茶文化。[4]另外,佛教也是影响茶文化内涵重要因素,“禅茶一味”是中国禅茶文化精神要领,简单说来就是“正、清、和、雅”,禅茶的“正”即八正道,“清”即清净心,“和”即六和敬,“雅”也就是脱俗、超越。所谓正八道就是学佛之人的生活方式与修行态度,只有严格按照正八道的要求来做才能做到“清、和、敬”。学佛之人必需要远离世俗社会,放空心灵,谦和有礼,不贪不抢,尊重敬爱自己与他人,其与品茶一样,都需要纯净之心,做到“富贵不矜、贫贱不卑、出淤泥不染”才能超越现实之烦扰,达到精神圆融完满。
2.2 茶服设计中文化内涵
以“和”为核心的茶文化,强调中和、宽容、脱俗之思想,因此,在茶服选料中多用棉麻类、纺织类材质为主,棉麻突出茶自然、质朴、简洁之特性,也与自然环境氛围相契合,茶人衣着棉麻材质衣服易于营造慵懒、安静、惬意和饮茶氛围。纺织类如桑蚕丝轻柔细腻、手感柔和滑爽,富有弹性,轻柔飘逸,易于契合了茶文化“静、清、柔、和”的特点,体现茶人飘逸轻盈的仙气与超凡脱俗的优雅气质。当代还有一些如莫代尔、粘胶、天丝等再生纤维面料也会用于茶服设计,这些面料具有良好的舒适性与悬垂性,色彩也比较多样,契合当代环保的要求,也与道家以“道法自然”茶学观点一致。[5]
其次在色彩上,传统的茶服选择以清新、淡雅的素色以及绿色系为主,红茶以红黄等暖色调为主,这一选择既与茶叶的形状、色彩、形态等要求相契合,也与我国传统以黑色色彩为主色彩观一致。儒家提倡正德正色,即红、黑、白等为正色,其余为间色;崇尚自然的道家,主张“五色令人目盲”、“澹然无极而众美从”,追求淡雅、清新较为适用于绿茶,其余绿茶给人清汤绿叶、亭亭玉立视觉形象,整体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色彩基调,形态较为舒展柔和。而红茶汤色醇厚、稳重,温暖、怡人,茶服色彩应以红、棕等暖色调为主,给人厚重和沉稳的感觉,也营造出大气磅礴的意蕴之美。
第三,在茶服上装饰元素以梅兰竹以及中国水墨元素为主,上述分析茶文化内涵可知其内容博大精深,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茶文化体系,那么如何从视觉上体现茶文化内涵呢?其实茶文化形成过程,也就是茶文化元素或者说是意象符号的提炼过程。除上述所言从具象茶叶形状、形态、色彩等方面凝练的元素符号,更多是蕴藏着茶文化娴雅超脱的民族性格的元素,如茶服中中国画元素的运用。中国画通过简练和概括的笔墨语言与一黑一白的朴素色彩,塑造气韵生动精神意境,其中留白技法的运用,点、线、面的结合,营造虚实视觉美感,更赋于画面内外意境美感与茶文化的内涵。这一技法为茶服领口处设计提供灵感,经典茶服领口基本上是镂空水滴形状,使得服装与脖颈处的肌肤呈现出虚实质感,凸显茶人的含蓄、意蕴深远。此外,茶文化元素还有如砂壶、青砖、古木、根雕等,也经常用于茶服上的图案装饰,以体现古拙、闲雅的文化底蕴。
第四在传统茶服款式上以宽松廓形为主,近代以来也出现修身的旗袍款式。这两种款式都体现茶文化内敛、含蓄的民族特征,因此宽松廓形对称稳重、宽大方正、古朴简洁的式样能够使饮茶人放松身心,感受宁静、悠然自得的意境以及翩翩起舞、灵动飘逸的动感美,体现“形”与“意”的完美结合,更是体现中国“天人合一”、“向善为美”、“秩序为美”的传统思想。修身的旗袍款式,线条流畅、凹凸有致体现出端庄秀雅的东方女性之美。
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茶服设计也蕴藏丰富茶文化内涵与民族思想,但在长期发展中,尤其是近代以来,在与日本、韩国的茶道服饰相比之下,我国的茶服设计越发缺乏民族特色,设计出现重形式轻内容,色彩、材质等滥用不符合饮茶环境,生搬硬套传统文化不注重创新,缺失品牌意识等等问题,比如作为最能体现东方女性之优美的旗袍,具有浓郁地域风情的蓝印花布等等,如今地位越发尴尬。再加之,设计师们不注重创新,没有与当代服装文化相结合,一味地传承传统式样,造成款式过于俗气、老套,或者就是传统式样的翻版。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所谓:“越具有民族性才越具有世界性。”因此,设计师们应该深入传统文化之中,深入茶文化之中,把握茶文化“静、清、柔、和”特性,同时注重于当代文化与服装潮流趋势相结合,充分表达沉静内敛、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和自然、委婉含蓄、淡雅清新的审美情趣,体现出品茶人独有的中和之美。
[1]姚桂珍,胡燕.浅析茶服的设计与发展[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49-53.
[2]钟斐.生态茶服秀———茶文化国际传播中的动态呈现[J].农业考古,2013(5):158-160.
[3]杨晓燕.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J].福建茶叶,2016(6):317-318.
[4]胡长春.道教与中国茶文化[J].农业考古,2006(5):210-213.
[5]黄玉冰.中国茶服的设计研究[J].丝绸,2011(7):40-45.
周振东(1970-),男,天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服装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