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采茶戏音乐形态研究

2017-02-04 01:31王绍盛
福建茶叶 2017年12期
关键词:抚州采茶戏小调

王绍盛

(南昌理工学院,江西南昌 330044)

抚州采茶戏音乐形态研究

王绍盛

(南昌理工学院,江西南昌 330044)

采茶戏是江西抚州有名的民间艺术,可谓是传统艺术最好的传承榜样。仅仅凭借着口口相传,言传身教,耳濡墨染的模式传到了今天,十分令人震撼。而采茶戏如何通过历代的口传心授到如今,就需要我们认真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奥妙,进而去推广和传承。

抚州采茶戏;音乐形态;研究

1 抚州采茶戏的历史追溯与当下

抚州采茶戏因为流传于江西抚州而得名,成为了采茶戏中独具风格的一支。本身当然也是江西采茶戏的一部分,但是却因为戏剧特征分外独特而自成一派,广受喜爱。具体说来就是贴近现实、接地气,具有当地特色,风味浓郁的唱腔尤其受人追捧。说起抚州采茶戏绝对是当地人乃至左邻右坊都熟悉而又从来是百听不厌、百看不厌的采茶戏。说起它的历史,当地人更是如数家珍。就拿抚州采茶戏的历史来说,分为孕育成型期、发展成熟期和当代现状三个阶段,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认真说起来,采茶歌才是真正采茶戏的前身,茶农们在劳作时、休息时都会情不自禁来上一段,久而久之这种给予人力量的劳动精神食粮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宋代以后的南戏,到了清末演化出了“三角班”的雏形,就这样通过“一旦一丑一坐堂”慢慢有了角色的不同分配,之后还加入了新的角色——小生,由此组成了最基本的框架。

清末民初的时候,又发生了更多的变化,首先从表演形式上加入了宜黄戏,不仅角色得以增加,连唱腔和伴奏的音乐和乐器都逐渐得到了丰富。可谓发展突飞猛进,“半班”由此得名,从此他们走上了职业化的道路,当然这种模式更加有利于抚州采茶戏的进一步发展和发扬光大。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抚州采茶更是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不仅成立了专业的抚州戏剧团,还有正式的名号,抚州采茶戏因此一路蓬勃,生机勃勃,辉煌不断,直到进入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从巅峰开始慢慢有了衰落的迹象。

2 抚州采茶戏的分类

2.1 唱腔的分类

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讲,抚州采茶戏的唱腔主要由主要腔调和杂腔小调两个部分组成。这两大类中主要腔调又分为本调与川调两个小支,杂腔小调包含了茶灯调等多个当地小调,形式颇为丰富,可谓包罗万象。抚州采茶戏的唱腔在经历了各时期的发展后,有过多种不同的分类。另一种分法则截然不同,具体为戏曲正调、戏曲杂调和民歌小调三大类。除开唱腔,在唱腔音乐上来讲,抚州采茶戏基本是同调甚至一腔到底的表现方式,不仅收纳了诸多的民歌小调类的音乐,还特别随意。因此也就出现了同调性却不同调式的奇特现象,从而独具一格。

2.2 伴奏乐器的分类

抚州采茶戏因为具有固定的特性而具有程序式的特点,伴奏乐器根据风格分为武场惯用的打击乐器和文场常用的如二胡和琵琶类的拉弦乐器居多。武场戏极具节奏,文场戏也不失悠扬和谐,如果说西方的音乐剧是阳春白雪,那么抚州的采茶戏可谓下里巴人,但是由于伴奏乐器的特色,偶尔却又觉得自己在享受一场视觉的盛宴之时,饱受听觉之福,或浑厚或悠扬,亦有力亦有度。戏曲的魅力或许就在于这丰富的伴奏上,你以为看到的仅仅是故事,其实享受的是一场堪比音乐剧的大戏,不由人的就会入戏太深。

2.3 内容的分类

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抚州采茶戏则是来源于生活的典范,那些故事和表现方式都是如此的生动形象,唱腔动听,玩转悠扬,却又让人兴致满满的融入其中,能够解除各种疲乏与劳累,看着小丑的矮子步不由自主的前仰后合,无形中就让人忘记了所谓的艺术,只觉得是看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表演,更是参与了一次生动风趣的生活剧,就是那家长里短近在眼前,更是那历史画卷悠悠展开。舞台的表演形式让人不觉间就想拍案叫好,更是瞬间就融入舞台中的表演,成为了其中的一员,活灵活现,丰富多彩。

3 抚州采茶戏的传承

进入2010年,抚州采茶戏迎来了历史中颇为重要的一年,被列入文化部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的抚州采茶戏,在名声上似乎迎来了第二次春天。但是,事实却是被记入史册就有可能无法幸免被束之高阁的命运。传统文化的命运往往都是相似的,在名义上被重视,就会在实际传承中出现更多令人堪忧的现状。

抚州采茶戏作为传统民间艺术,是有生命的存在,如果只是在纪念册上留着浓重的一笔,意义甚微。它需要的是师傅的以身作则,徒弟的一板一眼,更需要更多的人接过这门手艺,让它永远鲜活下去、生动下去。抚州采茶戏中的师傅就是在抚州采茶戏演艺事业上奋斗了一生的艺术家们,他们是这门艺术传承的最重要一环,更是这门艺术得以延续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3.1 初期

最开始的时候,采茶歌等相关的活动不过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寻找到的一种互动娱乐方式,自然会融入具有地方特色的小调,慢慢的这种娱乐方式被大众喜欢并不断演进,出现了以茶农生活为主的其他方式,比如茶灯之类的,于是有了观看的人就有了表演的人,大家以此津津乐道,乐此不疲。在这个过程中,歌唱是最主要的方式,有了听众就会有人想要在芸芸众生之中变现的与众不同,有了竞争和研究,便有了最初的采茶戏。或者叫采茶歌更为确切,毕竟都是边歌边劳作的,叫做劳动号子也不为过。

3.2 中期

紧接着,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年间,抚州出现了街头卖艺的难民,或许最初的本意不过是在灾荒期间通过这样的方式谋生,却为抚州采茶戏的诞生做好了铺垫,将黄梅采茶戏与当地的表演结合之后,形成了“三角班”。由于表演形式灵活,不受地域限制,初具规模,有人开始做起了师傅,招收徒弟。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门派可谓应运而生。这个时候,更加注重唱腔和旋律的运用,连肢体动作也变的讲究,演出内容更加丰富了起来。加上小生角色的加入,使得抚州采茶戏的三角班正式成型并发展稳定。

三角班的表演内容在这个时期也由开始的简短乃至不完整慢慢发展,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甚至为半班的形成做好了准备。三脚班中的表演者为了让自己的技艺更出色,还有人前往拜师学习,表演内容开始越来越完整,角色更是多了花脸,半班形成之路开始。

3.3 后期

到了后来,也就是在1951年的时候,抚州地方戏剧团正式成立,这是一个极具纪念意义的日子。更不用提它后来的各种辉煌获奖路程。先后进入全国很多城市进行演出,甚至为中央领导做汇报演出,如果说一定要说出这些有名的版本,还真是说不胜数:《李二嫂改嫁》、《红松林》、《错中缘》、《秧》等等。迈入21世纪的门槛,抚州采茶戏依然如火如荼,盛况空前。

4 结束语

音乐是全世界共同的语言,民族的亦是世界的,作为一项民间艺术,抚州采茶戏更是民间艺术中的佼佼者,如何传承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深思。毕竟能成为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足以证明它的宝贵之处。我们对其的研究不能止步于文字的宣传,更要加大广大民众的认可和实践感受,从而让他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可以找到精神的寄居之所,更能在这项工作的实践中将采茶戏发扬光大,继往开来。

[1]翟燕敏.抚州采茶戏音乐的形态特征研究 [J].福建茶叶,2017,39(04):299.

[2]谢凌岩.抚州采茶戏音乐形态研究[J].福建茶叶,2016,38(12):383-384.

[3]孙远轶.浅析桂南采茶戏唱腔的音乐形态及变化 [J].福建茶叶,2016,38(06):323-324.

[4]朱红,彭正武.萍乡采茶戏锣鼓乐音乐形态研究[J].中国戏剧,2016,(06):64-65.

[5]吕彬.民族文化中的音乐表现——抚州采茶戏音乐文化的研究[J].音乐时空,2014,(22):79-80.

[6]吕彬.探究江西抚州采茶戏音乐文化形态的传承轨迹[J].戏剧之家,2014,(16):15-16.

[7]汪媛.抚州采茶戏音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

王绍盛(1979-),男,江西南昌人,在职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理论。

猜你喜欢
抚州采茶戏小调
采茶戏的种类及传统唱腔述要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Task 10
江西采茶戏中的梁山调腔系音乐考
四 季 相 思
思 夫
2018年“茶香中国”首届全国采茶戏汇演研讨会在抚州召开
五河小调
浅析赣南采茶戏旅游资源的开发
江西省高速公路抚州管理处通信系统改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