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岚
预设驱动教学,生成引领课堂。把握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落实思想品德学科课标“教学建议”部分的“五个要求”,既需要课堂教学有微观的艺术教学设计,更需要课堂教学有宏观的自然教
学顶层设计。
从教学设计走向教学顶层设计,既需要教师的教学设计一览众山、顺接地气,更需要教师的教学设计高屋建瓴、直指课程。教学顶层设计需要教学设计去粗取精、化繁为简,教学顶层设计更需要处理好从课程到课堂、从课堂到课程的辩证关系。撑起思想品德学科教学顶层设计的“脊柱”有三:
一、相依于“知”:教学顶层设计要切合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
“知”是教学顶层设计首先要搭建的“脊柱”,课堂教学“知”的顶层设计既需要从教的顶层设计上对教学内容进行顶层考虑和系统思考,更需要从学的顶层设计上对学生认知进行顶层考虑和实践操作的思考。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应准确把握课程的德育性,避免概念化、孤立化地传授和记诵知识”“应准备把握综合性,以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处理的主要关系为线索,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科学设计,避免将这些内容割裂开来,分块进行教学”,这两条规定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知识主内容”、着重“知识主内容的联系”。教学顶层设计“知”,需要对教学内容的“知识主内容”和“知识主内容的联系”进行设计。教学顶层设计的“知识主内容的联系”包括“个体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基本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关系、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依存关系、法律和个人国家社会生活的关系、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关系等”。
“知”的教学顶层设计还要切合学生认知。学生认知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生在教学中获得认知;二是教学环节总设计能培养学生的认知习惯。切合学生认知的教学顶层设计就要仔细设计好学生认知两个层面的“入”“融”和“出”,让学生认知收放自如、灵动且切合学习的自然脉搏。
二、落脚于“能”:教学顶层设计要突出素养涵养与学以致用
“能”是教学顶层设计必须搭建的又一“脊柱”。教学顶层设计的“能”,在教师教的层面要顶层设计教学素养的涵养,在学生学的层面要顶层设计学以致用。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规定“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观察、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境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这就要求课堂教学的“素养涵养”从顶层设计不仅要处理好“能力”“素养”与“习惯”的辩证关系,更要处理好“当前素养”与“今后素养”的辩证关系。教学顶层设计的“能力”不仅仅是“素养”,更是学生探究未来生活的“习惯”;教学顶层设计的“素养”不仅仅是“当前素养”,更是“今后能力”。从课标所要求的“能力目标”来看,教学顶层设计的“能”应当包括“调控情绪的能力、爱护环境的能力、逐步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等”,教学顶层设计要对如上的“能”进行全线思考,促使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学建议”同时指出“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道德践行的能力”,这些规定就要求教学顶层设计在“能”的设计中要突出学生的学以致用。教学顶层设计的学以致用应当包含两个层面的回归:一是回归情境本身,教学顶层设计应该考虑到操作情境的具体类型,通过该类情境的运作完成知识主内容及其联系的实践运用;二是回归现实生活,教学顶层设计应该考虑到践行,践行既包括解决生活中的真实困惑,更包括创新的开展学科活动和社会活动,优化课程品质。
三、聚焦于“意”:教学顶层设计要注重情感体验与价值生成
教学顶层设计必须搭建的最后一个“脊柱”是“意”。“意”即意向,即指向教师教的“情感体验”和学生学的“价值生成”。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指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这一规定其实就在规定教师的教学和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注重“情感体验”。这部分课标同时指出:“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这一规定则旨在要求教学顶层设计要考虑情感体验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系统性。情感体验的顶层设计要满足如上的两个要求,教学顶层设计就要处理好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从课标所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来看,“情感体验”教学顶层设计的内容应当包括“自尊自信的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勤俭节约珍惜资源的意识、孝敬父母的品质、尊重他人的品质、诚实守信的品质、乐于助人的品质、有责任心的品质、追求公正的品质、热爱劳动的品质、注重实践的品质、崇尚科学的品质、自主自立的品质、敢于竞争的品质、善于合作的品质、勇于创新的品质、规则意识、法制观念、公共精神、公民意识、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全球意识等”。从形式上看,“情感体验”的教学顶层设计应当设计体现情感贯穿的逻辑,即:既让学生有拔高的升华体验、更有启发学生思考的留白回归;既有积极的情绪体验,更有消极的情绪感知。
“意”的教学顶层设计更要注重学生的价值生成,教学顶层设计的价值生成既有对当前价值的思辨,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当前,更应当关注未来。教学设计上应当帮助学生构建主流价值观,但“主流”不等于“一元”,主流本身就是多元。教学顶层设计要给学生一个构建价值的机会,更要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价值的空间,不能变“教学”为“灌输”。
工程学中“顶层设计”的本义是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教学顶层设计”也就是在“顶层设计”的本义上统筹考虑教学各层次、各要素上的协调,从而谋求在最高层次上解决教学问题。教学顶层设计应当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把握教学顶层设计中的“知、能、意”,有效走好“第一步”,这就能从整体上把握课程性质,从而充分处理课程的综合性和德育性来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就能从本质上重视课程资源开发,从而开发和利用好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能从根本上注重学情体验,从而引导好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认识,进而培育高品质的思想品德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