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时代智慧医疗践行之路

2017-02-03 02:48编辑整理刘文生
中国医院院长 2017年24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慧医疗

编辑整理/本刊记者 刘文生

施秉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梁长虹广东省人民医院影像医学部主任

刘同柱安徽省立医院党委书记

沈洁苏州科技城医院院长

王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金丽萍兰溪市人民医院副院长

以互联和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各行各业,医疗行业被裹挟其中,在重塑和再造中迈向新的方向。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继蒸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后的又一场席卷世界的社会大变革。它是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

以互联和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各行各业,医疗行业被裹挟其中,在重塑和再造中迈向新的方向。医疗机构如何拥抱这个时代?在第十一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坐看‘云’起时:智慧医疗深化与云服务延伸”分论坛上,来自不同区域、不同级别医院的管理者从各自角度分享了应对新时代的举措。

改变医疗or改善医疗

医疗是目前人工智能发展相对较快的领域,2014年后大批医疗人工智能公司集中涌现,不少传统医疗相关企业纷纷引入人工智能人才与技术。“人工智能究竟为医疗产业带来了哪些积极的改变,又带来了哪些挑战和风险?值得医疗机构、医疗从业者以及每一位关注医疗人工智能的朋友理性思考,客观对待。”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施秉银说。

机器人是AI各大应用中的热门应用,技术相对成熟。医疗领域的导诊机器人主要基于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远程识别等技术,通过人机交互,执行包括挂号、科室分布及就医流程引导、身份识别、数据分析、知识普及等功能。目前,科大讯飞研发的“晓曼”机器人已经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301医院等医院应用。

施秉银介绍,除了导诊,智能问诊在解决医患沟通效率低与医生供给不足方面也大有可为。智能问诊系统包含“预问诊”和“自诊”两大功能。“预问诊”是在患者完成挂号后的等待时间内,进入医院APP的智能问诊模块,通过交互输入患者基本信息、症状、既往病史、过敏史等信息,系统将初步形成诊断报告,大大缩短问诊时间;“自诊”是患者在手机或PC端通过人机交互完成智能问诊,生成诊断报告。

在临床实际中,可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发现医疗过程的风险,及时提醒医生,并辅助医生临床决策。另一方面,基于海量医疗数据与智能算法,人工智能可以发现诊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规范医疗行为。

西安交大一附院拥有临床医学专家和AI专家深度结合的团队,通过将科研成果与多家医院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使AI医疗服务更加产品化、实用化。目前,AI团队正在做甲状腺领域的探索。“西安交大一附院2016年诊疗104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其中穿刺489例,恶性肿瘤164例,活检阳性率33.5%,如果能通过前期影像人工智能诊断将阳性率提高5%,就可以减少13%的穿刺,极大减少患者的痛苦,并节约医疗资源。”施秉银说。

医学影像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大有可为的领域。对此,一线放射科医生怎么看?广东省人民医院影像医学部主任梁长虹泼了一盆冷水。他的回答简洁明了,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还面临开放性问题、数据不完整、共享不容易、要求准确性、隐私难克服、异质性很高六大难题。

尽管如此,梁长虹还是在继续人工智能的研究。他从信息技术优化工作流程、医学影像数据特性支持数据挖掘参与决策两方面介绍了人工智能延伸服务。前者如云胶片、全影像数据+电子报告共享等。实际上,云储存+云计算已经在医院广泛应用,如云PACS+RIS可以为不同医院、院区、专业提供云服务,在局域网和互联网下可以管理病例资料、获取电子病历、连接医院图书馆、建立知识库、实现科研与教学管理、建立教学系统。

影像数据的应用同样前景美好。如用影像组学方法实现NSCLC术后复发预测。梁长虹说:“融合影像特征和临床指标的影像组学模型对NSCLC术后一、二、三年复发进行个性化预测,指导治疗决策。”还如,基于CT图像的影像组学可以对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进行预测,指导治疗决策。

梁长虹强调的是人工智能的延伸服务,即人工智能如何改善流程,提高效率。“特别是在医学影像领域,绝对不会出现人工智能让放射科医生下岗的事情,说这样话的人,只能证明他不是真正懂人工智能,不是真正懂算法。”

智慧医院“智”在何处

2017年8月,安徽省立智慧医院(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金小桃称其为国内第一家真正的智慧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党委书记刘同柱从智慧就医、智慧医疗、智慧护理、智慧医院管理、智慧后勤保障、智慧医疗共享、智慧数据平台等方面介绍了安徽省立智慧医院建设成果。目前,该院的导医导诊机器人具备门诊科室位置的导航和地图指引、检查检验功能指引、针对患者症状描述给出挂号提示等功能。

该院还应用了云医声移动平台,在诊疗过程中,通过智能语音技术,医生可以快速、及时、精准地完成病历处理等各项工作。该平台集成万方等平台的医学资源,为临床医生精准推送相关知识和文献,极大提升医生临床数据处理效率和体验。

医院医学影像辅助诊断平台可以检出并定位病灶,对病灶自动分析测量,辅助医生判断良恶性,与医院PACS、RIS等信息化系统无缝对接,在医生阅片过程中提供辅助信息,融入医生工作流程。“该系统目前已经应用在胸部CT筛查肺癌中,未来还将扩展到乳腺癌、阿兹海默症等多病种。”刘同柱颇为自豪地说,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处理完一例薄层CT只需要1秒,比已公布的同类型系统处理时间下降一个数量级。

在智慧护理方面,医院建立了护理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排班、护理质量管理、护理教学管理、物流SPD管理等;在智慧医院管理方面,医院推出了医保、医务、病案、药品供应等十大系统;智慧物流是医院的一大创新,该系统可以把供应商和医院的库房连接在一起,实现零库存。这种模式已经推广到全国几十家医院;在智慧医疗共享方面,医院建立了远程医学会诊、影像、病理平台;智慧数据平台则实现跨院区管理患者、调阅诊疗信息、会诊,检验、检查、病理报告的发布及统一的医疗质量及医保管理。

苏州科技城医院是一家2016年正式启用的新医院,该院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家十足“智慧”的医院。

首先是智能化建设,医院在建设过程中融入了很多智慧性的元素,因此,在201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医院建筑之一。智能仓储系统、手术室行为管理系统、垃圾及污衣智能收集系统、轨道小车、气动物流、院内就诊导航等智能化设施设备及自动化药房等无不彰显医院“智慧”。

其次是智能化服务。2016年7月,医院院首推医保脱卡结算APP;2017年5月,供患者自助取书的苏州图书馆科技城医院分馆正式启用,9月,“沃森肿瘤智能会诊中心”正式启用。这些都是医院打造科技、生态与人文并重的“智慧型医院”的亮点。

苏州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苏州科技城医院院长沈洁介绍,医院APP可实现智能导诊、预约挂号、候诊、导航、停车位查询、脱卡结算、检查报告查询、用药提醒(苏州话语音播报)等诸多功能。此外,免费Wi-Fi全覆盖、床边Ipad租借、自助图书馆自然也不在话下。

苏州科技城医院还善于利用大数据做院内管理。通过“智慧院长”APP,管理者可以获得实时经营数据、对风控进行预测、查询不良事件报告和质控数据等。而在医生端则实现云助手、在线问诊、危急值提醒、语音写病历/医嘱等20多项功能。

医院还整合医疗资源,全面管理患者。如建立影像远程会诊平台、远程心电诊断系统、检验流程同质化管理、医联体药品代采购等。通过HIS系统下沉,医院打通了与医联体成员单位及肿瘤医院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医联体建设是每家医院都要参与的工程,如何通过智慧手段实现医联体内部的紧密联系,将是医联体建设的关键。

智慧医院建设应纳入政府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作为智慧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政府推动、高新企业支撑、医院参与,加强政府整体指导、统筹协调和大力投入。

究竟如何建设智慧医院?刘同柱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科学规划是智慧医院建设的前提。智慧医院建设的整体规划要坚持需求牵引、应用至上,立足自身优势和发展定位,遵循总体规划、顶层设计、分步实施和考虑扩展的原则;流程优化是智慧医院建设的切入点,要以提升群众获得感为目标,充分理解健康需求的本质,找准痛点,应对难点,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流程再造,提升医疗效率、满足个性化服务需求;互联互通、开放融合是智慧医院建设的核心。要通过系统集成、共建共享实现业务协同、资源共享,消除信息孤岛。结合分级诊疗,依托医联体和医共体,以技术合作、资源共享、利益共盈为纽带,实现各级“智慧医院”互联互通,推进区域智慧医院建设“一体化”。

用“智慧”实现精细管理

近年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以下简称“天坛医院”)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改进医疗服务,提升医疗质量,加强医疗管理,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天坛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王韬从患者服务、医疗管理、运营管理三方面介绍了智慧医疗与精细化管理的实践。

在患者服务方面,医院围绕患者提出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如通过对预约率、爽约率、预约与实际来院时间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2015年11月医院预约率为61%,其中爽约率31.8%,分析发现114爽约率为65%,特需门诊爽约率仅为2%,原因是前者不需要缴费,后者需要缴费。因此,缴费是降低爽约率的有效手段。进一步分析发现,取预约号与预约时段时间差51.8分钟,原因是一半以上患者仍然在8点以前到达医院,医院没有实现分流的目的。

同样是2015年11月的数据,患者建卡与挂号时间差19.6分钟,这说明挂号排队时间过长,医院的目标是控制在10分钟以内;挂号与看诊时间差78.6分钟,就诊等待超过1小时,是最长环节;患者平均看诊时间9.3分钟,保障了就诊质量;看诊与缴费时间差12.86分钟,相对比较合理,原因在于采取了分科缴费和集中缴费结合;缴费与取药时间差14.9分钟,取药时间稍长,需要优化。

此外,化验等待时间也可以用全流程来追踪:医生几点几分开的化验单,护士几点几分抽的血,几点几分配送到检验科,检验科什么时候出的报告。这样可以找到流程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原因后作出改进。

医疗管理方面,医院利用BI技术对医疗质量进行实时监管,对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对次均费用、手术过程、检验标本、危急值、抗生素、单病种质控、院内感染等进行精细化管理。

如在控制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建立抗菌药物使用月调查表,对科室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对医生抗生素权限进行控制。通过整合抗生素相关信息,以时间为主轴,对应列出患者的体温单、手术信息、抗生素医嘱、抗生素相关化验结果,同时查看患者的电子病历、麻醉单、影像结果等信息,综合判断是否合理。医院还建立门诊和住院用药三级追踪机制,对科室用药品种、医生开药数量进行追踪,对患者开药数量进行排序,做到药品比例和自费药比例动态监控。

“数据不仅是发现问题,重要的是找到原因。”王韬说,信息中心不仅是收集数据,重要的是利用数据,分析数据,提供建议和决策支持,成为医院管理的参谋部。

在运营管理方面,医院实现大型设备、卫生材料、预算管理、审批流程、医生个人绩效评价、护士个人绩效评价和医院绩效精细化管理。

作为一家县级医院,兰溪市人民医院在智慧医疗建设中取得了令人惊诧的成绩。该院副院长金丽萍介绍了医院“三朵云”的实践。

第一是云胶片。云胶片即储存在云空间的电子胶片,患者可以通过扫描医院提供的二维码关联下载,经济、便捷、环保。目前,医院已经建立了集放射科、内镜中心、病理科、超声科于一体的影像云集成平台。云胶片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是耗材支出下降;其次是减少医疗机构间影像重复检查,缩短患者取片等待时间;再次是提升放射窗口工作效率,优化流程,便于临床查阅;最后是便于转诊影像资料共享,减少资源浪费。

第二是云随访。以往,护士采用电话和纸质的方式进行随访工作,随访率一直不高。而现在,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电脑端随访系统直接读取患者信息,既可以电脑端一键拨出患者电话进行语音随访,也可以电脑端一键发送随访问卷到患者手机APP。而患者实名认证后可以收到医院的随访问卷、疾病注意事项。同时可以查看个人检验等数据,查看疾病知识、药品知识、急救指导等医学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院后的康复。

第三是4G云查房。医院与兰溪电信合作,采用电信4G网络与云桌面配合的方式,更好地实现了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规避了老AP模式下的信号死角和投资维护成本高等缺点。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智慧医疗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下一幕,人工智能!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有智慧的羊
什么是医疗告知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