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绿色食品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7-02-03 19:22:33孙花高文俊
甘肃农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金昌市金昌绿色食品

孙花,高文俊

(甘肃省金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甘肃 金昌 737100)

金昌市绿色食品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孙花,高文俊

(甘肃省金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甘肃 金昌 737100)

经过对金昌市绿色食品工作的现状进行深入调研,结合本人在具体工作中的一些认识和体会,对金昌绿色食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旨在进一步提升金昌市绿色食品的监管服务水平。

绿色食品;品牌效应;规模化;生产水平

一、绿色食品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金昌市绿色食品工作立足当地实际,紧紧围绕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和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理顺体制,健全机构、充实人员、政策带动、加大投入等多方面入手,狠抓各项关键性措施的落实,全市绿色食品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一)健全监管体系,绿色食品工作顺利开展

建立健全绿色食品监管体系,是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重要保障。金昌市一直高度重视绿色食品工作,把绿色食品工作作为农牧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使绿色食品工作有序开展,各级农牧部门健全了工作机构,成立了绿色食品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逐年成立和完善了市、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具体承担“三品一标”农产品的认证、监管及日常检测等工作。全市12个乡(镇)均在农业服务中心加挂了农产品质监站牌子,明确了乡镇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机构职能,并在138个行政村全部配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形成了市、县(区)、乡(镇)、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强化了全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量。

(二)加大认证力度,农产品品牌效应充分发挥

开展绿色食品认证工作是从源头上提高农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更是发挥农产品品牌效应的有效途经。近年来,全市各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按照省、市业务部门的要求,认真制定年度认证计划,积极开展了绿色食品认证工作。截至目前,全市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12家,产品总数达60个,啤酒麦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2.63万亩;培育了“河西走廊”“乌牛”“金菇”“今农”“戈壁情”“陇欣”等多个知名绿色农产品品牌。全市小麦、蔬菜、肉羊、啤酒大麦等主要农畜产品原料生产以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龙头企业为主导,组织标准化生产,21.3万亩啤酒大麦荣获“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称号。同时,积极组织永昌“瓴杞王”枸杞、永昌胡萝卜、天乐鲜糯玉米等获证产品参加全国农产品展销会、绿博会等展销活动,全面宣传展示了金昌绿色食品发展成果,树立了绿色食品品牌形象,提升了绿色食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三)强化证后监管,获证产品质量安全有效提升

认证是前提,监管是保障。近年来,金昌市绿色食品工作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认证与监管并举”的原则,在逐年加大认证力度的同时,结合绿色食品企业年检、产品续展、标志市场监察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等活动,多措并举,强化了绿色食品监管。结合全市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实际,准确把握工作重点,认真制定年检计划,建立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年检时间上,安排在产品生长期(尤其是在作物病虫害高发期)、加工期开展企业年检工作;在年检方式上,以企业自查自检、检查组实地检查和省绿办督导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人员拍摄工作场景,保留有效记录,确保了年检资料完整性;在年检内容上,以现场检查、查阅企业生产档案与申报资料、收集企业及其产品相关信息为检查要点;在现场检查中,重点对企业原料基地的建设与控制、产品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标志的使用和合同履行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有效保证了绿色食品的质量。截至2016年10月底,金昌市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组织人员对全市11家绿色食品企业49个产品进行了年检,被检查的企业所得分值均在95分以上,全部合格。会同公安、工商、质监、供销部门,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督查12次。组织绿色食品监管员对7家获证企业共12个产品进行了抽样工作,其中包括3家企业的5个有机食品产品和1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产品。

二、存在的问题

(一)认证监管机制不够健全

由于当前限用农药及包装物的使用不够规范,不按标准使用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对水、土、空气的环境污染,直接危及绿色农业生产,然而各相关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不够,监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缺位。

(二)监管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还有待提高

由于金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成立较晚,运行时间较短,从事此类工作的人员年龄结构相对年轻,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经验不足,整体监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

(三)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普及率与获证产品的规模化生产程度不高

全市虽然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龙头企业,但是特色产业种植与龙头企业发展结合得不够紧密,规模化种植模式和标准化生产的推广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的普及还需进一步加强。

(四)品牌效应未能充分发挥,质优价廉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尽管该市绿色食品工作机构组织获证企业参与了部分国内外展销活动,也形成了一批品牌产品,但由于绿色食品起步较晚,个别企业对品牌效应的认识还不够到位等主、客观因素,金昌市绿色食品的品牌影响力与竞争力与周边地区还有一定差距,消费者认知度和认可度还需进一步提升。

三、对策及建议

今后一个时期,金昌市绿色食品工作应进一步围绕全市农牧业中心工作,坚持一手抓认证,一手抓监管,健全机制,明确职责,落实措施,不断提升绿色食品工作质量,应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加强认证监管,不断健全认证监管机制

通过宣传引导,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围绕市场需求培育新品种新产业,积极开展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和产品认证,提高绿色食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规范认证监管机制,加大证后监管力度,确保认证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对滥用农药做出惩治规定,实施问责;责任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对非法生产、销售的高毒农药的责任人严厉惩治;技术监督部门和农药管理部门应重新修订农药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规定,加大对农药及包装物回收力度,科学处理有毒包装物,以净化生态环境,从源头上保障绿色农业生产。

(二)着力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监管人员能力水平和责任意识

为改变绿色食品监管从业人员专业理论不强、业务不精的现状,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人员培训,采取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其监管服务能力,强化责任意识,提升监管服务水平。一是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市、县、乡各级绿色食品监管人员及企业生产管理人员参加国家、省、市业务部门组织的绿色食品监管员、检查员及内检员等培训活动;二是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各级专家来金昌进行讲座及现场指导,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三是组织县、区专业人员进行交叉检查,以达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着力加强标准普及,不断提升绿色食品规模化生产水平

应紧紧抓住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的良好契机,根据资源优势和自然条件,培育新型农民经营组织和种养殖大户,把特色产业种植与龙头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广规模化种植模式,指导企业按照绿色食品质量标准、产地环境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标准化生产,充分发挥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的指导作用,提高标准普及率。同时,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制定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从税收、信贷、财政、科技等方面,扶持农民和企业建立扩大绿色农业生产基地,要通过采取减税、减费、补贴、财政转移支付等综合措施加大对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开发的投入,推进企业、农民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促进绿色农业的快速发展。

(四)着力加强品牌推广,不断改善“质优价廉”的需求现状

通过构建以企业信誉、产品品牌、信用记录、失信惩罚为重点的绿色食品信用基础,组织获证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种展销活动,加大绿色食品宣传力度,扩大品牌影响力与竞争力,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介,不断提升消费者认知度和认可度,促进绿色食品实现优质优价、提质增效。

(编辑:魏翔)

F304.3

A

1673-9019(2017)01-0058-02

2016-11-3

孙花(1979-),女,甘肃金昌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产品质量检测及“三品一标”工作。

猜你喜欢
金昌市金昌绿色食品
张金昌简介
企业经济(2022年9期)2022-09-28 02:29:04
金昌浩、王正油画作品选
喵?我能听懂你说话!
金昌浩油画作品选
《绿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农家书屋(2018年12期)2019-01-05 07:07:08
小兔子不倒翁
童话世界(2018年11期)2018-05-28 02:23:07
金昌市绿化苗木产业发展现状浅析
现代园艺(2018年1期)2018-03-15 07:56:14
什么是绿色食品
—— 非咬文嚼字锱铢必较不可的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中学语文(2016年12期)2016-02-17 01:37:18
驾驭各式击球点(一)正手击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