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聪妮,王冬梅
(荆楚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荆门 448000)
解析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里茶会的文化价值
乞聪妮,王冬梅
(荆楚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荆门 448000)
《玛丽·巴顿》这部小说是英国作家盖斯凯尔夫人的第一部作品,该作品对英国的茶会文化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批判了富人茶会,歌颂了工人阶级茶会文化的精神和活力,并对茶会中茶具文化的特征和内涵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可以看出,这部小说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茶会文化有着极为细致的思考,并揭示了茶会文化中的阶级性和历史性。
《玛丽·巴顿》;盖斯凯尔夫人;茶会;文化价值
盖斯凯尔夫人是英国在维多利亚时代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其对现实当中的丑恶现象进行积极的批判和反思。盖斯凯尔夫人身处于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当中,对工业革命产生的人格异化有着透彻的思考,并对传统英国文化在工业革命中产生的变化也有着较为深刻的思考。这也是她创作《玛丽·巴顿》的重要原因。《玛丽·巴顿》作为盖斯凯尔夫人的成名作品,对茶会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对宪章运动前后发生的劳资冲突进行了描绘,重点突显了约翰·巴顿以及他的女儿玛丽·巴顿的人生际遇,同时把维多利亚早期的茶会文化展现了出来。
《玛丽·巴顿》这一部小说当中,重点刻画的是巴顿家的老约翰及其女儿玛丽。在刚刚进入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曼彻斯特作为传统的棉纺织业的中心城市,很快在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当中,作为传统英国茶文化的象征,曼彻斯特的茶会自然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种影响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在《玛丽·巴顿》这部小说当中,第二章就以“曼彻斯特的茶会”作为标题。当时巴顿家的约翰作为传统的棉纺织业工人,未能转型进入到新型的社会经济当中,家庭的生活十分艰苦,自己的儿子在猩红热病流行时去世,自己的妻子因为家庭的不幸精神失常,自己的女儿玛丽只能在时装店铺当学徒。曼彻斯特原本的茶会是一种不平等的象征。棉纺织业虽不断在衰退,可是资本家依然坐拥巨大的家产,所以他们仍然能够在曼彻斯特这样一个日渐萧条的工业城市中举办茶会。因此,盖斯凯尔夫人在《玛丽·巴顿》第一次讲述和描绘的茶会,实际上是带有非常强烈的批判精神。从另外一个方面看,该小说中,盖斯凯尔夫人也讲述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工人的饮茶文化。比如,老工人约翰始终弄不明白雇主老卡森,为何能够在茶会上穷奢极欲,又如茶会上的装饰都是“不惜工本”的,茶会所在的房子修建也十分漂亮,但是给老卡森打工的工人,却是生活在非常艰苦的环境当中。这种富人茶会的奢侈与穷苦工人的窘迫,是当时曼彻斯特的现状。盖斯凯尔夫人对这种富有阶层的丑恶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反思,并且从茶会作为维多利亚时代富裕阶层炫富手段的角度进行了批判。小说中对劳资矛盾以茶会作为导火线进行分析,老约翰认为自己和工友们一起创造了如此巨大的财富,可是归根结底所有的财富都流入了资本家的手中,这样不合理的结构充分突显在茶会的文化不对称性上,扭曲的茶会价值观背后实际上就是扭曲的富裕阶层价值观,这一点在《玛丽·巴顿》这部小说当中被突显到了极致。
盖斯凯尔夫人非常细致地描述了工人阶级的茶会,这种茶会实际上也是一种工人阶层的茶文化。在第二章中,“我们喝茶吧!大家喝茶吧!”是一句经常出现的话语,巴顿家作为工人们经常聚集的场所,大家都在茶会上自由地喝茶,他们虽然没有精美的茶具、好茶叶,但是作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社会中的基层群体,他们都对茶情有独钟,有着极高的追求。茶叶输入英国,在《玛丽·巴顿》所描绘的社会已经有两百年的历史,茶也不再是贵族阶层才能够接受的奢侈品,而是一种全民都能够享受的饮品。茶成为了《玛丽·巴顿》中工人阶层互相之间联系感情的一种纽带,很多人都喜爱饮茶,而饮茶让同为工友的穷苦人形成了极好的关系。小说中甚至对巴顿家茶会举行的环境进行描述“你走进房来,老朋友们在房间当中可以欢乐地团聚。两棵摆在窗棂上的天竺葵,也挡住了室外人的窥探。”这种封闭的环境,让巴顿家的工人茶会更加隐秘,工人们远离富裕的资本家们,享受自己的饮茶乐趣,也是老约翰为人善良、正直并且具备号召力的一种象征。
盖斯凯尔夫人对巴顿家的茶会描写,重点是对家庭饮茶风俗进行细致的刻画,比如小说中写到“所谓五更天的灯火,暖和的地毯,喝茶时候,那漂亮的茶壶,关闭的窗户,外面的狂风暴雨正在呼啸……”,可以看出,饮茶的工人们在巴顿家的茶会上找到一种躲避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不平等的途径,特别是尽情地享受巴顿家的红茶,小说当中描写的“窗外的狂风暴雨”实际上就是对阶级之间不平等的暗示,这一点也和小说当中“冬日炉火”这一片段的描写有联系。
在小说里,巴顿家中第一次举行茶会的时候,约翰“把那块大煤球捣碎,满屋子都已经光亮以及和暖起来”,这是一种象征,茶炉如同工人阶级的希望一样,人们聚集在茶炉旁边,实际上也寄托着自己的希望和精神。而巴顿家的茶桌被细致地描写出来,这张茶桌实际上象征着巴顿家虽然因为天灾人祸陷入了艰苦的境地,但是约翰作为巴顿家的一家之主,仍然让这个家庭充满着某种亲情以及和蔼。这种巴顿家的私人茶会,将老约翰作为一个普通工人的坚持和意志力都展现出来,显现出具备感染力的茶会文化。
盖斯凯尔夫人在《玛丽·巴顿》中还对茶会的各类茶具进行展现,不同的茶具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性,从而有着对维多利亚时代不平等的讽刺以及揭露。比如每一个家庭都是把茶具放在碗橱当中,上层阶级如同资本家老卡森先生,有着非常精美的茶具以及碗橱,这些彰显出了老卡森有着一定的社会地位,甚至已经累积了庞大的财富。但是巴顿家中的茶具却非常的陈旧,老约翰作为巴顿家中的主人公,没有非常精美的瓷器茶具,更没有非常漂亮的碗橱,但是巴顿家人都非常细心地打理着,包括放在橱柜中的茶具,非常的干净与整洁,表现出了身为工人阶级的巴顿家人都非常注重干净整洁,也有着非常乐观的精神,有心灵上的纯洁等。巴顿太太是老约翰的妻子,虽然因为痛失自己的妹妹而精神稍有不稳定的状况,可是她却细致地管理着家中的碟子、盘子,包括各类茶具等。正如《玛丽·巴顿》小说中描写到“巴顿太太对这些茶具盏子都非常重视,因为这些茶具放在橱柜中是展示着的,有时候巴顿太太打开橱柜,甚至还有些自豪感。”这一句话讲的就是巴顿太太对茶具的看重。相比于资本家的橱柜,虽然洗涤得非常干净,但是他们却没有干净的心灵,可是巴顿家人自己动手洗的茶具,则更为干净,其表现出了工人阶级的质朴。这些实际上都是通过茶会的茶具文化对比进行了讽刺。
在巴顿家举行茶会的场景当中,茶桌也是一个重要的物品,小说里面把这张巴顿家里的茶桌称之为“盆布鲁克桌”,它是松木做的,还有些翠绿色的日本漆茶盘,这个茶盘还有一对用红色颜料绘制拥抱着的情人。这些装饰品表现出了约翰虽然是一个普通工人,但是他对饮茶有着自己的艺术追求,这一点和富有的卡森家等人比起来,凸显出了工人阶级质朴的审美。上面的描绘非常细致,比如“盆布鲁克桌”是英国富裕人家才能够使用得上的茶桌,而巴顿家中的茶桌实际上是松木做的,这样的质量显然和富裕阶层的“盆布鲁克桌”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茶桌的差异实际上也是对资本家的讽刺和揭露,资本家的茶会当中使用的自然是真正的“盆布鲁克桌”,但是他们这些桌子无非是从穷苦的工人阶级手中剥削而来的,而穷苦出身的巴顿家中,虽然没有什么经济条件,但是仍然展现出自己独特的茶文化,他家也有茶具,也有茶桌,其茶文化虽然简朴,却有着非常强烈的尊严。
作为巴顿家中的女主人,巴顿太太拥有给客人沏茶的权力,并且非常细致地在茶桌边以礼待人,用自己家中精美的茶具、茶点等招待客人。可见,虽然是贫苦的工人阶级,巴顿家仍然是一个遵循传统英国茶文化的家庭,他们并没有因为富裕阶层的压迫而丧失对生活的追求,反而有着自己温馨的茶桌和茶具,这也是《玛丽·巴顿》通过茶会里茶具文化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工人阶级的精神和活力。
《玛丽·巴顿》这一部小说非常细致地描写了约翰·巴顿家中的茶会,以及老卡森等资本家家中的茶会,极为深刻地批判了资本家奢侈茶会、茶具背后的丑陋现实,进一步地赞颂了老约翰等人的精神和活力。从《玛丽·巴顿》描绘的茶会场景、茶会中的茶具文化等可以看出,约翰这种工人阶级的茶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平民茶文化,代表的不仅是对饮茶的追求,更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因此,从《玛丽·巴顿》的茶会文化里可以看出,英国茶会文化在工业革命时期,表现出了深刻的阶级性。而任何时代的茶文化,一定带有其阶级和时代的特征,这也是茶文化具备非常旺盛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1]鲍丹.论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中的时代语境冲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1):46-47.
[2]赵利翔.十年来国内关于盖斯凯尔夫人小说的研究综述[J].海外英语.2014(19):215-216.
[3]夏文静,商亮.盖斯凯尔夫人长篇小说文学伦理学解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48-152.
荆楚理工学院校级课题“英法语言对比分析与二外法语教学”资助,课题编号为:JX-201520
乞聪妮(1979-),女,陕西渭南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文学、高等教育,翻译。
王冬梅(1979-),女,湖北随州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西方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