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
(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周口 466000)
基于茶思想研究英语教学激励策略
张丽丽
(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周口 466000)
茶文化一直是东方文化的代名词,茶这一物种起源于我国,后在历朝历代对外交流中向外传播,深受很多皇室贵族的喜爱,在印度、英国等地形成了不同的茶文化。在漫长的茶苗培育过程中,茶农逐渐掌握了许多方法培育优良品种。当传统的茶叶培育与现代英语教学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本文从茶叶培育讲起,将茶叶培育与学生英语教学结合起来,探讨茶思想指导下的英语教学激励策略,为现代英语教学提供另一种思路。
茶思想;英语教学;因材施教
“茶”在我国最早出现在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中,在漫长的中国历史文化进程中,茶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并逐渐形成体系化的茶思想与茶文化。茶叶种植与茶叶生长过程中的许多自然科学道理,也为先辈总结并运用到日常生活的指导中,这些基础茶文化产生的思想,对当代许多问题的解决都有借鉴意义。英语教学在我国传统教学科目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尽管近几年社会各界呼吁减少英语学科的重要性,降低英语学科分数比重,但伴随着国家间交流的增多以及外出交流学习的更为方便,语言始终是值得重视的一部分。与此相对应的是,儿童自小就被强行灌输英语学习的思想,对英语学习产生逆反心理,我国英语教学始终不如人意。如何解决我国学生英语学习态度散漫的问题,建立有效的教学激励策略,成为一线英语教学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针对这一现象,可以从我国历史悠久的茶树种植和茶叶培育中吸取经验。
茶树是一种寿命较长的经济性树种,茶树定植后,经过精心培育,可收获几十年,收获周期较长,回报率高。这种特性就要求茶树在种植选址的时候要注意长期规划,结合茶树生长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茶园布局,形成稳定的培育环境。在认真选择茶园种植基地的基础上,坚持种植设施高标准、严要求,为茶园种植的规模化、机械化创造有利条件。茶园的种植选址作为茶叶培育的基础性工作,与英语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确立具有异曲同工的角色定位。教学活动是一项应当注重并且长期坚持的活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当注重学生学习的自然规律,以兴趣学习为首要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注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反对填鸭式、应试式的目标。要以建立长期性、持续性的学习氛围为目的,在儿童刚开始接触学习的时候,就培养儿童对语言的接受和学习能力,使其能主动探索语言的快乐,在这种积极状态下成长的孩子更能消化和吸收知识。对英语教学培育目标的确立就如同对茶树选址的要求,当前不少茶树种植商为了短期利益,茶树选址后通过人工增肥等方式,极速增加土壤营养,催生快速生长的茶叶,尽管产量增加,但不利于茶树的健康生长。这种状态下长出来的茶树往往生长几年就开始枯萎,土壤板结硬化,尽管能够短期获利,但从整体来看还是不利于茶树生长的。
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培育实际上与对茶树的培育并无二致,学生如同一颗颗茁壮成长的幼苗,在培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减少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命令,每个学生都希望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自我学习,每个学生都不希望被老师安排强制参加讨厌的活动项目,以免拔苗助长。因此,在具有教学实验中,应当以学生的教学需求为中心,将课堂内容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自我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鼓励学生自主订立学习目标。茶树的生长应当遵循自主原则,即在茶树生长的过程中尽量减少人为的干预,让茶树在自然的状态下,通过土壤、水分、光照等自然条件的锤炼,成长出最贴近自然口味的茶叶,这种茶叶才能被消费者喜爱。
2.1 保障学习环境、注重因材施教
学习环境的塑造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激发学生英语兴趣的外部保障。达尔文曾经在自己《进化论》一书中阐述了环境决定论,他认为在良好外部条件下成长起来的生物,比相对外部条件更差的生物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进化能力,良种率更高。如果将学生学习英语比作一颗颗茶树幼苗成长的过程,那么课堂环境的塑造就是对茶树生长环境的选择,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我国茶树原产于西南地区,后经过不同地域人民的辛勤培育和种植,形成我国目前四大茶区的格局,即华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和西南茶区,各个茶区盛产的茶叶品种更是各具特色,各有风味,这种格局形成的原因就是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对学生来说,不同的学生因为成长背景和家庭环境的不同,其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天赋都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个体感受,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和探索,而不是采取填鸭式的方法进行朗读、背诵,这种传统方法收效甚微,应当及时改变。在学习语言课程的过程中,应当采取“成功激励法”,即在日常安排学习任务的时候,不宜采取高强度、重任务的方式,而应当明确教学目标,选择适中的教学难度,不能对学生的要求过高,通过适当教学任务的设置,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自信情绪的激励下,学生会更加主动地探索学习的快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在教学中要转变教学思想,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到学生手中,减少教师因个人喜好而干预学生的成长。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以主人公的身份进行学习与交流,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茶树的选址需要因地制宜,其培育更需要园丁的辛勤呵护,对待每一颗幼苗都要认真细致,英语教师在课程学习中对待学生就像园丁对待茶树幼苗一样,只有认真呵护、辛勤培育,才能使幼苗茁壮成长。
2.2 结合现代技术,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
现代技术的普及对茶叶种植的影响是翻天覆地的,我国茶树种植的效率和水平都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机械化的普及在急剧提升,在大型机械设备尚未全面普及和覆盖的手工业时代,茶树种植只能由人工进行,茶树的灌溉、除虫、采摘等程序全部都由人力完成,这种采摘方式导致投入的社会成本较高,所以茶叶的相对价值也较高,饮茶成为达官贵人专有的文化消遣方式。随着种植技术水平的提高,科技化对茶叶种植产生巨大影响,全机械化的洒水、除虫措施使得茶叶产出效率大大增加,茶叶逐渐普及,进入更多人的日常消费中。
实际上教学方式也应当从茶树种植技术的历史中吸取营养,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言传身教、学生被动学习的过程,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多以书本跟读、背诵默写等方式,教学方式停留在书本化纸质材料阶段,这种方式只能让学生通过视觉的方式进行记忆,记忆方法单一,学生在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中,无法找到其他有效的学习途径,在长期压抑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极易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学习效率,学习效率低影响学习成绩,学习成绩不好又带来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随着投影仪、电影技术等的发展,可视化教学、听觉记忆等方式逐步出现在英语教学应用中,这些丰富多元的教学方式能弥补传统教学中方式单一的缺点,改善学生对传统教学填鸭的厌恶情绪。在多元的教学模式下,采用现代先进科技,例如电影教学、模拟访谈等方式,将英文语言的学习纳入到日常生活中,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模拟英文对话原景,培养学生的英文思维,像一个真正的当地人一样思考英语、学习英语、应用英语,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文水平,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英文,激发学习兴趣。先进技术的应用在当今时代下所有领域发展的主旋律,教育活动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也应当积极树立这一观念,将教育活动与先进的技术相结合,使教育活动在不断前进发展潮流中焕发出崭新的生机。
2.3 注重教学记忆规律,反复品味、多次重复
在中国的饮茶文化中,反复多次的茶水沏泡是具有东方特色的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代表了东方文化中“欲速则不达”的哲理,与西方沸水迅速煮泡不一样的是,中国的茶艺注重泡茶的工艺和流程。在茶艺开始之前,应当净手、赏具,让客人以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进行接下来的品茶环节,这些前置程序都是一个良好的铺垫。接下来会用温水洗茶,这是泡茶程序的开端,主要是将茶叶表面不清洁的物质洗去,也可以将加工过程中没有加工好的茶叶淘汰,保证饮入茶叶的质量。在洗茶之后,开始真正进入品茶程序,品茶程序讲究反复品味,新茶老茶的品质不同,所用的沸水温度不同,沏茶的时间不同,茶叶都会呈现不同的口味,但品茶的玄机还是在多次品味中,出入口玄涩,再品则香气怡人,这种品茶的艺术也应当引入我国英语教学中,成为英语教学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依据。
我国英语教学激励机制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学生对于自己的知识掌握不稳固,虽然在长期教学中学过了很多内容,但真正能得到日常教学实用的没有多少,究其原因则是英语教学中仅注重高短期效果,没有经过多次反复记忆。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理论,记忆的内容在刚开始接触后会逐渐下降,只有通过不断复习巩固才能保持持续的记忆我国英语教学中,老师往往贪多不求精,为了完成课堂任务,每次都会引入新的课程和词汇,导致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预习和复习,这种一味追求速度的状态不利于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应当及时制止。在课程的安排上,要注重学生记忆教学规律,通过以旧带新的方式对以往知识点的复习,又恰当引入新的课程学习安排,既巩固了之前的知识,又引入新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通过多次品味,让学生对知识体系有了更深的记忆和认识。
茶文化是我国独有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这一文化沉淀着先辈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哲理,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值得其他领域学习和借鉴,英语教学领域也不例外。只有将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茁壮成长的茶树幼苗一般,为其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注重科学的培育规律,才能真正让幼苗不惧风雨,长大成材,让学生认真学习,长大成人。
[1]陈文华.长江流域茶文化[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朱世桂,房婉萍,张彩丽.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现状、特性及开发思路[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6-41.
[3]孟冬梅.英语分层教学中激励机制的运用 [J].教学与管理,2006 (12):122-123.
[4]王达金,汪铭.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教学质量评估及激励机制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7(2):100-102.
张丽丽(1983-),女,河南安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