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芬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河南郑州 451191)
茶叶企业信息管理质量的评价模式研究
王芬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河南郑州 451191)
信息管理功能有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这是早已形成了的共识。本文收集了茶叶企业信息管理中关于茶叶质量管理方面的分类、特点及信息管理的重点及方式,探讨了当前形势下,信息管理功能在茶叶企业的质量管理方面应用及发展方向,提出了茶叶企业综合信息管理功能评价模式的设计思路,有助于企业更加有效的整合所有资源,充分发挥信息管理功能在茶叶企业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提高茶叶企业的产品质量。
茶叶企业;信息管理质量;评价模式;价值理念;应用思路
随着时代的发展,茶叶企业的管理水平早已脱离了过去那种传统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模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在管理的规范、细致、高效、节能等方面,仍然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在质量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分析、监督、管理、咨询等诸多向智力型管理转变的需求,因此,引入信息管理系统,使用信息管理功能来管理茶叶企业,提高茶叶企业的质量,对于企业更加高效的与市场对接,更加快速的适应当今的竞争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茶叶企业的质量管理信息主要包括市场信息、上游原料信息、原料产地的气候变更信息、当地生态环境的变更信息、当地人力资源变更信息、生产工艺流程中的各类指标变化信息、生产车间设备、人员变化信息、产品库存、销售、在途信息等等,上述信息当然不能涵盖茶叶企业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因为质量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一系列的分工、协作、调度等,特别是茶叶企业与市场的联系十分紧密,市场的微小变化,可能引起茶叶企业内部巨大的震荡,如果能够及早的收集、分析、管理这些信息,则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从而有效的规避这些风险。
同时,在企业经营当中,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等变化而给企业带来发展机遇或者造成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的例子比比皆是,而这些尽管平时难以发现,但是,如果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引入了上述元素,则会在平时形成信息收集和分析的功能,那么,也会让企业提前有所预警,因此,茶叶企业在质量管理功能的设置上,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茶叶企业经营来说,信息管理质量的理想效果,关系到整个茶叶产业发展的理想效果。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内涵丰富,影响十分广泛,其对于现代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存在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茶叶企业质量信息包括人员行为信息、质量管理机制中存在的缺陷信息、上游环境变化信息等,特别是关系到人的环节中,产生质量隐患的因素多不胜数,因此,茶叶企业质量管理的重点仍然应当侧重于有关人为因素的环节中,这是因为,质量信息管理主要是利于信息的收集与反馈来不断的对质量环节加以调节,是一个调节、决策、执行、反馈、再调节的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在此期间,所有存在影响质量的因素都会被不断的发现、修正、再发现、再修正,真至这些因素无限缩小或者彻底消失。
2.1 企业管理者可以对各类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
运用系统的方法来评价生产活动中影响质量的各个环节,保证质量管控的可靠性,以此来防范可能发生的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
2.2 茶叶企业质量信息管理的系统化
以系统管理为基础的质量信息管理是一种动态封闭式的管理,其基础来源是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质量基础信息来提供前期的数据支持,经过系统的整理分析后,才能成为决策层对质量管理控制过程进行二次调整的重要依据。质量信息管理通过网络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共享,对经过系统分析得出的相关结论下达至各个部门,从而让各部门在分工的基础上能够迅速的形成同步合作,步调一致地参与到质量管控的活动中来,这样才能使企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茶企质量信息管理模式应当紧密围绕信息收集、筛选处理、隐患整改等环节来进行。完善的信息管理模式建设和运行,直接关系到茶叶企业经营的理想效果。
3.1 优化信息收集模式
信息收集是质量信息管理的第一步,如前文所述,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为了把其中的信息收集上来,就必须把相关的资料收集上来,这里牵涉到很多技术性的问题,例如对气候变化对茶叶质量的影响,应当每年都要进行一次综合性的数据测试、口感测试等,再写出详细的分析报告,然后存入信息收集系统,并且,要分别建立起以每三年为一个批次的数据包,每十年为一个评价期,对十年来气候因素对茶叶质量的影响加以分析,才能得出相应的结论,而这些工作如果单靠人工来完成,则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而如果采用计算机进行分析,则结论往往更加客观。再如对采茶、焙茶过程中的工艺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工艺特点,而对茶叶质量也会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会造成茶叶的质量不稳定,这一方面要求茶叶企业在信息分析系统中加入这一功能,针对不同的采茶、焙茶工艺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加以存档,并在一定的时期来进行综合评定,最终得出正确的茶企质量控制方案。只有持之以恒的利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质量管控,相信茶企的质量一定能够得到提高。
3.2 茶企质量信息的传递
由于茶叶企业的特点有别于其它企业,其质量管控的难度很大,一方面其经营范围比较分散,另一方面其参与生产的人员又千差万别,素质高低不齐,这也决定了其每天的质量信息量非常之大,应当利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对这些信息加以筛选、整理、分类,达到条理化、系统化的目标,对于其中大量的无用信息,应在经过甄别后,加以剔除,从而有助于及时的发现矛盾,解决问题,来掌握其中的规律。这些有价值信息需要经过传递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又要通过合适的途径加以传递。质量信息的传递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利用网络系统、办公OA、宣传平台、有形媒体(报纸、板报)等,又可以通过文件、会议等进行传达,当然,更多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上述方法综合应用,从而达到全方位覆盖的效果。
3.3 质量信息的落实控制
在上述信息收集、传递的过程之后,就要抓好对质量管控手段的落实,有了信息管理功能,就要推动对相关环节的控制,使已经发现的影响质量的隐患信息都处于系统的监控之中,确保整个质量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之下,实现质量的闭环控制。要定期的开展质量检查活动,对照信息管理系统中提出的主要问题,在检查中有的放矢,对整改效果良好的单位加以表扬,对行动迟缓的加以批评,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对于茶叶企业来讲,质量是决定企业命运的重要因素,而现代社会又是一个信息社会,所有有关质量的问题,一旦不能引起重视,则会迅速在行业内得到扩散,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在引入了信息管理功能之后,有关质量的所有问题都必须得到重视,而且,对于信息管理功能在质量领域的作用的发挥,也必须做出正确的评价,看其信息管理是否到位、有效,笔者认为,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质量管理信息的效果进行评价:
一是茶企员工的行为是否符合本企业关于质量管控方面的相关规定,其质量意识是否真正的有所提高。二是评价整个茶叶企业的质量管理现状是否得到了改进,包括质量意识和质量理念,领导对质量的重视程度、各类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是否合理,对质量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方案是否到位,员工对质量管理参与的程度,质检部门的作为程度,质量培训的效果,质量管理是否形成了标准化作业等。三是关于质量的预防控措施是否到位,对于上游有可能影响质量的风险预警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等。四是对其它关系到质量的辅助环节,例如产品包装、存放、运输等是否符合本企业的特点等,从而把控各个细节。
质量信息管理模式实践中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简析。尽管从目前的实际应用效果看,大多数茶叶企业都或多或少的采用局部或全部的方式进行信息质量管理,但是,其实际效果却是千差万别,有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也有的却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所以,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引起注意:
一是在质量信息管理方面,应当改变过去的很多传统思维,不可过于依靠监管来实现质量管控,应当通过不断的思想教育来灌输质量理念,形成全员参与质量的良好氛围,让员工自觉参与到质量管理当中来,只有这样,员工才能及时发现质量隐患,并及时汇报和处理,这样,质量管理信息才能得到有效的流通,才能到达高层,引起重视,那么,就不至于发生较大批次的质量问题,也从另一层面上保护了企业品牌。
二是各类质量信息一定要系统化的进行综合分析,并且必须进行共享,避免信息内部封闭,由于茶企内部也是部门林立,各部门之间有时为了某种原因,不愿意将信息进行分享,特别是事关本部门的信息,更是不愿意暴露,这其实是不利于工作开展的,由于信息不公开,往往造成本部门发生过的问题,在其它单位甚至是本部门之间仍然会再次发生,因此,茶叶企业必须形成一套相应的制度来保证信息的内部公开性。三是把各类信息的披露与奖惩机制相结合,对于违反了内部流程的信息,发生后要及时的做出反应,更好的发挥信息的监督作用。
质量管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人对于质量管理的认识,而企业对于各类质量信息的管理和利用,则会影响到领导人的思维方式,也会给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因此,现代茶企应当在信息管理中侧重质量层面,使之形成一个高效运转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信息对企业质量的影响力,并发挥良好作用。随着当前茶叶企业经营体系不断成熟,如今想要实现理想的茶叶企业经营效果,必须优化茶叶企业信息质量管理评价思路。
[1]李清光.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研究与建立[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14(3):123-126
[2]王盛彬.福建茶叶企业有机茶生产决策行为与政策选择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4(19):214-218
[3]杜惟毅.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建省为例[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5(2):189-191
[4]梁劲锋.中国茶叶电子商务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15(15):228-232
[5]钱峰燕.基于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建设与优化研究——从供应链上的信息正向传递与逆向追溯角度的解析 [J].食品工业科技,2016(2):128-129
王 芬(1984-),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信管专业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