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彤 吴 晗 张天颖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农业生态观光园的规划进展和探究
李彤彤 吴 晗 张天颖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从研究探讨生态观光农业入手,总体概括了目前农业生态观光园景观规划的研究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了规划的特性和原则,旨在发现农业如何与生态环保相结合,又能兼顾实用性与功能性的原则,发挥出生态农业的价值。
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农业生态观光园
农业观光园是一种创新立异型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新道路,其利用生态自然化,景观田园化理论,结合农渔林畜牧业四大产业,其既是一种现代园林理论应用发展的特殊形式,也是观光农业的子形式,能够为居民提供休闲、体验乡村生活活动的生态园,它具有市场效益化、专业性化、一体化、高新化、示范性与观赏游玩性[1]。
通过利用生态农业系统中相互关联的处理模式,协同演变与控制以达到将发展产业与保护生态进行紧密有机结合的目的,为农业生态学的本质基础概论,其通过将生态学与系统论进行有机结合以促进生态农业新型产业链发展,同时提高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农业产业中经济产业的科技含量,将产业增长与生态环保理论进行紧密结合,最终提高生产力、经济效益以达到生态农业观光园最优异的发展。
主要原则分为突出地域性原则、景观多元化原则、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和产业独特性原则。综合全局,在自然的整体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是稳定发展的根本法则。现如今,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逐渐成为各个生态农业园的重要目标,其在政府的督导下完善其治理模式,以推动农业产业为主要核心,并同时发展旅游休闲产业以及服务业等相关设施,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经济设施规模化以及产业品牌化等共赢模式以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植物种类间具有不同功能的相互作用也应成为重点关注与解决的项目之一,举例来讲,苹果、侧柏以及海棠梨等植物种类进行混合栽种时,极易产生细菌,使苹绘锈病及梨绘锈病产生诱生因素,破坏植被生存能力;苹果、番茄等种植物如果种植在核桃周围,则会因其相互作用导致自身受到破坏,且葡萄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形态则会因榆树的出现,而被其分泌物导致严重生长发育不良[2]。
规划任何生态景观的前提条件是充分调查并合理利用原有地形,并且通过对地形地势的合理设计塑造,以在最大程度上科学合理地控制地表径流的排放方向、排向速度以及排向流量,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弱地表径流对植被土壤所带来的不可抗拒的冲蚀。与此同时,在满足游客对景观设计的丰富视觉效果的前提下,对规划园区范围内的地标地形进行合理的起伏设计,并针对原有地形地势对地表径流作出科学有效的分水线、汇水线以及流水走向设计,充分利用地形走势进行排水系统的设计,不仅可以在最大程度内使排水管线发挥更为充分合理的作用,更能有效减少生态农业产业园区中景观规划设计排水系统中所需投入的人工排水渠的修筑量,减少人工成本,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维护生态设施与保护原有地形地貌所带来的丰富物种,使景区景观规划范围内的景观设计更加贴近自然,最大程度展示大自然所带来的原有风采。
农业生态观光园的景观元素中,最不能缺少的便是建筑。生态建筑的设计应该从2方面考虑,一是人体;二是环境,并且以无公害为基础,努力做好庇护措施,生态建材采纳由工业产业或都市固态废弃原料加工而成,并且对保护环境和自身身体健康有利的,无污染、无毒害、无放射性。此外,要合理利用自然能源,如利用室外光线来达到节省节约电能。在农业生态观光园建筑的生态设计研究中,应该充分结合景观规划原则、生态效益、施工条件等多方面因素,选择适合公园的环保建材设备,在保证安全、稳定、持久的基础下,合理搭配各种环保材料的色彩、纹路、质地等,在保证生态效益的条件下达到杰出的美学观赏效果。
铺装的生态性主要是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来指引其设计和进步,普遍运用可以渗水的地面,重视其在实际前提下最大生态化的呈现。
未来农业园景观规划建设的重点在于保存“农”的本质特征,并且开发利用园内已有的农业景观资源,做到生产和观光齐头并进,同时保留农业本身独特的资源,这无疑将成为未来研究工作的重要方向。
1 赵春雷.现代观光农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1(12):36-39
2 徐飞.景观地形设计的系统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责任编辑 张芝)
李彤彤(1994-),女,山东泰安人,汉族,山东建筑大学风景园林在读研究生,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