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玲 贾 静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莱芜 271100)
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师徒制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应用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和企业实施深度合作,紧密围绕产学研相结合的核心,借助校企合作和工作室等引导学生完成实践学习,促进学生职业经验积累的教学模式,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为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与社会发展存在紧密联系的学科,要想保证所培养的学生能够与企业需求相适应,就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表现出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应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想促进其应用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就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加强对教学环境的培育。确保在良好的校园环境和企业环境共同作用下,现代学徒制的落实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契机,得到更为广泛地认同,为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提供全面的支撑。基于此,学校和企业之间需要展开深度合作,在有效整合学校教育资源、企业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发展方向进行统筹分析和规划,进而从多角度入手探索教学环境的培育和营造,为现代学徒制的有效落实创造良好的环境。切实保证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下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效果,让学生能在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后,可以真正走入施工现场参与环境艺术设计活动,熟悉工作基本任务和流程等,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提高。
要想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就需要对企业文化进行充分挖掘,并且结合现代学徒制的落实需求和高素质人才培养需要,对企业文化进行适当调整,突出企业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促进学生在学徒期间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在具体对企业文化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应针对现代学徒制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需要,适当引入激励进取方面的企业文化,并且在企业文化中渗透终身学习思想,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能够认识到环境设计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变化发展。因此,学生要想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取得理想的学习和实习成果,为个人未来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就应树立终身学习思想,不断对环境艺术设计方面出现的新知识、新设计理念和新技术等进行学习,并融入到个人工作中,保证实习效果。
在引入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过程中,为了促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活动的优化开展,就应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岗位资源的应用,丰富教学资源,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系统性,确保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优化开展。在这一过程中,将企业岗位资源引入到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中,能够充分发挥出企业方面人才培养的优势,促进企业现代学徒制作用的有效发挥。具体来说,结合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应用,在组织学生到企业相关岗位参与工作实践、接受专业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可以全面分析企业岗位需求情况和学生的专业发展情况,实现岗位人才需求和人才供给的有效对接,让企业在参与岗位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发挥个人特长,积累工作经验,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逐步强化。同时,在引入企业岗位资源的过程中,为了凸显企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效果,企业专家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岗位工作情况,在学生参与岗位实践的过程中,对学生实施有效地教育和指导,借助有针对性的教育,促进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构建离不开导师队伍的支持,所以结合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需求,学校可以尝试加强对校企双导师教育团队的构建,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校企双方应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共同确定双导师运行机制,并针对双导师教育团队建设需求,明确相应的教师团队管理方式,对现代学徒制下校企双导师选拔、培育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规范,确保校企双导师制度的运行效果。这样学校和企业导师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中加强联系、有机合作,能够共同为现代学徒制的落实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现实需求,积极引入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能够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学校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真正实现面向市场开展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应用,为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做出正确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