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文平 裴源政
(张掖市寺大隆林场,甘肃 张掖 734000)
在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历程中,以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最为引人注目,即“三北”及长江中上游等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和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涵盖了我国97%以上的县,其建设规模之大、覆盖面之广,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它标志着中国林业建设真正开始了由以产业为主向以公益事业为主、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由毁林开垦向退耕还林、由无偿使用生态效益到有偿使用生态效益的历史性转变。
主要表现:基层管护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对林业相关的法律意识不到位、学习不到位,不能实现依法护林。还有部门之间的权利交叉重叠,干扰依法护林。基层管护人员对林业法律法规的执行上不到位,使不法人员随意进入林地进行非林业生产活动,导致部分林地表面被严重破坏,引起水土流失。
由于历史原因的影响,部分有林业管护人员学历低、底子薄,缺乏系统林业知识,对一些林木常见的病虫害不能及时发现和上报,致使林木受病虫危害。在林地、林木的监管过程中运用新科技、电子设备还比较少。同时,由于基层管护人的工资报酬底,积极性受到影响。
林业一直是粗放式经营,投资和收益的时间跨度太长,是林业行业不可忽视的特点。林地林木资源保护管护必须有相应资金扶持才能正常运转,实际中资金相对奇缺,造成基础建设不达标,致使林地林木管护与生态林建设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首先,加强林业法律法规建设健全,明确部门权属。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是林地保护管护执法的重要依据,部门之间高效的配合才能有效监管林地、林木资源。同时,对林地产权变动办理要明确办事流程与手续,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其次,健全、完善监督机构,严格依法监督管护。林业资源管护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其管护过程应受到严格的监督。在林业资源管护过程中,要积极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完善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制度,同时,发挥社会媒体及公众监督强化监管职能,提高林地管护水平。
可以利用各种形式,采取多种手段,向社会大力宣传保护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护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宣传林业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广大干部群众保护林地的意识和法制观念,从而形成全民造林、爱林、护林、保护林地资源的社会氛围。促使全社会行动起来自觉成为造林爱林护林的先行者,守护绿水青山。
林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能够为林业资源管护与生态林建设带来重要的现实利好。在相关管护制度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提高相应先进科学技术设备的应用,能够帮助林业部门更为高效的落实相关管护工作。比如:用远程监控和无线基站用于林木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GPS技术与林业管护业务相结合,实现数字、科技林业,提高管护水平。
林地、林木的监管需要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来完成,而我国目前林地监管护人员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严格控制队伍建设工作。在队伍建设上,必须从人员招聘着手,严把用人关。第二,做好现有管护人员岗位培训计划,提升管护人员综合管护能力。
林地林木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不仅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任。做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是许多经济发展环节的重要引导,甚至还能明确地为经济的发展指出一条更加有利于人类和环境的和谐发展道路。
1 杜谦泰,强化森林资源管护促进林业健康发展的措施建议[J].南方农业,2015(24)
2 李小瑛,强化森林资源管护维护森林生态平衡[J].吉林农业,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