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陇山林区花椒培育技术

2017-02-03 11:31刘亚娟
现代园艺 2017年24期
关键词:小陇山大红袍果皮

刘亚娟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榆树林场,甘肃 天水 741020)

1 植物学特性及生长习性、资源分布

大红袍花椒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7m,茎干通常有增大皮刺;枝灰色或褐灰色,有细小的皮孔及略斜向上生的皮刺;当年生小枝被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叶轴边缘有狭翅;小叶5~11个,纸质,卵形或卵状长圆形,无柄或近无柄,长1.5~7cm,宽1~3cm,先端尖或微凹,基部近圆形,边缘有细锯齿,表面中脉基部两侧常被一簇褐色长柔毛,无针刺。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花色大多为白色或者淡黄色,花被片4~8个;雄花雄蕊5~7个,雌花心皮3~4个,稀6~7个,子房无柄。果球形,通常2~3个,果球颜色大多为青色、红色、紫红色或者紫黑色,密生疣状凸起的油点。花期3~5月,果期7~9月。大红袍花椒树体寿命一般为30~40a,最长达50~80a;栽植1~3a内离心生长旺盛,形成骨干枝并开始构建树冠,定植2~3年即可开始结果,4~6a生骨干枝延伸较快,分枝大量迅速增加,结果量逐年提高,7a后,树体进入盛果期,年产干椒皮2~3kg/株,10a以上丰产树可达5kg/株左右,15a以后,结果量逐年递减,出现干枯现象,20~30a后,部分主、侧枝及大量结果枝枯死,坐果率很低,树冠内膛出现更新枝,地上部分完全枯死后,常于根颈处萌生,许多新枝干,重新开始离心生长,形成新株丛。天水地区及小陇山林区普遍分布,主要为农户栽植。

2 小陇山林区环境概况

小陇山林区分布于天水、陇南、定西三市的秦州、麦积、清水、武山、徽县、两当、礼县、漳县八县(区)。地理坐标东经104°22′~106°43′,北纬 33°30′~34°49′,海拔700~3330m,年均气温7~12℃,年均降水量460~800mm,无霜期140~218d。林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生长季节雨量偏多,适合苗木生长。

3 播种及栽培方法

大红袍花椒在7~9月种子完全成熟时采种,采种后及时在室内干燥处晾干,果皮开裂后取出种子,晾干后贮藏,防止霉变出油。3月上旬将贮藏的种子用70℃水浸泡12h,用碱水把种子表面的腊质层搓去,再用清水洗净后湿沙增温至20℃催芽贮藏。3月中旬后,待种子露胚根后开始条播。一般株行距3~5cm×30~40cm,也可成畦撒播。根据墒情,要足墒播种,覆土厚度2~3cm。播种量10kg/667m2左右,出芽率在70%左右,产苗量在5万株/667m2以上。

播种育苗春、秋两季都可,以秋季土壤封冻前播种为好,出苗整齐,比春播早出土10~15d,春播时间一般在春分前后,播前要深翻整地,施入基肥,作高床为宜,床宽120cm,步道30cm,开沟条播,行距20cm,播种量5~10kg/667m2,覆土1cm,并覆草保护床面湿润,出苗后揭去覆草,苗高4~5cm时,进行间苗,保持苗距10~15cm;苗木生长,期间可于6~7月施尿素10~15kg/667m2,施肥要与浇水相结合,施后及时除草,苗圃要做好防涝排水,1年生苗高70cm,地径0.7cm时,即可出圃。大红袍花椒定植后,要进行修剪,维持树势平衡和各部分之间的主辅关系,有计划地培养结果枝组,处理好辅养枝,为盛果期的高产奠定基础。

4 前景展望

大红袍花椒可园林孤植亦可作防护刺篱。果皮可作为调味料,并可提取芳香油,又可入药,种子可食用,又可加工制作肥皂。果皮含有4%~7%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柠檬烯、枯醇、牛儿醇并含有植物甾醇及不饱和有机酸等多种化合物,经过加工处理后可用于调配香精;大红袍花椒是多种食品的主要调料,分级定量包装后作为煮、炖食品的调料或中药材上市;大红袍花椒种子的出油率为25%,可榨取香醇味美的食用花椒油。

猜你喜欢
小陇山大红袍果皮
别乱丢果皮
不乱扔果皮
大红袍
甜玉米果皮细胞层数、纤维素含量与 果皮柔嫩性的关系
大红袍花椒化学成分的研究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小陇山野生观赏种子植物资源及其应用探究
韩城大红袍花椒
凤县大红袍花椒(凤椒)
别样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