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添林
(河北师范大学田家炳学校 河北 石家庄 050035)
浅谈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李添林
(河北师范大学田家炳学校 河北 石家庄 050035)
对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是学好数学课程的基础,它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否则会感到数学计算非常的枯燥,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成了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应根据教材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不同教学情境,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爱上数学。
初中数学;教学;兴趣培养
数学学习的枯燥性是众所周知的,随着学习的深入有的学生慢慢就失去了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面是笔者数学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借鉴。
对于学生们来说小学升初中是一个分水岭,相比小学的数学知识初中有了一次飞跃。大多数学生对于初中的学习生活还是很期待的,他们对初中学习生活充满了新奇和信心,这个阶段学生的求知欲也比较强,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来进行教学安排,要对开学的第一课做好充分准备,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开始下的功夫比较大,启蒙教学的关键也在于此,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案的编排等教学环节上要做足文章,通过不同的情境设计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新课标的要求为指导来进行相应地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贴近生活实际的实例,使学生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有新的认识,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地将数学知识化难为易,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最直接的接触,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以丰富的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诱发学生情趣和动机的催化剂,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初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学生们的情绪多变、容易叛逆、精力易于分散,但可塑性也很强,教师要通过灵活的方式去教活泼的学生,以期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引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是前奏、是一节课的关键开始,教师的教学能否抓住学生的心关键是看前几分钟的课堂引入,而且成功的课堂引入能起到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不仅能够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灵感,还能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新课标倡导的教学方式是激发所有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新知识的产生、出现是由学生尝试去发现、去分析、去解决的,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发挥群体资源的优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和喜悦。例如在学习数轴一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们充分认识数轴,我把学生们带到操场上,让学生们站成互相垂直的十字,每个人代表一个数轴的点,现场教学讲解了数轴的概念、数轴上点的意义,使得学生深化了对数轴概念的理解,然后通过互动提问讨论,解决了数轴概念的难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记忆深刻,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实现了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如果学生学习了知识却不会应用,那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会提高。因此,笔者注重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为实用打基础。在课余时间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了数学兴趣小组,小组活动的内容有数学家的名人轶事、数学知识猜谜、心算速算、数字接力游戏等活动,从方方面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发挥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
以最简单的两位数的乘法为例,两位数的乘法学生们都会算,但要求学生不用纸笔,进行心算就难住了很大一部分学生,接着给学生们讲了两位数乘法的速算知识和技巧,学生们兴趣很高,都尝试着进行心算,教学效果很好。第二课堂的开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领略了成功的喜悦,增加了对数学课的兴趣。
[1]苗亚敏.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J].教育教学论坛,2011(13):29.
[2]王建华.浅谈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1(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