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保 焦慧娟
(滑县林业局 河南 滑县 456400)
梨锈病的识别与防治方法
李全保 焦慧娟
(滑县林业局 河南 滑县 456400)
梨锈病又名赤星病,在我国东北、华北、中南、华东、西南各地都有发生,是梨树的重要病害之一。梨锈病也叫梨桧锈病,因为梨锈病的病原菌是转主寄生的锈菌,其转主寄主为桧柏,此外,还有圆柏和龙柏等。
梨桧锈病在河南发生比较普遍,南方各省也有发生,发病后常引起叶片早落,幼果畸形,严重影响产量。如幼苗期受害,严重时可使苗木致死。
梨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新梢,严重时果实也可以发病。叶片受害,先在叶片正面发生橙黄色小斑点,并逐渐扩大成近圆形的病斑,中部桔黄色,边缘淡黄色,外围有一黄绿色的环纹,病斑溢出淡黄色黏液,不久即干枯。病斑直径5 mm左右,表面密生针头大小的黑褐色颗粒,即病菌的性孢子器。大约3周之后,在病斑的背面长出十几条黄色的短毛状物,每一条就是一个锈孢子器,一张叶片上可产生多个病斑,常造成叶片干枯,早期脱落。新梢被害后,初期病部稍肿起,病斑上密生性孢子器,以后病斑渐渐凹陷,在同一病部长出锈孢子器,并且病部龟裂,新梢枯死,刮风时常引起病梢折断。
果实受害病部初生橙黄色小斑点,以后变成黑色针头大小的颗粒,并扩展成圆斑,后期病部凹陷,在病斑四周生出黄色短毛状物,同时病斑周围果肉硬化,病果停止生长,造成果实畸形脱落。
转主寄主桧柏在第2年3~4月间才可见到明显症状,在针叶、叶腋或小枝上最初呈现淡黄色斑点,随即稍隆起,最后呈黄褐色圆锥形角状物或楔形角状物突出,此为病菌的冬孢子角。冬孢子角遇雨后膨大成桔黄色胶质体。
由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柄锈科、胶柄锈属、梨肢锈菌侵入所致。病菌是转主寄生菌,需要在两类不同的寄主上完成其生活史。性孢子器、锈孢子器产生在梨树上,冬孢子和担孢子则产生在桧柏上。梨叶正面针头状的小黑点就是性孢子器。性孢子器扁球形,它半埋在梨叶表皮下,孔口外露,大小为120~170×90~120 μm,内生许多纺锤形、无色的性孢子,大小为8~12×3~3.5 μm,许多细长的受精丝由性孢子器内伸出。
梨叶背面短毛状物是锈孢子器,呈细圆筒形,长5~6 mm,直径0.2~0.5 mm,内生许多近球形的锈孢子,大小为18~20×19~24 μm。锈孢子器外被护膜细胞层,组成锈子器壁。冬孢子角咖啡色,圆锥形2~5 mm,冬孢子椭圆形或纺锤形,双胞,黄褐色,大小为33~62×14~28 μm,具长柄,遇水后易胶化。冬孢子萌发时长出担子,担子4个细胞,每胞生一小梗,每小梗顶端生一担子孢子。担孢子卵形,单胞,大小为10~15×8~9 μm。冬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30℃,最适温度为17℃~30℃,担孢子发芽适宜温度15℃~33℃,锈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7℃。
梨锈病菌以多年生菌丝体在桧柏受侵染部分的组织里越冬,每年都可继续产生冬孢子角。春季冬孢子角出现,春雨后,冬孢子角吸水膨胀成花朵状。当气温适合时即萌发,产生担子孢子。担子孢子借风雨吹送到梨树嫩叶、新梢和幼果上,就可萌发产生芽管,直接由表皮侵入,侵入过程只需数小时。菌丝在细胞间发展,经6~10 d的潜育期,菌丝纠结在叶正面产生性孢子器。这时叶面呈橙黄色病斑,性孢子器内产生性孢子和密汁,性孢子由孔口随密汁溢出,经昆虫传至异性的性孢子器受精丝上受精,雄性核进入受精丝后形成双核菌丝。双核菌丝向叶背发展,约经3周,由叶背生出锈孢子器,锈孢子器在5月份大量形成和成熟,并产生锈孢子。锈孢子萌发后,菌丝侵入桧柏的新梢,并以菌丝体在桧柏上越冬。第二年春季3~4月间再度形成冬孢子角。菌丝在桧拍上为多年生,故每年都能产生冬孢子角,成为初次侵染来源。梨锈病菌无夏孢子阶段,不发生再次侵染,故本病1年中只发生1次。
梨锈病菌是转主寄生菌,必需要在梨和桧柏两种寄主上才能完成其侵染循环,如果当地没有桧柏,梨树就不会发生锈病,病害的轻重与春季风向及梨园与桧柏的距离有密切的关系。担子孢子传播的有效范围是2.5~5 km,在梨园周围5 km以内有桧柏、梨树遭受侵染的威胁就较大。春季多雨温暖,有利于冬孢子的萌发。17℃~20℃冬孢子萌发迅速。当梨树幼叶初展时,如正逢春雨,梨锈病将严重发生。
4.1 合理建园。发展新梨园时,应考虑尽量远离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植物5 km以上。
4.2 喷药保护。3~4月间(春雨前)在桧柏上喷药,以抑制冬孢子萌发,药剂用波美1~2度石硫合剂,或用0.3%五氯酚钠和波美l度石硫合剂混合效果更好。梨树上喷药,应掌握在担孢子传播侵染的盛期进行。梨树发芽至展叶后25 d内可使用1∶2∶160~200波尔多液,20%萎锈灵乳剂4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保护,预防病菌侵入。
[1]中南林学院.经济林病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
[2]张素敏,等.园林植物病害发生与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4.
[3]伊建平,等.常见植物病害防治原理与诊治[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
[4]陈延熙.植物病害的发生和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1.
[5]张俊楼,等.北方林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