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地域特色优势 打造魅力乡村景观
——以闽南沿海地区乡村景观营建现状为例

2017-02-03 01:02周旭丹孟献德彭宝瑶冯琪倬刘静
吉林农业 2017年15期
关键词:沿海地区闽南民居

周旭丹,孟献德,彭宝瑶,冯琪倬,刘静

(1.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2.厦门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福建厦门361024)

彰显地域特色优势 打造魅力乡村景观
——以闽南沿海地区乡村景观营建现状为例

周旭丹1,孟献德1,彭宝瑶1,冯琪倬1,刘静2*

(1.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2.厦门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福建厦门361024)

闽南沿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特区之一,该地区的乡村景观有着独具特色的地域特点。本文通过对该地区的实地调研,总结了现阶段乡村景观营建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了适用于闽南沿海地区乡村景观营建的基本设计思路和方法。

闽南沿海;乡村景观;景观营建

1 闽南沿海地区乡村区位特点

1.1 自然地理特征

1.2 社会经济特征

闽南金三角地区包括福建省厦门市、泉州市、漳州市三个市和其下辖区县。厦漳泉地区的财政收入占全福建省总收入的一半,对外贸易出口占福建省的3/4,闽南金三角地区在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强闽台经济合作及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闽南沿海地区乡村景观类型及现状

对闽南沿海地区乡村景观的调查,走访了包括云霄县、诏安县以及龙海市、长泰县、厦门市集美区等几个区(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再加上周边一些乡村。通过对农业生产景观、住宅区环境景观、公共活动空间的景观建设等方面的调查,掌握了闽南沿海地区美丽乡村景观建设的基本现状。

2.1 自然景观类型及现状

闽南沿海地区因所处地理位置的特点,其农业生产景观有着特定的地方特色,主要包括沿海林地景观、农田景观、果园景观等。农业生产景观除了具有经济价值外,还有很强的艺术观赏价值。

2.2 人文景观类型及现状

闽南沿海地区人文景观资源丰富。自从晋唐开始,中原文化传播入闽,融合本地原住民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时空里,又不断发生文化碰撞、融合,经过一代代闽南人不断吸收并融合了南洋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这些文化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闽南沿海地区文化以其丰厚的积淀、深邃的根基、独特的魅力,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闽南沿海地区乡村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景观,宗教、宗族文化景观和公共空间景观(包括景观节点、街巷空间、开放广场空间等)。

3 闽南沿海地区乡村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乡村整体景观规划不合理

李潇然(化名)的妈妈:“要不是无意中打开微信钱包,我还没发现她竟花了这么多钱。两个月前,我发现银行卡里的4万元积蓄不见了,在我的不断追问下,她才承认是自己无意识间花掉了,为的只是有资格和一个什么游戏主播共同切磋游戏。我真是不知如何是好,被气得差点住院。”

由于近年来城市的扩张,造成乡村尤其城市周边的乡村在农业生产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等用地上规划不合理,长期处于无序建设状态,违章搭建情况时有发生。容易造成景观碎块化。

3.2 环境破坏严重,生态效应低下

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侵占土地、乱砍滥伐树木等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使得自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加之村民的生态保护思想参差不齐,在平日的生活中时有垃圾随地丢弃等破坏环境景观的现象,种种行为直接导致了乡村景观质量日趋下降。

3.3 地域文化的缺失

在闽南沿海地区某些乡村中,因毗邻市区较近或经济发展较好等原因,乡村管理者对城市文化与地域乡村文化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极容易导致在乡村景观规划形式上盲目向城市化靠拢,却忽略了自身原本就存在的、与城市文化相异的乡土文化。

3.4 植物配置缺乏特色

闽南沿海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在乡村景观植物营造上有较多的可选择性。据走访调查发现,大部分的乡村对于乡土树种的研究和保护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大片的速生林种植在乡村周边或是丘陵之上,尤其像桉树等树种,对环境的污染极大。另一些乡村对植物配置不重视,认为植物配置就是绿化,在美丽乡村建成后全村绿化毫无特点可言,千篇一律,不能很好的体现出闽南沿海地区植物的多样性和景观观赏性。

4 闽南沿海地区乡村景观营建的思路和方法

4.1 闽南沿海地区乡村自然景观营建思路和方法

4.1.1 保护传统农业 美丽乡村建设中农田景观规划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农田景观规划是在现有农田景观格局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地农田现有条件进行分析,重新安排空间格局和形态,在保障基本农田生产功能性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美学效果的农田景观。对农田进行景观上的设计就需要考虑农田的生产属性和生态属性,这是农田赖以和谐发展的基础。

4.1.2 尊重当地特色 闽南沿海地区的自然景观因所在区域位置的不同,所体现的景观效果也不尽相同。位于沿海地区的乡村地势平坦,形状规整,所体现的景观具有规律性。靠近内陆的丘陵地区乡村碎块化严重,在夹缝中“生存”,但其所体现的景观特色相比于近海地区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自然色彩。在进行乡村自然景观设计时都应该尊重当地的实际情况,尊重当地的生态条件,尊重当地的历史人文条件,这样设计出的自然景观才具有实际意义。

4.1.3 尊重空间尺度 在自然景观设计中应该考虑乡村的空间构成与尺度,对现有乡村的空间形式进行分析然后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农田可以认为是大地景观的一部分,农田所拥有的面积广阔的属性能够给人以不同的景观视角去观赏。

4.1.4 人工与自然相结合 现在乡村自然景观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人工干预所产生的一种结果,既有自然属性,又有人工属性,两种属性共同维持乡村自然的生态系统,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不能过多干预。

4.2 闽南沿海地区乡村人文景观营建的思路和方法

4.2.1 还原当地建筑本色 保护传统民居聚落整体风格不被破坏,当必须在原有宅基地上建造时,按照现代风格的拆旧建新,新建筑在外观和建筑材料上应尽量选用乡土材料,与传统民居风格相融合,体现传统民居风格基础上,又能体现新建筑的特色,避免城市化倾向。加强村民对环境的认同感、归属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

4.2.2 对建筑群落进行更新 应对现存的传统民居进行合理保存的同时,在新建时应使民居风格尽量与传统民居风格保持一致。在建筑群落的空间安排上,应遵循生态学的方法,采取“群落——绿带——广场”的聚落规划模式,更好的维护传统乡村形态。对传统民居聚落区域进行全方位保护,新建民居另规划建设用地。

4.2.3 注重街巷的景观效果 道路路面是道路景观的重要部分。在铺设路面时不但要考虑实用性,也要考虑景观美。其色彩和样式不但应与周围的建筑形成良好的呼应关系,也应具有限定场地的作用。以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材料为主,不同级别的路面使用不同的材料,相互组合。

4.2.4 传承精神文化 提高乡村居民的保护意识,他们是乡村文化景观的主要缔造者和传承者,乡村居民是保护文化景观的主体和重中之重,他们是创造者、传承者,是与乡村文化景观最为接近的人;在营造时,应以历史风韵为主体,以乡村自然生态为基底、以田园风光为核心、以市井风味为延续来进行。

5 结语

闽南沿海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美丽乡村让村民享受到了传统乡村聚落所没有的基础设施,使居住环境更加舒适、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等。村民的乡村建设意识、共同参与积极性有了大的提高。在传统的乡村聚落中也很好的保存了历史人文等文化遗产,有了更好的传承。逐步将本地的历史风土人情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打造出了乡村生态旅游的新路子。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突出的问题也反映了当前闽南沿海地区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现状,也为后续的美丽乡村景观建设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1]黄斌.闽南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09.

[2]李元强.略论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C].海峡两岸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2007.

[3]刘汉鹏.乡村景观保护与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灾害研究,2015(02):50-51.

[4]付梅臣,谢宏全.农田景观规划设计及3S技术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01):196-199.

[5]郑红杏.乡村文化景观的营造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14.

TU982.29

A

10.14025/j.cnki.jlny.2017.15.056

周旭丹,副教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刘静,讲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猜你喜欢
沿海地区闽南民居
2018年广西北海沿海地区考古调查简报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闽南文化传承
民居智库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闽南,闽南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奇趣民居
威海沿海地区雾的气候特征及相关影响因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