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洋阳 贾晴晴 朱新春 刘章生 王雅凤 (上海市松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611)
杂交粳稻“浦优22”在松江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董洋阳 贾晴晴 朱新春 刘章生 王雅凤 (上海市松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611)
为促进“浦优2 2”在上海市松江区的进一步推广种植,介绍了其在松江区的示范种植表现,并从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加强水浆管理、科学平衡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浦优2 2;种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松江区
“浦优22”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采用粳型光温敏感雄性核不育系与籼型恢复系进行配组育成的杂粳水稻组合,其母本为“矮粳15S”、父本为“T22”,该品种于2008年育成,2013年通过上海市新品种审定(编号:沪农品审水稻2013第001号)。为充分挖掘杂交稻增产潜力,进一步提升杂交稻增产优势,为后续杂交稻新组合的推广应用提供品种和技术支撑,特进行了杂交粳稻“浦优22”超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现将其在松江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期促进该品种在松江区的进一步推广种植。
“浦优22”分蘖力强,分蘖速度快,可在小暑节气前达到预期穗数,在栽插后40 d左右进入高峰苗期,每667 m2高峰苗数和有效穗数分别为25.7万苗和14.6万穗,茎蘖成穗率为56.81%;平均株高105 cm,茎秆粗壮,主茎叶片数为15~16张;始穗期在8月25日左右,成熟期在10月25日左右。
“浦优22”每667 m2有效穗数为14.6万穗,每穗总粒数为325.7粒、实粒数为263.7粒,结实率81.0%,千粒重24.0 g,每667 m2产量为811.5 kg。
“浦优22”为大穗型品种,应在适当的穗数范围内主攻大穗,充分发挥大穗型品种的特性。
“浦优22”在上海地区作单季晚稻栽培,一般于5月15~20日播种,6月5~10日移栽,秧龄20 d左右。栽插行距25 cm、株距20 cm,每667 m2机插穴数1.3万穴,每穴插2~3株,每667 m2基本苗数3.5万~4.5万苗。
“浦优22”活棵返青阶段秧苗小、根系少,为促进根系快速生长,以利于活棵返青和增加有效分蘖,此期宜保持浅水层,水深为苗高的1/3~1/2,严防水淹秧心;分蘖阶段以浅水促分蘖和干湿交替促根系生长相结合,灌1次水待自然落干后再上新水,如此反复,至田间总苗数接近计划穗苗数80%左右时再进入搁田控苗阶段,此期开始断水轻搁田,并反复多次,以控制无效分蘖生长和基部节间伸长;孕穗至抽穗阶段以间歇灌溉为主,灌1次浅水待自然落干后断水1~2 d再复水,如此反复至剑叶出齐,此后活水勤灌建立薄水层,以促进颖花分化发育和抽穗扬花;灌浆结实阶段采取间歇性灌溉,以灌跑马水为主,保持田间湿润促水稻活熟,收割前7~10 d断水,以利于养根、保叶、争粒重。
为充分发挥“浦优22”的增产潜力,一生需每667 m2施纯氮18.5 kg左右,前期∶后期=8∶2。施肥原则为“前促、中控、后稳”,即前期足肥促分蘖早发足发,为足穗奠定基础;中期控肥防止高峰苗数多,引发纹枯病、倒伏、小穗头;后期稳肥促进穗分化争大穗,提高结实率和粒重。具体方法(每667 m2施肥量):基肥施水稻专用BB肥(24-8-10)20 kg;活棵返青肥结合化学除草施碳铵15 kg;第1次分蘖肥施尿素7.5 kg;第2次分蘖肥施尿素7.5 kg,穗肥根据剥叶查叶龄及时施水稻专用BB肥(24-8-10)20 kg和氯化钾5 kg。
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当地植保科的预测预报,认真做好病虫害预防,重点关注稻飞虱、条纹叶枯病、稻纵卷叶螟、螟虫、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防治工作。
2017-04-25